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婷婷
制作时速350公里高铁电机冲片,模具凹凸模之间的缝隙必须控制在0.03mm到0.05mm之间,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李小锋手中,生产出的冲片精度可以达到0.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四分之一。
模具,这个看似普通的东西,却是李小锋手中的宝贝。他知道,模具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冲片的精度,而冲片,就像高铁的心脏,一旦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每天都像是在雕刻艺术品一般,精心打磨着每一个模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我要把手中的活按要求做到极致。”在高铁的呼啸声中,李小锋用自己的双手和匠心,默默守护亿万旅客的安全出行。
李小锋所在的模具车间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先后诞生了全国第一届和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两届钳工冠军和多名省市级劳模先进。“前辈们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攻克难题、做到极致,才守护了无数旅客的安全出行。”李小锋对自己有清晰的要求,“勤、专、全”也日渐成为了他的工作准则。
19年来,他扎根生产一线,专注坚持、精雕细琢,成长为一名精通四轴联动加工技术、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参数化自动编程技术等专业技术的机械加工金蓝领工作室领衔人。
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这背后,是李小锋19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是他对每一个细节的执着追求。
李小锋非常擅长分析产品加工工艺,在一张零件加工图纸上,他能够快速编制加工程序,特别是误差小的工件,也能快速加工出合格产品。他说:“我们的产品主要运用在高铁电机上,这对我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怀着这份责任,李小锋在工作实践中传承劳模精神,提升技能水平,创新成果数不胜数。针对需要重复加工和对称性加工的零部件,他在加工过程中运用宏程序与镜像指令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独立设计制作夹具,解决了工件形状复杂、型腔尺寸小、根部圆角小等加工难题。攻关机械手操作的定心盘结构技术创新,满足冲片同轴度的精度要求,实现了定心盘精确定位及可调性。通过设计专用工装夹具,改善夹紧力,完成高精度薄壁圆环车削加工工艺改进,产品质量合格率100%……近年来,25项技术难题被李小锋攻关突破、用于实践。
在李小锋看来,工匠精神内涵丰富,传承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带出更多年轻有为的工匠,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挑大梁、担主力,拿到属于自己的‘金牌’,这是作为一名‘匠人’应有的担当。”李小锋一边从事生产任务,一边持续总结经验、传授指导,把工作中的绝招、硬招向工友徒弟推广,带出了一批技能精湛、职业操守良好的机械加工技能人才。
“一个人有技术,自己有前途,一群人有技术,企业有前途,一代人有技术,国家有前途。”这是李小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些年他积极培养新人,共带出徒弟11人,其中高级技师2名,技师4名,高级工5名。作为指导教练,李小锋带队参加了山西省二届、三届职业技能大赛,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
“把手中的活儿按标准、按要求每天做到极致,不出现残次品,坚持一年、十年、甚至一辈子,把经验固化下来,变成优秀操作法,我们就一定能成功。”李小锋经常这样激励他的团队成员。
李小锋就像默默守护高铁安全的隐形守护者,用匠心、恒心和初心,雕刻出一个个精密的模具,在高铁的飞驰中,守护着亿万旅客的平安出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