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粮果为笔 田地为卷
——游仙区仙鹤镇以党建引领促产业发展绘就乡村振兴壮丽画卷
“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区
党员志愿者采摘耙耙柑
“昔日小鱼塘变身菩提庄园?”“家乡的变化太大了!”……
近日,一组名为“我家田园”的照片在游仙区仙鹤镇当地群众的朋友圈、微信群中热传。一张张对比鲜明的新老照片不仅唤起了大家对于家乡的记忆,也见证着近年来仙鹤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在仙鹤镇这片7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泥泞田埂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曾经的鱼塘水田变成了农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从传统靠天吃饭到现代农业旱涝保收,再到逐鹿精深加工新赛道……
田间地头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仙鹤镇作为游仙区农业重镇的“担当”,也是仙鹤镇以党建为引领,聚民心、强信心,团结带领全镇2.5万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真实写照。
□ 严光涛 绵报融媒记者 周钰
党建引领 固本强基赋能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作为游仙区“一主一副、一极多支、全域协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仙鹤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局,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三聚三做”措施,构建完善干部选拔、培育、使用的“选育用”全链条工作机制,不断激励广大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拼搏实干、建功立业。
以洛水村为例,10年前,洛水村以发展水稻制种和蚕桑产业为主,但波动的制种水稻价格和务工收入的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扔下土地,进城务工,洛水村水稻制种规模一度由高峰期数千亩锐减至200亩。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面对日益突出的撂荒问题,仙鹤镇党委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干群联动”的方式,积极为群众增收致富找出路,一边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一边邀请专家开设种植技术培训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仙鹤镇党委书记何昇林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仙鹤镇党委积极探索构建“1+2+4”模式,即:坚持“一个核心”,发展“两个产业”,找准“四个支点”,力促特色粮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始终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按照“北粮南果”产业布局,以“招、建、种、销”四个方面为着力点。
在“1+2+4”模式的加持之下,如今,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愿景,已在仙鹤生动实践着。仙鹤镇已与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实现了深度融合发展,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绵阳市现代农业园区、生态循环示范园区,建成了“仙鹤粮仓”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区、止语林果现代农业园区,是全市唯一拥有三个市级现代园区的农业乡镇,更是绵阳城郊地区远近闻名的“粮袋子”“果篮子”。
立足本土 培优育强特色经济
金灿灿的耙耙柑挂满枝头,三五游客结伴采摘,伴随徐徐清风,果香袭来,沁人心脾。
12月23日,这是记者走进“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所见之景。
“目前园内种植有葡萄、无花果、耙耙柑等各类特色农产品10余种。其中,葡萄的销售异常火爆,销售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仙鹤镇种植大户蒲体兵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回看过去,蒲体兵的种植之路并不顺畅。蒲体兵说:“葡萄种植是个技术活,一开始由于技术的缺乏,走了不少弯路,连年的亏损让我一度想过放弃。”
在了解到种植户有这样的困扰后,仙鹤镇党委第一时间组建葡萄种植技术服务队,帮助大家进行技术指导,蒲体兵的葡萄种植也逐渐走上正轨。
不远处的仙鹤镇洛水村,有一间小屋挂着“游仙区仙鹤镇产业创业成果展厅”的牌子,这是仙鹤镇刚刚新建的展销中心。绿壳鸡蛋、有机大米、青花椒、无花果……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摆满展台,让人目不暇接。
在这堆农产品之中,一盒包装精美、印有“润沁春”字样的葡萄十分醒目。洛水村党委书记潘春林告诉记者:“这种葡萄叫阳光玫瑰,‘润沁春’是它的品牌名字,这可是我们村的主推产品,它不仅符合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加上精美的包装,很受市场欢迎。”
无一例外的是,“润沁春”葡萄也是产自于仙鹤镇的“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细数历史,仙鹤镇发展葡萄种植已有10年之久,从2012年,“党员葡萄种植示范园”成熟上市销售,到2016年,建成千亩葡萄产业园,再到2022年,建成“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仙鹤葡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三级跳”,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践行使命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果篮子”势头正盛,“粮袋子”紧随其后——传统改现代,散碎田地变高标准农田,铁犁牛耕变机械种植。
如今,仙鹤镇各村(社区)都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对村(社区)闲置耕地进行委托回收,将原来各家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补丁地”聚成“一块田”,实施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大中型农业机械可直接下田耕作,一改往日铁犁牛耕的传统农耕方式。
“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少,收入也低。而现在,田地平整连片,设施完善,旱能浇、涝能排,各家各户都抢着扩大承包面积。”仙鹤镇石龙村种植大户刘伦华感慨道。承包了200亩高标准农田种植粮油的刘伦华,今年小春收入超过了10万元,他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不仅如此,在实施优质粮油产业发展过程中,仙鹤镇党委、政府针对粮油种植“小、散、弱”的实际,不断在铸造农业品牌上下功夫,积极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优质粮油品牌。同时,进一步拓宽粮食销售渠道,与全国知名企业的合作,先后与五粮液、丰谷酒业等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真正实现企业与村集体和农民的直接对接。
得益于“仙鹤粮仓”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全镇建成1.3万亩优质粮油种植示范基地,1000余亩省级水稻种植基地,并配套实施新建产业道路41.8公里,建设仓储保鲜设施2处、加工中心2处,配备了收割机、大型旋耕机、农用拖拉机、无人机等新型农业机械10多台,培育出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38家、家庭农场33家,打造出“乡户”米业、“小榨浓香”等多个知名品牌,2022年产值达1.1亿元。
产业发展平地起,仙鹤变迁看田地。对于未来,仙鹤步伐坚定——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田地为卷,以粮果为笔,奋力书写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