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隋朝是真的能打,一共发生打了有 140 余场战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1 16: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南北分裂数百年的中华大地,终于在隋文帝平陈后,又回归统一。隋朝的统一的确不易,要知道南北分裂数百年,华夏大地战乱不休,要消灭所有的不安定因素,把各方势力统一到一个旗帜下何其艰难。当然这也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大隋朝的军事力量的确在当时冠绝天下,当世无敌。

开皇元年(581)到仁寿四年(604)杨坚在位期间,大隋朝进行了43场战争,平均每年两场。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杨广又打了8场战争,平均每年打一场。大业六年到义宁二年期间,十八年里大大小小共发生了92场战事。精略估计,有隋一代,从建国到灭国,一共发生打了有140余场战争。

前二十年内进行战争多是为了一统天下,抵御外族入侵,或对外开疆拓土。到了后二十年,这些战争就变了味了,不是这里起义,就是那里反叛,再要不就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争斗。前二十年的战争让大隋朝的疆土得到了扩大,国势得到了增强,而二十年的战争则纯粹就是为了补锅救火,挽救国运。

前二十年对外战争所培养的名将和勇士,除了折损在征高丽的战争中外,大多死在了后二十年扑灭此起不断的国内起义的内部战争中和逐鹿天下的权力争压战争之中。国虽大,忘战必危,可战争一旦超出了自身发展的承载能力,可就是必亡之局了!在大隋朝诸多的战役之中,有两场战斗非常值得一说,一是隋灭南陈之战,一是616年隋朝军队与瓦岗军的大海寺之战。

攻灭南陈

南朝陈国,自永定元年(557年)建国以来,历经风雨。开国皇帝陈霸先,英勇果决,取代南梁自立为帝,并定都于建康,也就是今日的南京。然而,到了德元年(583年),陈叔宝继位,身为陈国的第五任皇帝,却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

陈叔宝,如同许多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沉迷于美色之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朝政事务置若罔闻。当时的陈国宰相江总,也同样对朝堂之事漠不关心,反而与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等文学之士,每天陪伴在陈叔宝身边,饮酒作乐,毫无尊卑之分。这种行径,在当时被人们讥讽为“狎客”。

就在陈叔宝沉醉于温柔乡之际,北方的隋朝已经在暗中谋划灭陈的大计。隋文帝杨坚,自即位之初,便怀有吞并江南的雄心壮志。隋朝尚书左仆射高颎,素以知人善任而著称,他向隋文帝推荐了大将贺若弼与韩擒虎,作为渡江平陈的人选。581年,文帝任命贺若弼为上开府仪同三司,担任吴州总管,镇守广陵;同时任命和州刺史韩擒虎为庐州总管,负责守备庐江。

虽然隋朝表面上对陈国保持友好态度,甚至在接到陈国奏牒时,还赠送衣物马匹作为礼物,以示友好。然而,这一切都只是隋朝的权谋之计。陈宣帝陈顼去世后,隋文帝采纳了高颎的建议,将攻打陈国的军队撤回,并派遣使者前往陈国吊唁。书信中的用语谦卑,这无疑增强了新即位的陈叔宝的嚣张气焰。然而,隋文帝杨坚对此深感不满,终于下定决心,以重兵全力平陈。

在隋朝出兵平定陈国的初期,隋文帝慎重地向高颎征询关于平定陈国的策略。高颎深思熟虑后回答道:“长江以北地域气候寒冷,农作物成熟较晚,而江南地区的水稻则相对早熟。当陈国的庄稼接近成熟之际,我方可以派遣少量精兵进行佯攻,陈国必定会调集大量士兵进行防御,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暇顾及庄稼的收割。在陈国士兵囤聚防守之时,我们再隐藏旗号、停止鼓声,以逸待劳。通过多次这样的战术操作,陈国的军队必将产生懈怠之心。”隋文帝采纳了高颎的计策,这种巧妙的心理战术果然使陈国的军队陷入了疲惫不堪的境地。同时,隋朝也在长江北岸部署了严密的防线,并命令杨素精心打造了巨大的战船,以备渡江作战之用。

除了军事行动,隋朝还展开了强有力的宣传攻势。隋文帝亲自起草诏书,列举了陈叔宝的一系列不端行为,如穷奢极欲、醉生梦死,完全不顾国家大事与百姓疾苦。诏书中写道:“自古混乱之世,罕有能与之相比。君子纷纷逃离,小人却得意洋洋。”最后,隋文帝强调隋朝出兵平陈是顺应天意,诛灭这种无道之行。隋朝还向陈国广泛散发了加盖文帝玉玺的诏书副本,揭露陈叔宝的二十条罪状,共计抄写了三十万份,在江南地区广泛分发。

开皇八年(588年)冬十月,隋朝在寿春(今河南寿县)设立了淮南行省,任命晋王杨广为尚书令。随着这一重要决策的出台,全面出师渡江平陈的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出征的元帅包括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和清河公杨素。长江以北的各大将领纷纷率军展开,准备发起进攻。从东边的海岸线到西边的巴蜀之地,隋朝军队的旌旗飘扬,舟楫往来,绵延数千里。此次出征的军队士兵总数达到了五十一万余人,全部由晋王杨广统一指挥。左仆射高颎和右仆射王韶分别担任晋王的元帅长史和司马,负责军中大小事务的决策。各前线军队的调度工作顺利进行,没有出现任何延误。

在十一月,隋文帝杨坚亲自前往军队驻地慰问将士们,以鼓舞士气。到了开皇九年(589年)正月,贺若弼和韩擒虎相继成功渡江。然而此时的陈国朝廷内部却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后主陈叔宝更是天真地认为:“王者之气在此处,北齐军队三次进攻,北周军队两次来袭,都未能成功。现在隋朝出兵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因此他继续沉迷于饮酒作乐和赋诗之中。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陈国的命运已经走到了尽头。陈国军队的士气低落无法与斗志昂扬的隋军相抗衡。当隋军大军压境时陈国人陷入了恐慌之中纷纷缴械投降。此时的陈叔宝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但已经为时已晚。陈国首都建康城内虽然还有十余万军队但陈叔宝生性懦弱对军事一窍不通因此只能每日啼哭藏身于宫殿之内将所有事务都交给奸臣施文庆处理。

当隋朝军队攻入陈皇宫所在的台城时陈叔宝正准备躲避藏身。大臣袁宪义正词严地告诉他虽然大势已去但仍应该保持君主的尊严不惧强敌。然而陈叔宝只顾自己逃命哪里还顾得上皇帝的颜面他竟然说:“在刀刃之下不能以卵击石我自有计策。”原来他的计策就是躲入一口枯井之中。此时十多个宫人都争先恐后想要跳入井中后阁舍人夏侯公韵认为这样不妥与陈叔宝发生了争执。最终陈叔宝带着一众妃子跳入了枯井中。他以为这样就能躲过隋军的搜查,但最终还是被俘获,陈国也就此灭亡了。

隋朝历时三个月,一举平陈,结束了持续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中国再次统一。

大海寺之战

隋朝末年,隋炀帝施行暴政,听信谗言,疏远贤臣,骄纵奢华,沉湎淫逸,与此同时,连年灾害,饥荒严重,粮食价格飞涨,百姓生活极度困苦,人心惶惶,反意渐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业七年(611年),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挺身而出,揭竿而起对抗隋朝。

瓦岗军的壮大离不开稳定的后方补给,尤其是粮秣的蓄积。然而,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瓦岗军仅靠截取朝廷的漕运来维持军需,形势严峻。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让提出了一个富有远见的建议:“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这一策略旨在稳固瓦岗军的后方,积蓄力量,为将来的斗争奠定坚实基础。

荥阳,位于隋朝的西边,以其洛口仓而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洛口仓坐落在现今的巩义河洛镇七里村东的黄土岭上,不仅储藏着丰富的粮食,更是战略要地。占领荥阳,不仅意味着掌握了洛口仓的粮食资源,还能逼近洛阳,对隋朝构成严重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翟让采纳了李密的策略,亲自领兵攻打金堤关——位于荥阳东北的军事要塞。他们成功地进逼荥阳城,给隋朝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同年十月,隋炀帝为应对瓦岗军的攻势,急忙调派骁勇善战的齐郡通守张须陀为荥阳通守,并率领两万精兵对瓦岗军进行围剿。

张须陀,这位镇压农民军的老将,曾在战场上让翟让吃过败仗。当翟让得知又是张须陀领军前来,心中难免生出恐惧,考虑放弃攻打荥阳的计划。然而,李密经过深思熟虑后,为翟让指点迷津:“张须陀虽勇但缺乏谋略,且军队因连胜而骄,可以一战擒之。你只需列阵以待,我保证能为你破敌。”翟让听后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即公元616年12月1日,张须陀率领军队以方阵进攻,瓦岗军与张须陀在荥阳的大海寺展开了决战。这座寺庙,历史悠久,创建于北魏前期,坐落在荥阳老城东的索河之滨。在决战之前,李密精心布置了埋伏,带领1000人马在大海寺北面的密林中等待时机。

当张须陀率军猛烈进攻翟让时,翟让奋力抵抗了一阵后,退到大海寺。张须陀紧追不舍,追击了十余里。随着路越来越窄,树林越来越密集,张须陀逐渐陷入了李密设下的埋伏圈。当李密率领伏兵突然杀出时,张须陀的部队大乱,翟让趁机率部夹击。张须陀被伏兵层层包围,左冲右突,尝试突围四次均告失败,最终全军覆没。面对这样的败局,张须陀长叹一声:“兵败至此,何面目见天子?”言罢下马奋战至死,享年五十二岁。

瓦岗军抓住胜利的机会,一举攻下了荥阳城。而秦琼、罗士信则率领残部千余人撤退。翟让则派出7000精兵向西进军,成功攻克了洛口仓。

大海寺之战对于隋朝和瓦岗都极为关键,其胜利的影响可谓深远而持久。对于隋朝而言,这场战役的失利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位在镇压起义中表现出色的得力大将,更重要的是,“河南郡县为之丧气”,隋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统计数据显示,战后的隋朝在河南地区的税收收入大幅下降,社会秩序也陷入了混乱。这一切的损失,无疑都是十分惨重的。

而对于瓦岗军来说,大海寺之战的胜利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瓦岗军的声望和士气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瓦岗军士气高涨,无疑为瓦岗军接下来的战斗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此外,大海寺之战的胜利也使得瓦岗军的领导者力量发生了变化,李密从此单独建“蒲山公营”,统帅部属自成体系。这个结果对李密而言是早有预谋,对于翟让而言则是纵虎成患。

从这时起,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他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而是成为了瓦岗军中的一位重要领袖。他有了自己的军队,有了自己的部属,有了自己的军事策略。这一切的变化,都使得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力越来越大,而翟让的力量则被逐渐削弱。

经过数百年的南北分裂,中华大地在隋文帝杨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久违的统一。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中,隋朝大将賀若弼、韩擒虎所指挥的渡江战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隋军以卓越的指挥和战斗力,成功地突破了长江这一天险,攻克了南朝陈的首都建康(今南京),将腐朽堕落的陈叔宝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这场胜利不仅意味着隋朝完成了对南方的征服,更重要的是,它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来的分裂局面,为中华大地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南陈一战对杨广在隋文帝心中的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杨广在这场战役中的实际作用并不显著,但他在名义上作为统帅,使得他在隋文帝心中的分量加重,为他日后战胜杨勇积累了宝贵的资本。

然而,并非所有的战役都以胜利告终。大海寺一战便是隋军的一次沉重打击。在战前,隋军虽然四处奔波,疲于应对各地的叛乱,但总体上仍保持着对反王们的震慑力。然而,大海寺一战后,名将张须陀的阵亡给隋军士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当时,天下太平已久,百姓多已不熟悉战争,地方官吏在与叛军作战时,往往选择弃城逃跑或开门迎敌。唯独张须陀英勇果决,善于抚驭,深受军心拥戴,被誉为名将。他的战死无疑让本就动荡的大隋朝更是难以为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隋名将张须陀一生征战少有败绩,是秦琼和罗士信的带头大哥
...这个屡屡创造奇迹的战神,终于倒在了李密的设计之中。瓦岗军的目标是夺下洛口仓,有粮食才能稳定军心,进而争夺天下。杨广也知道如果瓦岗军打下号称天下第一粮仓的洛口仓,起义军将不可制
2023-06-16 09:51:00
瓦岗军打败王世充、宇文化及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各路起义人马中,名气最大,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当属瓦岗军。他们汇集了徐茂公、程咬金、单雄信等隋唐名将,同时还占据了黎阳仓和洛口仓,手下拥有兵马达30余万,可谓是物资雄厚、兵强
2023-07-13 14:29:00
隋炀帝迁都洛阳的决策正确吗
...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农民。之后,隋朝政权摇摇欲坠。我们不禁要问,隋炀帝为什么要花费
2022-12-28 14:49:00
隋朝的“消防大队长”是谁呢
...呢?说到底还是情报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没有事先了解到瓦岗军加入了李密这么一个军事,不能完全说是张须陀“有勇无谋”。更何况张须陀此时也已经五十二岁了,还在带兵上前线冲杀,老马都有
2023-10-13 15:07:00
隋末战力天花板 单雄信,为何被李世民处死
...声望,拉起了一支队伍,而后加入到了山东人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当中。演义小说当中,单雄信是十三省总瓢把子,这个在正史上也是完全没记载的事情,应该是演义小说的杜撰。单雄信刚加入瓦岗军
2024-07-07 19:31:00
探寻瓦岗起义军首领单雄信的传奇故事
...消息后,他们纷纷赶到瓦岗寨加入起义队伍。徐世绩加入瓦岗军后,建议翟让攻取荥阳和梁郡,使得瓦岗军的势力逐渐壮大。翟让迅速攻取了荥阳和梁郡,使瓦岗军的势力迅速扩大到万余人。就在这
2023-07-13 20:27:00
历史上王世充的品性如何
...大业十三年,王世充的坏运气来了。这一年,名震河南的瓦岗军,在攻陷了洛口仓之后,实力骤然膨胀,一跃成为拥兵十余万的超强农民军势力。此后,瓦岗军领袖李密,正式下令,率领瓦岗军进攻
2023-05-27 14:00:00
李渊的4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就暴露了李渊隐藏的野心
...大业十二年,杨广逃离洛阳赴江都,次年新春,李密麾下瓦岗军如狼似虎,将东都重重围困。李密挥毫天下,细数杨广十恶不赦。然杨广置若罔闻,沉醉于声色犬马,遣王世充搜罗江淮佳人,日夜笙
2024-08-27 12:20:00
隋末乱世:杨广暴政引发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威以及河南的李密。(王世充当时并未反叛,正与李密的瓦岗军交战)杨广南下江都之后,随即被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围困于江都,且西退洛阳的路也被李密的瓦岗军截断,从此隋炀帝再也没能回到东
2024-02-14 18: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斗日伪虎口脱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小泉沟村。(资料图片) 阳曲县是太原的北大门,也是太原周边的重要产粮区,其附近山区还蕴藏着煤炭等丰富的资源
2025-08-19 07:24:00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八月的山风掠过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巅,刺刀造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八十五年前那个夜晚
2025-08-19 07:50:00
光耀太行 | 那年“双十一” 17岁的他投出一百多枚手榴弹……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当“双十一”成为消费符号,历史的指针回拨至1941年同一天。太行山腹地,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
2025-08-18 08:40:00
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
2025-08-18 13:46:00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8月17日下午,10位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来到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在和平广场的东侧种下了一棵棵“和平树”
2025-08-18 22:14:00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