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让乡亲们生活像石榴果一样红红火火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8 07: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临沂日报

让乡亲们生活像石榴果一样红红火火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山东枣庄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我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大众日报采访组

秋分甫过,齐鲁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9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浙江考察返京途中,专门来到枣庄市,考察冠世榴园石榴种质资源库,察看石榴树种,了解当地石榴种植历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产业发展情况,并走进石榴种植园向老乡们询问今年的种植、收获和收入情况。总书记指出,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优质特产市场需求在增长,石榴产业有发展潜力。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祝乡亲们生活像石榴果一样红红火火。

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表示,总书记再次莅临山东考察指导,充分体现了对山东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山东人民的深情厚爱,一定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稳扎稳打、踏踏实实,更加坚决有力做好山东工作。总书记对石榴产业发展的关心和要求,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念,一定要发展好石榴等特色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让乡亲们生活像石榴果一样红红火火。

“总书记对石榴产业的亲切关怀,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人和年丰丹若红。金秋时节,位于枣庄市峄城区的冠世榴园内,硕大的石榴缀满枝头。

9月24日下午,细雨初歇。枝头上的石榴更显圆润饱满、红艳娇俏。“总书记好!”36岁的榴园镇朱村村民刘远,看见总书记来到了自家种植园,赶紧迎了上去。

“昨天在电视上看亚运会开幕式直播,看到了总书记,没想到今天就与总书记见面了。”说起当时情形,刘远难掩激动,他告诉记者,总书记一到果园,就沿入口左手边走向石榴园深处,仔细察看石榴的生长情况,并询问种植品种、收获和收入等问题。2022年,峄城区石榴产业总产值达29.3亿元。枣庄也因此成为我国石榴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过去种石榴产量低,技术不成熟,一亩地只产几百斤。”刘远说,2019年自己回村发展,在父母承包的5亩石榴园基础上又承包了4亩,并和其他村民一起成立枣庄市恒达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石榴园80多亩,亩产量2000—3000斤,年销售收入可达60多万元。仅卖石榴,刘远一年就可收入10万元左右,是五年前的三四倍。

果园里的石桌上,刚刚采摘的一颗颗硕大石榴格外醒目。“总书记拿起了两颗仔细端详。我告诉总书记,一颗是大红袍,一颗是大青皮。大红袍的果实个头大,最大能长到2斤8两。”刘远说,“总书记问了我很多问题,还跟我说石榴容易储存。他对农业生产很熟悉。”

农,天下之大业也。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时,常常走进田间地头看收成、话发展,与老乡们拉家常。

山坡上的果林,石榴树更加稠密。目之所及,一片喜庆。正在养护石榴树的村民们,听说总书记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计,不约而同地聚了过来。“总书记问我们种了几亩地,收入怎么样,如何销售的。我们都一一跟总书记作了回答。”村民孙素平说,总书记很关心大家的收入,得知石榴产业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他很高兴。

“总书记返京途中专程来到冠世榴园,关心我们石榴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刘远说,当地政府围绕石榴产业发展出台了石榴保险财政补贴、免费提供新品种苗木及技术指导等很多支持政策,“如今乡亲们干劲十足,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嘱托,把石榴这一特色农产品发展好”。

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沾化冬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山东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近年来,山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进一步拓展农业农村增值增效空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六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枣庄考察,对保护石榴种质资源、发展壮大石榴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说,一定牢记总书记教诲嘱托,立足“土”、突出“特”、育优“产”,聚力深化石榴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进一步擦亮石榴这张枣庄最有特色、最具优势、最富潜力的“金名片”。“具体工作中,将聚焦打造百亿石榴产业目标,横向融合农文旅,纵向贯通产加销,依托全国唯一的石榴种质资源库扎实抓好良种‘选育繁推’,全面提升石榴种植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以此为基础大力引进石榴精深加工项目,将更多增值收益留给当地农民。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配齐用好基层农技员这一关键力量,切实打通良技良法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冠世榴园’品牌效应,深入挖掘石榴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力发展盆景盆栽、休闲康养、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精心绘就榴业强、榴乡美、榴农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更多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品种”

现场为总书记介绍情况,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亲切讲话,枣庄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石榴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安广池内心十分激动。

“总书记和蔼可亲,对我们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十分关心。”安广池说,当时他向总书记介绍了冠世榴园石榴种质资源库的情况。资源库的主要工作是开展石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利用、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对山东、陕西、河南、安徽、四川、云南、新疆等国内七大产区及一些国外品种进行系统栽植及研究。

总书记边听边看,不时询问。“总书记问石榴种质资源库有多少种质资源,听到目前保存种质总数达到432份,为国内第一、世界第四,他很高兴。”安广池说,总书记对种质资源很重视、很关心。

沿着种植区小道,来到山东品种种植区,安广池边走边向总书记介绍,山东有“峄州红”“秋艳”“大青皮”等56个石榴品种,枣庄栽种最多的品种是“大青皮甜”。在品种选育工作中,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石榴品种的遗传变异成团组出现。看到总书记对此很感兴趣,安广池详细介绍说,山东“大青皮”等石榴品种从外观看颜色是一样的,但吃起来有酸、甜、酸甜半口之分。相比于其他水果,石榴出现这类遗传现象的概率更大一些。掌握这个规律后,可以用来指导种质资源研究、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是种业创新的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总书记在2018年和2021年两次到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有效支撑了现代农业发展。

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价值意义正在于此。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通过对库内良种直接扩繁利用,或作为亲本,采用芽变选种、杂交育种等手段,开展石榴新优品种选育。这些年,当地培育出了国内唯一国审良种“秋艳”、省审良种“桔艳”等6个,全国新品种28个。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石榴品种,目前已培育出石榴太空幼苗、辐射幼苗、杂交幼苗,移入资源库并完成下地保存。

“我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对农民增收的关心。”安广池注意到,总书记问得很专业,详细询问新品种选育对农民增收的作用、石榴鲜果冷库储存最晚能储存到什么时间等问题。安广池一一作了回答:北方石榴一般成熟较晚,最近几年培育的“峄州红”是北方少有的早熟品种,中秋节前后就能销售。这个品种的鲜果曾在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优质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市场认可度很高。其他成熟较晚的石榴品种,得益于政府补贴农民建小冷库,鲜果可以储存到元旦、春节再进行销售,最晚能储存到来年4月,价格也不低,农民收入很可观。“听到老百姓能增收,总书记很高兴。”安广池说。

“接下来,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化为发展动力,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加大科技赋能力度,培育更多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品种,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安广池信心满满。

“把小石榴做成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在刘远的石榴种植园中,除了栽种在地里的石榴树,还有一些盆栽石榴,它们造型奇特、姿态各异,展现着不同的风韵。

“总书记,这是我做的石榴盆景。”9月24日下午,在种植园内,刘远向总书记介绍。总书记饶有兴致地问,盆栽能卖多少钱?在听完“左边这盆卖5000元,右边这盆卖3000元”的回答后,总书记又追问,为什么价格不一样?刘远指着左边那盆回答说,因为这个树形好,树形越好卖得就越贵。

石榴盆景是传统石榴种植产业的延伸。如今,枣庄市峄城区有盆景园接近400家,从事盆景产业的人员有3500人,年生产销售20万盆,年产值5亿元,成为国内主要石榴盆景制作销售基地。

盆景制作多少年能出售?销售渠道是什么?收入怎么样?“通过总书记问的问题能感觉出来,总书记是实打实关心我们石榴盆景产业发展,也关心我们干这个能不能挣钱。”盛鑫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明说,总书记听说他也从事石榴盆景产业,问得很详细,当听说通过线下、电商销售等多种途径,他一年能挣二十四五万,总书记笑着点了点头。

“总书记跟我们大伙儿说,他一路过来看到了很多石榴盆景,说盆景产业很有发展前景。”刘明说,今后将牢记总书记的话,更好学习掌握石榴盆景制作、栽培技术,让石榴盆景更具观赏价值,进一步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的腰包才能鼓起来。

“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在重要会议频频提及,到地方考察也都特别关注,一直鼓励、引导地方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小石榴”能否撬动“大产业”,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些是我们当地企业生产的石榴深加工产品,这是石榴汁,这是石榴蜂蜜,这是石榴茶叶,这是石榴酒……”果园里的石桌上,石榴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刘远回忆说,总书记边听他介绍,边拿起产品,看得很仔细、很认真,还询问了相关情况。

除了石榴盆景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枣庄市峄城区围绕打造石榴全产业链,大力发展石榴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加工等各类项目,鼓励支持研发生产高端石榴饮品、药品、化妆品、养生保健品等新产品,努力把石榴“吃干榨净”,石榴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开发出八大类36个深加工品种。2022年石榴产业总产值达29.3亿元,增长32.6%。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石榴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

学习领会总书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王老吉(枣庄)大健康产业园负责人刘广亮十分激动:“我们的产业园目前已拥有石榴加工生产线6条,年可生产王老吉石榴系列产品8000吨,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加大研发生产力度,推出更多的石榴精深加工产品。同时积极联农带农,应收尽收农户手中适合加工的鲜果,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产业全链条发展对农民增收形成有效支撑。为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山东多年来依托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实践,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过万家、占全国10%,形成了烟台苹果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

“总书记为我们培育壮大石榴产业、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持续擦亮‘冠世榴园’特色名片,不断培育新的文旅增长点,把小石榴做成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让乡亲们生活像石榴果一样红红火火。”枣庄市峄城区委书记张熙滨说。

刘远的石榴种植园位于冠世榴园腹地。群山环绕中,一棵棵苍劲古朴、千姿百态的石榴树连片成荫,一眼望不到头。作为我国最古老的石榴产区之一,枣庄市峄城区是山东石榴的发源地和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石榴连片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全区有6200多户、2万余名农民从事石榴种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同生活在广西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说:“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全面
2024-02-11 21:09:00
...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约5000万公斤。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枣庄考察时指出:“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优质特产市场需求在增长,石榴产业有发展潜力。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
2024-01-25 06:20:00
临沧永德:“美人”石榴迎丰收 铺就“三色”致富路
...业充满信心,希望通过发展石榴使乡亲们的生活更加红红火火。”
2023-09-12 12:05:00
...提依布热依木笑得合不拢嘴。那是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买买提依布热依木就落实惠民政策等发言后,对总书记说:“我还想汇报
2023-02-27 05:35:00
近百名书画名家为枣庄石榴挥毫泼墨
...“小石榴”真正成为“大产业”,带动乡亲们的日子红红火火。
2024-09-22 17:54:00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9)
...。着眼于中国与世界、机遇与挑战、现在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9月的重要活动日程紧、步履实,既有锚定目标的蓝图擘画,更有挺立潮头的深邃思考、精神指引。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2023-10-02 19:59:00
时政新闻眼丨定好位、挑大梁,习近平要求山东做好哪些文章?
...导干部。24日,听取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山东之行,时机重要,日程紧凑,意义重大。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如何看待山东之
2024-05-25 20:26:00
火红石榴挂枝头 红火日子甜心头——中国人寿财险护航枣庄石榴产业助民致富见闻
...航,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不成问题,我们一定能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五年前,刘远返乡创业。他在自家石榴园的基础上,又流转9亩土地种植石榴,但时常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让他整天睡不好觉
2023-10-19 19:19:00
石榴花开红胜火
...,成为初夏时节最艳丽夺目的花朵之一。看到这满树红红火火的石榴花,我不禁感慨万千,眼前浮现出我家老屋前那棵叶碧花赤的石榴树。在我少儿时代,每年石榴花开之时,我常常站在树下,数着
2024-06-11 06:0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安徽五河:四千万只蟹苗入水 科技领航水上春耕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连日来,五河县的蟹农们已忙碌在田间塘头,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播蟹苗”工作
2025-04-02 15:05:00
卢爱妮指出明星热推的腹膜外剖宫产:优势与风险全解析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腹膜外剖宫产这一术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尤其是当一些明星分享自己的腹膜外剖宫产经历后,这一手术方式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5-04-02 16:50:00
千尺学堂破圈引发热议:解码3亿银发族的“第二人生”
3月底,天津、西安等城市,#没点才艺不敢和天津大爷扎堆#被西安老年人的生活硬控了#等热点登上热搜话题,同时包括天津、西安等七城核心商圈的创意联动互投户外大屏及遍布全城的社区门禁广告
2025-04-02 16:50:00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 瑞丽医美&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盛大启幕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近期,瑞丽医美与全球假体材料领军品牌傲诺拉强强联合,于哈尔滨举办“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以科技赋能女性之美
2025-04-02 16:55:00
现买现做现吃!100元在日照能吃多少海鲜?
海报新闻记者 王雪雁 古玉洁 潘纪辰 日照报道碧海蓝天下,鱼虾正肥美!来到日照,想体验超地道的海洋烟火气吗?3月27日
2025-04-02 17:09:00
幸福幼儿园小朋友的中医研学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幸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走进了福德堂中医馆,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中医文化研学之旅
2025-04-02 18:05:00
宁波市消保委开展青团消费体验测评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清明时节,青团是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面对市场上众多青团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3月26日
2025-04-02 18:20:00
不用ECMO也救了命!渝哈医护携手破解150公斤“肥胖呼衰”生死困局
在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的走廊里,一面写着“妙手仁心除病痛”的锦旗被郑重交到重庆援疆医生李醇文手中。锦旗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治故事——一位体重150公斤的青年阿先生(化名)
2025-04-02 20:07:00
太和夜话 | 十年卧榻压疮噬骨!太和医者重塑脊梁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张昊。当夜幕笼罩车城,总有些生命之光在无影灯下绽放。今晚让我们走进太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
2025-04-02 20:17:00
江西南丰:中药材种植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药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土木香。谢东摄人民网南丰4月1日电 4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桑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5-04-02 11:40:00
北京东城开展清明节令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清明节临近,4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销售青团等节令食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保存期限以及明码标价等内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
2025-04-02 11:49:00
宣城市宣州区:创新“揭榜挂帅”制度 激活粮食单产提升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工作部署,宣城市宣州区以科技创新破题
2025-04-02 11:50:00
长期高血糖,伤血管!3个动作,自测血管健康!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真正致命的往往是其引发的并发症——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糖尿病足,70%的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损伤直接相关
2025-04-02 12:00:0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
戒停安眠药 一针重启睡眠“开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你是否因入睡困难而痛苦
2025-04-02 12:04:00
升温季生殖感染高发,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防护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回升,多地迎来潮湿闷热的天气。近期因生殖系统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较冬季增长约30%,其中包皮炎、尿道炎
2025-04-02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