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女子陈氏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怎么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0: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提起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她对父亲尽孝,为国尽忠,一度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女性楷模。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出生年代等,史书无确载,因此,对花木兰的争论历代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花木兰与穆桂英、樊梨花、粱红玉并称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除了粱红玉是有确切记载的历史人物外,樊梨花和穆桂英都是虚构的人物,而花木兰则更加传奇有争议,因为她是女扮男装从军12年,与一群男人同吃同睡,很难不暴露身份,毕竟还有洗澡、如厕、生理期等问题,又如何逃得过所有人的眼睛呢?

但在清朝时,真的有一位女性效仿花木兰,女扮男装从军,结果她在军中怀了孩子,还暴露了女性身份,下场凄凉。

在清朝同治年间,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清廷为了稳固江山,开始大规模征兵,有一位姓陈的女子,从小就视花木兰为楷模,于是决定效仿花木兰,女扮男装报名参军。

陈氏从小家里穷,母亲又没生下儿子,为了家中的生计,她只能跟着父亲一起下地干活,常年的风吹日晒,让她的皮肤黝黑、体格健硕、力气很大,从外观上看根本与男人无异,甚至比那些文弱书生更像男人,所以很顺利地混入了军营。

陈氏一开始被分配到了马厩,成了一名马夫,这本是一件苦差事,但对于从小干惯脏活累活的陈氏来说,却是得心应手。后来上级见她体格健硕、力气又大,在这里养马屈才了,推荐她去战场上一展身手。

陈氏参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效仿花木兰,保家卫国,所以她在战场上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受到了提拔和重用。当时她与男性士兵们同吃同住,她说话做事、在战场上那股狠辣劲比爷们还爷们,所以也没人识破她的女儿身。

清朝女子陈氏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怎么样

后来她在战场上屡建战功,深受左宗棠的赏识,被提升为记名提督,得到了“巴图鲁”的封号,朝廷还为她安排一位姓朱的文书跟随左右。

其实此时的陈氏本可以安享高官厚禄,却偏偏对这个长得白净,又博学多才的朱文书产生了兴趣,无论去哪都要带着他,让他帮自己出谋划策,时间久了,她也彻底动了情,还借着一次醉酒,威逼朱文书与自己同房。

朱文书那时候才明白过来,原来陈氏竟然是一位女子,从此两个人在外是上级和下属关系,私下无人时就耳鬓厮磨、卿卿我我。

这样甜蜜的日子没过多久,陈氏就发现自己怀孕了,随着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她知道再也没法隐瞒下去,只能向左宗棠如实交代了女儿身的事。

左宗棠感念她的一片赤诚报国之心,而且还曾屡立战功,也不想看她因为欺君之罪而人头落地,何况她还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她出事自己也难辞其咎。

所以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让朱文书顶替陈氏的名字和职位。

没想到的是朱文书成了记名提督后,开始对妻子的长相百般嫌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她千依百顺了。

后来,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时,朱文书随征立下了战功,便趁机请求左宗棠恢复自己的本姓,他还纳了两名小妾,彻底抛下了陈氏。

此时陈氏看清了丈夫的嘴脸,但她无权无势,也只能认栽,一个人带着孩子远走他乡,不愿意再见那个负心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说过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在明朝有花木兰从军的故事,清朝也有一位“花木兰”,女扮男装进军营。这位女子叫做陈氏,因为她皮肤黝黑,其貌不扬,再加上自幼习武,所以很容易就
2023-07-21 21:54:00
清朝有位女子模仿花木兰从军,结果不久就怀孕了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描述了一个勇敢的女子代替她年迈的父亲,假扮男装投身军旅,坚持了整整十二年的故事。尽管历史学者对花木兰的真实性争议重重,但这个故事仍然深深地
2023-08-30 14:50:00
清朝一女子效仿花木兰从军,升官后逼迫下属就寝,最后结局如何?清朝有一女子效仿花木兰,升官后逼迫下属侍寝,结果在军营中怀孕,这位清代花木兰战功赫赫,她最后结局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聊
2023-01-17 15:31:00
清朝一女子学花木兰参军,最后结局怎么样
...都会有一个偶像,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活成偶像的样子,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我们自小就听说,中学课本还要求背诵全文,在古代那个只有男子才能当兵的时代,花木兰一个女子,女扮男装从军
2023-07-22 14:20:00
清朝女子陈氏效仿花木兰从军,没想到后来怀孕了,其结局很是凄凉
...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老说话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仿佛仍历历在目。作为杰出女性的代表人物,花木兰能在那个女性社会地位如此低下的环境中闯出一番天地,成就生前
2024-11-16 10:29:00
清朝有一个女子效仿花木兰,女扮男装去从军,结果很让人意外
...也出现过一些女将军,她们战斗力超强立下很多的战功,花木兰就是典型的代表,现代人也对她非常的熟悉。在清朝时期也有一个女子效仿花木兰,女扮男装去从军,但最后的结果却让我们非常意外
2025-04-05 18:22:00
清代“花木兰”:上阵杀敌战功赫赫时突然怀孕,被人抛弃结局悲惨
清代有一位像花木兰一样的女子,装扮成男子模样,混进队伍参军打仗,竟然立下不少战功。然而,就在她平步青云、前程无限之时,却突然怀孕了,最终,一切都成为泡影,她也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这
2025-05-07 16:04:00
清朝女子学花木兰上战场,最后结局怎样
...皇武则天,比如说挂帅出征的穆桂英,还有带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我们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上都曾经学过《木兰辞》,也知道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对于花木兰也是非常佩服的。古代皇权统治下,在
2024-03-22 21:17:00
陈统领究竟是怎么坐上统领位置的
清朝“花木兰”,混进军营当上将军,不慎怀孕,把左宗棠为难住了清同治年间,身处关陇军队中的书记员“朱某”刚刚结束了自己一天的工作,回到营房准备休息。可是就在这时,他的顶头上司,时任
2023-05-03 16: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