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央广网
江山壮丽,我说长江。我是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工程师高强。我参与设计过很多船舶,“江海直达1”号是格外与众不同的一艘。
长江水运总通航里程约7万公里。作为我国水路运输的大动脉,众多大吨位的海船可以到达南京长江大桥以下,却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在南京港进行转载作业,再往上游也是大船转小船。装卸费、等候时间等成本,让众多航运企业苦不堪言。南京长江大桥横亘在长江之上,让人望江兴叹。建造一艘能直接通过的江海直达船迫在眉睫。
2018年4月5日,在一声鸣笛中,“江海直达1”号从浙江宁波舟山港起航,由东海入长江,向马鞍山港驶去。这是我国首艘江海直达船,它的投入运行,彻底改变了“海船进不了江,江船入不了海”的历史。
“江海直达1”号是我国首艘江海直达船
设计“江海直达1”号的过程,对我和同事来说就是“一场没有石头可摸的过河”。在2015年,江海直达船仅仅是一个概念,国内没有相关法规和标准,技术上也没有可借鉴的数据。海船进江,结构强度有富余;江船入海,抗风暴的能力又不够。如何提高装载量,还能过大桥,找到平衡,成为我们最大的难题。正常情况下,船只超过1万吨,过不了南京长江大桥。为了达到载重量两万吨的目标,我们调整了高强度钢的合理使用比例,通过优化船型尺度和有针对性地布置船体舱室,实现船在轻载的状态下可以安全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建模一点点地尝试。图纸一遍遍地修改,仅我负责的部分就修改过上千次。终于,历经一次次试错、调整,2016年,“江海直达1”号设计图纸诞生了。设计成型后,历时一年制造,2018年3月,“江海直达1”号正式交付使用。
2018年4月8日上午10点25分,一艘满载着2万吨铁矿砂的船舶顺利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首航停靠马鞍山市(资料图片)
海纳百川,港通天下。船畅其运,货畅其流。我想,推动整个江海联运物流链的建成,就是“江海直达1”号最大的意义。而作为工程师,希望我设计的船舶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奔腾不息的长江,正等着他们创造新的纪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表示,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到今天,长江依然是黄金水道。我们坚持陆海统筹,实现江海直达,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巨大支撑作用。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通江达海,为实现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沈静文 杨宁
记者丨王远 杜金明 张国亮
编辑丨王远 章宗鹏 胡珺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