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 杨婷)9月14日,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贯彻党的二十大、宣传工作走基层”媒体集中采访组来到黔南州平塘县者密镇沙坡村、贵定县盘江镇,围绕少数民族地区老同志在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涌现的先进典型采访,宣传好经验、选树好形象、传递好声音、营造好氛围。
在平塘县者密镇沙坡村火龙李种植科技服务示范基地,采访组跟随黔南州关工委老专家科技服务团的介绍,实地了解当地火龙李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思路和规划、相关工作开展以及当地乡村产业发展中老干部发挥的积极作用等情况。
老专家科技服务团与采访组交流
为充分发挥“五老”中老专家的优势作用,2018年黔南州关工委组建由6名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的全州首个老专家科技服务团。
2019年,老专家科技服务团秉持“技术指导+示范引领”原则,启动了平塘县沙坡村火龙李示范基地建设,种下火龙李38亩示范种植,开启了火龙李在贵州种植的先例。
2020年12月8日,在老专家罗禄怡的引荐下,一场由“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公司+产品经销商”三方主导的签约仪式在者密镇沙坡村举行,约定火龙李示范基地2022年所产合格火龙李由签约公司负责收购,其中特级、一级火龙李收购价分别为每公斤36元、30元,推动沙坡村火龙李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为增强基地错峰销售保供能力,老专家们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15万元,为合作社建成一个库容150立方的小型冷链储藏保鲜库,极大提升了火龙李的销售预期。
平塘县者密镇沙坡村种植基地
2023年,是平塘县者密镇沙坡村200亩火龙李种植示范基地上的火龙李种植的第5个年头,是基地火龙李产果的第二个年头。火龙李因成熟果的皮、肉、汁、核均星浅紫红色,色似火龙果而得名。进入七月,沙坡村火龙李开始上市。具有桃、李、杏三种味道形如苹果的火龙李深受消费者喜爱,刚进入采摘期,基地就获得了一个售价50万元的2万斤大订单,迎来2023年的“开门红”。
2019年基地建设之初,已是年逾74岁的罗禄怡老专家和年过花甲的李毅同志,为保障嫁接技术,在春寒料峭的大山里,老专家们既是技术指导员,更是实际操作员,一边手把手的教,一边实打实的做,与合作社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老专家们一呆就是10来天。
放在冷藏室储存的火龙李
五年来,从“基肥秋施”,到剪枝塑形,从疏果,到病虫害防治,从授粉浇灌,到果子生长观测,两位老专家总是亲历亲为,为基地建设不辞辛苦,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地将基地建设成了在省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火龙李种植示范基地。
在火龙李种植上实现了多个全国首次,为火龙李扩大种植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目前,基地示范效应已波及县内多个乡镇和县外、州外多个乡镇。
除此之外,五年来,黔南州老专家科技服务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深入基层开展服务。
2021年,致力于冷凉山区水稻种植技术研究的老专家科技服务团的徐先捍同志,通过科技进校园方式解决了惠水县“滇禾优615”优质水稻4000亩推广种植技术传授、推广难度极大的难题。由他牵头在惠水县摆傍乡摆傍民族中学建立“科技进校园实践基地”,采取培训中学生种植技术,由“小代老”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实现中学生劳动实践能力与水稻种植技术“双提升”。使得4000亩“滇禾优615”单位面积产量突破了当地大丰收记录。
“黔南州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省、州关工委安排的项目由老专家科技服务团具体组织实施。项目主要内容为种植时尚饮品玫瑰茄10亩、保健水果蓝莓10亩、地道药材吴茱萸20亩。该项目主要由当时年已65岁的州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高恒邦和年过76岁的州农业农村局研究员王德琪负责组织实施。在两位老专家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项目实施当年,就取得了喜人成果。示范种植具有保健功能的玫瑰茄10亩,实现亩产值8456元,亩纯收入6388元。
老专家科技服务团始终把乡土人才、科技二传手、致富带头人的培训作为老专家科技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切入点,先后于2019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举办黔南州乡村振兴青年科技培训班,同时通过现场指导方式,在项目示范点、科技服务示范基地等开展现场培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老专家们紧紧围绕振兴乡村经济和青年农民的需求,紧扣农业产业发展,讲授水果、蔬菜、中药材种植技术,特色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经验,并现场示范或课堂互动交流。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春华秋实。如今的老专家科技服务团成了全州各县市的青年致富带头人、科技二传手的座上宾。老专家们将持续深入基层参与基地建设,开展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工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奉献余热,助力乡村振兴。
一审:雷小露
二审:毛帝清
三审:雷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