•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7 12:45:00 来源:戏说三国

钱谦益与潘柽章,两位史界大佬,对云奇之事皆摇头,前者言“无处觅踪迹”,后者斥“纯属虚构谈”。这背后,胡惟庸谋反疑云重重,朱元璋却痛下杀手,背后玄机何在?咱们今儿个就扒一扒这历史谜团。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痒死的胡惟庸?】

朱元璋,乱世终结者,他以非凡之力逐走异族,重振华夏。大明的曙光,照亮了汉族儿女的心田,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中华再次紧握于汉人之手。

朱元璋,这位从放牛娃到天子的传奇,以英雄之姿,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他的霸业不仅铸就了大明辉煌,更让每一颗心感受到温暖。草莽出身的他,深知民间疾苦,施政时心系百姓,真正做到了为民着想。

朱元璋,农家子弟,行伍出身,乱世浮沉中,疑心如野草疯长。他,历代帝王中疑心之最,深信唯有权力紧握,方能心安。

朱元璋心中暗自忧虑,宰相分权成心头大患。他巧妙布局,欲擒故纵,借胡惟庸狂妄行径为引,一举发难,将其囚禁天牢,彻底消除心头隐患。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朱元璋一声令下,群臣闻风而动,争相揭发恶行。昔日权势滔天的胡惟庸,一朝落马,昔日恶行如潮水般涌出,罪行之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犹如竹林之竹,难以尽数。

面对铁证如山,胡惟庸绝望闭目,静待命运裁决。朱元璋借此契机,一举废除宰相之职。胡惟庸,便这样无奈地成为了华夏史册上,宰相之位的终结者。

坊间流传,朱元璋用奇痒之法终结了胡惟庸,连电视剧《朱元璋》都追风此说,让胡公“痒”极而终。然此纯属虚构,何以见得?听我细细道来。

【明初四大案之首】

朱元璋创立大明,淮西子弟们犹如他的左膀右臂,浴血奋战,战功赫赫。开国大典上,淮西英豪纷纷被封公侯,荣耀至极,尽显其功高盖世之姿。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建国前夕,民间智士妙创“骄兵悍将”一词,矛头直指淮西骄子。彼等恣意妄为,百姓深受其苦,心中怒火难平,却只能忍气吞声。

朱元璋耳闻“淮西勋贵”新词风靡,心湖波澜不惊,却暗藏锋芒。他沉吟间,已筹谋如何以雷霆手段,杀一儆百,令这群功勋显赫者闻风丧胆。

恰在此时,天赐良机悄然而至——驸马欧阳伦竟敢挑衅皇威,私闯禁令之雷池,明目张胆地驱使家奴,做起走私茶叶的勾当,企图以茶易马,牟取暴利,真是胆大包天!

事发后,陕西边关官员惊觉欧阳伦仗势欺人,竟将无辜小官残忍杀害。此事激怒了朱元璋,他怒不可遏,密令刘伯温麾下的御史台,悄然揭开这桩血案的真相。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谁曾想,这驸马欧阳伦的走私大戏,竟非独角戏。一查之下,淮西勋贵们纷纷浮出水面,甘愿做他背后的隐形盾牌,共享那走私的甜头,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朱元璋对淮西勋贵的戒备加深,怒火中烧,誓要给他们个教训。欧阳伦不幸成了他树立威严的靶子,这位铁腕帝王,竟不惜痛下杀手,亲自处决了自己的乘龙快婿,以示警戒。

朱元璋严惩欧阳伦后,对淮西勋贵们坦诚相告:他愿退隐江湖,作为交换,荣华富贵任君享,但若仍恋权柄,后果自负,望诸位三思而后行。

察觉到朱元璋的锋芒,淮西掌门李善长深知是时候淡出江湖了。他顺势而为,向朱元璋恳请归隐田园,颐养天年,一举成为众人效仿的典范。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李善长未曾料到,他临别时向朱元璋力荐的胡惟庸,竟悄然将淮西勋贵集团推向深渊,悄然间,为历史长卷添上了一抹伏笔。

【隐忍不发与快刀斩乱麻】

胡惟庸,一个权欲旺盛的角儿,自师从李善长起,便心怀壮志。当他被册封为中书省丞相,不仅是接替了恩师的职位,更是淮西集团的新一代掌门人,引领风云。

朱元璋玩转权术,以制衡之道维持朝纲平衡,李善长与刘伯温皆洞悉此道,默契配合他导演的权力游戏。李善长时代,二人虽暗流涌动,却皆留情面,相互牵制,维持微妙平衡。

胡惟庸,权力迷途者,暗中织网,先是刘伯温,后至其爱徒杨宪,皆成其棋局弃子。朝堂天平骤倾,朱元璋的制衡棋盘,一局未终,已然狼藉。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胡惟庸挣脱了自我约束的枷锁,一跃成为中书省的掌舵人,野心迅速膨胀。他在朝堂上拉起小圈子,排挤异见,私结党羽,将朝堂搅得风起云涌,乌烟瘴气弥漫其间。

朱元璋,这位帝王,竟出人意料地离宫避暑,将江山重担全数托付给了胡惟庸。胡惟庸得此“尚方宝剑”,愈发嚣张,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小人纷纷依附,一片混乱。

随着事态恶化,连淡泊政事的徐达也忍不住站了出来,对胡惟庸的所作所为直言不讳。朱元璋默默旁观,心中明镜高悬,却迟迟未对胡惟庸采取行动。

朱元璋?别被表象骗了,他可不是省油的灯。此刻的宁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酝酿,他正悄悄积攒力量,誓要将胡惟庸一伙一网打尽,绝不手软。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机遇悄然降临,占城国使臣之事成了朱元璋手中的利器。他巧借此事,将胡惟庸的失误放大,精心编织了一顶“欺君罔上”的帽子,随即将其打入冰冷牢狱,严加审讯,誓要严惩不贷。

见朱元璋决意已显,群臣机智应变,争相与胡惟庸撇清干系,竞相上书,痛陈其非。朱元璋顺势而为,所需证据轻松到手,真乃树倒猢狲散,众心所向。

胡惟庸面对铁证如山,无奈缴械投降,闭目待毙。不久,他便在朱元璋的刀下陨落。朱元璋此举,不仅终结了胡惟庸的性命,更将宰相制度一并埋葬,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胡惟庸之死,众说纷纭中夹杂着“痒死”笑谈,实则谬矣。一来,《大明律》无此荒诞之条,定制难容;二来,朱元璋岂是轻易饶人之辈?对胡惟庸而言,此等轻描淡写之死,太过便宜他了。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胡惟庸,身居宰相高位,权势显赫,其地位仅次天子。若无确凿证据便草率处斩,恐难逃朝臣非议。影视剧中他被蚊群叮咬至死的桥段,纯属虚构,现实中绝不可能发生。

权力诱惑,让胡惟庸深陷泥潭,幻想与朱元璋一较高下。然而,他未察觉,自己与帝王朱元璋的实力悬殊,如同蚂蚁撼树,自不量力。

谈及手段,朱元璋的狠辣超乎他想象,智谋上,他更是炉火纯青,擒纵自如,时机拿捏精准。一旦刀光剑影启幕,便无回头之路。胡惟庸,不幸成为这风暴之眼,胡惟庸案,就此轰轰烈烈拉开序幕。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这桩案件绵延十载,淮西勋贵们深陷泥潭,最终落得家破人亡。此情此景,你作何感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最后一个被诛九族宰相,连累几万人被杀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主要着手进行了四件事:一是剿除北元的残余势力,派蓝玉向北追剿,保证北方边境的安宁,二是解决朝中的党派纷争问题,尤其是对于自比皇帝兄弟的淮西勋贵,痛下
2023-04-25 05:49:00
株连无数的李善长案,是少壮派官僚对朱元璋的联合逼宫
...文人集团格格不入。但无论如何,李善长是第一个投入到朱元璋帐下真正有文化的人。熟知历史的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来激励朱元璋,同时提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要求。这是从纬
2023-02-13 21:32:00
朱标不死顺利继位,他能否镇得住朱棣呢
...子朱标。史书记载朱标宽厚仁爱,但可不是人善可欺之人朱元璋与嫡妻马皇后共生育了五个儿子,即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在五个嫡子中毫无疑问朱元璋最宠爱的就
2023-04-19 21:07:00
...几乎被杀了个干净,这个朝代就是明朝。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凤阳、在春秋时期是楚国的地盘,文化属于江淮文化,再精确一点说,是淮西文化,而跟随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人
2024-06-01 09:01:00
如果朱标太子的嫡长子没有夭折,朱棣会造反吗?
...生”来形容都感觉差之千里,为啥这么说呢。 他爷爷是朱元璋,他爹是朱标,他外公是常遇春,他舅舅是蓝玉,他是淮西勋贵的掌上明珠,是真真正正的嫡长子。老朱是怎么欢迎它到来的呢,直
2025-04-29 19:24:00
朱元璋为何大肆杀功臣,不杀不行吗?三点原因,不杀不行!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小的时候是非常贫穷的,给地主放牛的。在25岁开始参加义军,最终一步步的成长起来,成为起义军中的老大,
2022-12-05 18:16
朱元璋忍了7年才杀胡惟庸,除了废除丞相外,还有两大图谋
...长的大力推荐下接替汪广洋出任中书省右丞相。当初跟随朱元璋的小主簿胡惟庸到达了人生巅峰。洪武十三年,在巅峰上待了7年的胡惟庸因“专权树党、意图谋反”等罪名被明太祖朱元璋诛杀。“
2023-01-19 17:08:00
《明史》中的刘伯温有什么功绩?
...是伯爵而已,明朝的诚意伯,年俸240担粮食。刘伯温只是朱元璋的参谋之一,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也没有“独特”的妙计,以及影响明朝国祚的策略。刘伯温对明朝的贡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
2023-08-20 16:42:00
刘伯温“神”到什么程度
在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那长长的功臣名单里,最被后人熟知的人物可能就是刘伯温了,甚至是神一般的存在。刘伯温“神”到什么程度?《明史-刘基转》开篇就提及:基(刘伯温)博通经史,于书无不
2023-06-02 14: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