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7 14: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系列报道《大国科学家》,今天我们来认识我国空间科学的领军人物、探月工程四期首席科学家——王赤院士。他主导建设了“夸父一号”、子午工程二期等多个国家重要空间科学项目,带领中国空间科学不断取得突破。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院士正和团队对嫦娥六号的有关载荷进行讨论和研究。正在太空出差的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关键一环”,将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等重要任务。作为探月工程四期的首席科学家,王赤这段时间最牵挂的就是几十万公里之外的嫦娥六号。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嫦娥六号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从月球的背面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为了配合采样,我们也有一系列的有效载荷,比如全景相机要对地形地貌进行探测,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用探月雷达对地质结构进行一些探测。”

从以前靠美国赠送的1克月壤做研究,到“嫦娥五号”采回1731克月壤,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再到“嫦娥六号”有望带回的人类历史上首份月背样品,王赤院士难掩内心的激动和骄傲。

王赤称:“在嫦娥五号当中,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地质年龄比以前的认识延后了10亿年,这次我们在月球背面,是月球表面最古老的盆地,这样我们能够对月球最古老的土壤、月壤进行探测研究,将会揭示月球形成的历史。”

在湖南农村长大的王赤,好奇、好胜、好玩的天性在童年时代得到充分释放。玩累了就经常躺在草垛上看浩瀚的天空,一边欣赏满天繁星,一边在脑袋里冒出各种好奇想法。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王赤回忆称:“小的时候就想去研究天上的星星,考大学的时候没太分清楚天文和空间的区别,其实研究天上的星星是天文学的范畴,但是那时候没有天文学,所以最近的一个方向就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误打误撞”结缘空间科学,但这一不小心这也成为了王赤一生的热爱。就像天气变化常常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在距离地表30公里以上的空间环境里,还存在着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空间天气”,空间天气的变化会影响航天器的飞行安全,以及地球上的通信和导航。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王赤称:“了解太阳、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的这些影响,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孕育着非常多的科学发现。”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怀揣对空间科学的热爱,王赤开始了对星辰大海的逐梦之旅。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空间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第一手观测资料。1993年,26岁的王赤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也让他更切实地感受到了中美两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差距。也正是从那时起,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天气监测体系成了王赤的梦想。

王赤回忆称:“虽然能够利用他们非常好的科研条件,但是必须在我旁边有个美国人,我才能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活动,所以这其实也特别刺激了我,我们还是应该回到自己的国家,把个人的发展跟国家的发展、国家的需求密切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走的一条道路。”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2000年,王赤回到祖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王赤称:“一回来就有机会参与到我们国家的‘双星计划’,我当时又作为子午工程的一个核心人员,所以我非常高兴一回来就有机会参加国家的重大任务。”

“双星计划”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的新起点,与此同时,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也给了包括王赤在内的科研人员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悟空”“墨子”“慧眼”“夸父一号”“爱因斯坦探针”等科学卫星相继发射升空,一批“中国星”开始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中国空间科学探索不断取得突破。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每当觉得焦虑紧张的时候,王赤就会打一场羽毛球释放压力,然后调整心情重新迎接挑战。二十多年来,王赤就这样带领团队潜心空间科学研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

王赤称:“子午工程二期很多的仪器设备必须是要自己来研制,很多事情我们都没经历过,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只有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自立,才能把研究的基础打得更牢,我们以后的路才会走得更远。”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孙天然评价称:“王老师始终保持着开拓创新的精神,对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始终怀着一种责任感和激情。”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晖也称:“空间科学这个事业需要人长期投入,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王老师应该说真正做到了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勇挑重担。”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如今,王赤带领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团队研制的有效载荷,在探月探火、载人空间站、风云海洋系列卫星等任务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就在今年,由王赤主导的子午工程二期即将完成国家验收,将与一期工程一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太阳大气到行星际到地球的空间天气全链条监测。此外,由王赤担任中方首席科学家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微笑计划,成为中欧双方大型联合空间科学探测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发射,将实现人类首次对地球磁层的全景成像。

一批“中国星”闪耀苍穹揭示太空奥秘 背后是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王赤表示:“空间科学发展呈现出了一个多点突破的态势,进入到了快车道。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是非常幸福的一代,因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足够的舞台,国家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作为科技工作者来讲,我觉得重任在身,要勇挑大梁,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主题,倡导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行而致知,知而促行,敢于追逐梦想,用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探索深空奥秘。过去一年,中国航
2023-04-24 01:36:00
12位专家接力演讲,“航天大咖”要开“科学演讲局”
...小行星撞地球,未来中国如何应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普大使刘勇的演讲《为什么说中国在火星探测上表现特别突出》;中科院理学博士、河南大学物理学教授、
2023-05-29 17:19:00
成都文旅携手中国航天 一部影视剧延展出一幅融合发展新画卷
...从一部“四川故事”影视剧延展开的。通过对这部题为《苍穹以北》的电视剧联合策划、联合出品,成都文旅集团深入发掘自身资源和成都优势,携手中国航天有关方面着眼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
2023-04-23 00:46:00
航天点燃梦想 科学逐梦星辰
...中国航天日”。连日来,市科技馆开展“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强国复兴有我——中国运载火箭暨航天器主题展览,旨在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促进青少年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
2023-04-25 06:11:00
航天日重磅活动抢先看
...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主场活动将在安徽合肥举办。近年来,中国“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祝融”“羲和”探火逐日……一次次飞跃与突破,刷新着中国
2023-04-20 03:38:00
逐梦寰宇 如火如荼
...大批心怀星辰大海的追梦人。据新华社过去一年我们奔赴苍穹太空安家星河浩荡,逐梦九天。乘着梦想的翅膀,2022年的中国,用一次次壮美的腾飞和不懈的探索,在遥远而神秘的太空中,不断
2023-01-01 05:10:00
...次出舱、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顺利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成功取回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407件……这六个月里的每一天,“太空出差”乘组一个个集聚
2024-04-30 19:13:00
哈尔滨工业大学:逐梦苍穹,科学家精神薪火传
...工大航天馆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与校训石合影,在卧震苍穹广场看火箭实物,在神舟揽月广场让思绪踏上逐梦星辰之旅……校园里,载着参观人员游览的巴士往返频繁,游客沉浸于这座百年学府
2024-04-14 05:18:00
“载人航天精神”主题馆在无锡市堰桥街道启用
...平台和窗口。堰桥初级中学于2018年在全省中小学成立“空间科学实验社”,积极与多个校外科技场馆建立合作基地,包括中英空间科学技术与教育合作研究中方实验室团体、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2023-04-25 20: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