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媒报道沙伊“北京和解”:美国既乐见缓和,又担心盟友自立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3-11 19:43:00 来源:澎湃新闻

美媒报道沙伊“北京和解”:美国既乐见缓和,又担心盟友自立

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三方共同发布联合声明称,沙特和伊朗将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三国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这一联合声明迅速引起了国外尤其是西方媒体关注。美媒《华盛顿邮报》10日报道称,中国促成的外交成功让美国陷入“尴尬”境地。报道称,美国在冷战结束以后一直是中东地区最主要的外部势力,在“对世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的盛产石油的地区”(中东地区)“发动战争”和“施加影响力”。

一些西方媒体据此炒作“中国影响力扩大”、“美国在中东影响力被替代”等课题。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指出,与美国“以联盟促安全”不同,中国是“以合作促安全”;正是外交理念的不同,促使沙特、伊朗关系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美国“欢迎”协议?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John Kirby)当日表示,美国支持任何缓解当地紧张局势的努力。《华盛顿邮报》称,对美国而言,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威胁中东地区稳定,让叙利亚、也门等中东国家的“灾难性冲突”显得更为严峻。

路透社11日报道称,长期以来,伊朗和沙特分别是中东地区两个主要的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大国,在多场代理人战争中分别支持对立的势力。对伊朗而言,缓和与沙特关系可以削弱美国孤立伊朗的企图;对沙特而言,缓和关系有助于自身的经济发展。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欢迎沙特与伊朗修复关系,伊拉克、埃及和土耳其等其他重要中东国家也已表示欢迎。

《华盛顿邮报》称,至少在表面上看,沙特和伊朗就修复关系达成协议是有利于美国的,帮助美国实现了长期以来的优先议程。“我们认为这(沙特和伊朗修复关系)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约翰·柯比说。

据路透社报道,约翰·柯比称,沙特一直在向美国通报此次在北京展开的伊朗与沙特会谈,但美国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一进程中。“这并不是一个关于中国的课题。我们支持任何旨在缓和地区紧张局势的努力。我们认为这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一直以来也以结合威慑和外交手段的有效方式而为此努力。”

约翰·柯比希望上述协议有助于结束也门的冲突。《华盛顿邮报》称,美国有官员担心伊朗方面最终不会履行协议上的承诺,因为沙特和伊朗并未立即重建关系,而留有了两个月的时间。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研究机构“保卫民主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马克·杜波维茨(Mark Dubowitz)10日向《纽约时报》说,由中国促成的沙特伊朗和解对美国的利益而言是显著的损失。“这表明沙特人不相信华盛顿会支持他们,伊朗则看到了一个剥离美国的盟友、结束自身在国际上的孤立的机会。”

但在另一华盛顿研究机构“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西(Trita Parsi)看来,该协议对中东地区的确是好消息,沙特和伊朗的紧张关系一直是中东地区不稳定的肇因。“昆西研究所”主张美国在海外议题上应保持克制。

同样来自华盛顿的研究机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旗下学者雅斯敏·法鲁克(Yasmine Farouk)认为,沙特当局并不想用中国来取代美国。法鲁克对《纽约时报》分析说,沙特在国防和安全议题上仍参考美国的想法,但多年来美国已经成了一个“不太靠谱的盟友”,沙特人需要尽可能扩大自身的朋友圈。

目前 ,美国仍是沙特的主要国防军备供应商。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乔纳森·洛德(Jonathan Lord)对《华盛顿邮报》表示,沙特让中国参与到外交斡旋不会威胁到美沙的防务合作:美国在沙特和其他中东国家派遣了数千名美军,沙特和伊朗的协议不会妨碍到美国和区域伙伴的安全合作。

美国不再能“想当然”

《华盛顿邮报》称,一些美国官员对北京参与沙特和伊朗的斡旋感到“震惊”。尽管如此,报道认为,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即使想要促成类似的协议,也不一定有能力做到。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谈判、暗杀伊朗重要将领苏莱曼尼后,伊朗和美国几乎再也没有展开对话。

2018年10月2日,生前曾为《华盛顿邮报》供稿的沙特记者卡舒吉在进入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后遇害。卡舒吉事件让本是长期伙伴的美国与沙特陷入关系僵局。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沙特、 伊朗、中国的联合声明让美国不再能想当然地发挥影响力。一直以来,美国认为自己对沙特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这已发生改变,比如沙特正在制定更独立的外交路线,中国则与世界各国建立贸易和外交关系。

《华盛顿邮报》称,包括沙特在内,美国的阿拉伯盟友时常感叹,在“人权”、“政治自由”、“选举”等议题上,他们受到了太多来自美国的批评。报道引述分析称,一些观察者认为,沙特、伊朗将中国纳入对话框架是对美国“公开的冷落”。

约翰·柯比否认了美国在中东事务上“留下空白”的说法。“对于这种认为我们在中东地区退缩的想法,我们坚决反对。”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马特·杜斯(Matt Duss)则对《华盛顿邮报》指出,沙特和伊朗关系升温有着潜在的含义 :中东国家可以在不需要美国提供大量利益和安全保证的情况下实现关系的缓和。

分析人士点出了美国政府矛盾的心态:既希望沙特等国家在安全议题上自行负责,又担忧盟友摆脱美国的影响力。“它(拜登政府)希望沙特人对他们自己的安全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但它不希望沙特自行其是,甚至破坏美国的安全战略。”战略与国际研究(CSIS)中心中东问题学者乔恩·阿尔特曼(Jon Alterman)对《华盛顿邮报》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2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个细节,看沙特和伊朗的“北京握手”
...意思的细节。1. 中方照顾到了以色列的感受。众所周知,沙伊两国和解,在中东地区,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以色列。但是,中国的中东政策,与美国截然不同,并不是“拉一派打一派”,而是要
2023-03-11 11:08:00
...待。近年来,中东地区不少国家关系出现向和向暖趋势,沙伊关系改善更为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提供重要示范。多个阿拉伯国家开会讨论叙利亚回归阿盟,卡塔尔和巴林决定恢复外交关系
2023-04-25 19:41:00
中东宿敌在北京握手,这张照片意味深长
...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谈。会谈时间满打满算,一共5天。沙伊对话本不是新鲜事。自2021年4月起,两国官员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就开始对话。在北京这轮对话之前,两国已举行5轮对话,
2023-03-13 08:04:00
美官员轮番上阵,挡不住中东和解的步伐
...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伊朗驻沙特大使馆重新开馆。这是沙伊两国在中国斡旋下宣布复交后,双边关系又一标志性进展;另一件是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会见了来访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双方展
2023-06-08 12:45:00
美国学者库普坎谈沙伊和解:这是中国促成的重大和平协议
...积极肯定了中国促成沙特伊朗和解的努力。库普坎表示,沙伊在中国的斡旋之下,实现了再次言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非常好。“我对沙伊签署的协议感到印象深刻,我以为我们
2023-06-27 16:45:00
地球局|叙利亚总统亮相阿盟峰会,中东的风向变了
...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在北京会面。(外交部网站)【沙伊和解犹如一把钥匙】4月12日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率团访问沙特的同时,一个伊朗代表团也到访沙特,着手筹备重开伊朗驻利雅得大使
2023-05-21 10:5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沙伊和解向世界表明,建设性对话与和谈是解决冲突、促进和平的最佳途径。无论问题多复杂,挑战多尖锐,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平等对话,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023-04-22 05:35:00
布林肯访问沙特遭半岛电视台“泼冷水”:再见美国,你好中国
...国和伊朗的关系,并与俄罗斯保持着牢固关系。而对于“沙伊北京和解”,尽管拜登政府公开淡化了中国斡旋此事的外交重要性,但美国似乎对中国影响力在石油资源丰富的海湾地区和大中东地区的
2023-06-07 16:01:00
沙特新任驻伊朗大使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
...朗首都德黑兰。沙特与伊朗2016年断交。在中方斡旋下,沙伊两国代表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对话,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达成“北京协议”。4月6
2023-09-06 14:0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