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新的一天,随着一阵机器的轰鸣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蒙山镇潢里村的筷子厂又开始运转起来了。
“这里已经闲置了一年多,水、电、路等各项条件都还比较完整,但是一直没有利用起来。”谈起这个厂房,潢里村会计钟生古很着急。
守着“摇钱树”却没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收益,这让潢里村支部书记李建也很苦恼,“不把这个厂盘活,我这个书记就不当了。”
说干就干。随后一场“头脑风暴”在村委会展开,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最终确定腾笼换鸟,走“筷”经济这条路。原来,生产筷子最关键的是附近要有丰富的竹木资源,恰好临近的清湖村就有。
“思路定了,就差启动资金和技术了。刚好有个外地老板想做筷子厂,沟通后,一拍即合。”李建回忆道,马上修整厂房、购置机械、招募工人,不到3个月就具备了生产条件。
如今“闲置的厂房”重新焕发生机,热火朝天的进行着生产,厂区外硬化地面上整齐堆放着一根根笔直修长的竹子,一台台崭新的生产设备分布在厂房内,村民们个个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竹料分段、剥离外皮、分解竹料、裁剪筷子、修整筷子、热压加工……一道道生产工艺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我们这除了生产筷子,边角料还能用于制作牙签、竹夹等,连竹屑都用来做无烟炭了。按照目前的生产情况,预计年纯收入超50万元,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10余万元。”筷子厂负责人如是说。
筷子厂办起来不单单是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据悉,厂里60多名工人,大部分是周边村民,其中还有2名脱贫户。“没想到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原来到外面的厂子上班,早出晚归,家里的农活照顾不到,如今在村里的筷子厂上班,一个月3000多块钱工资,还有空能种田种菜。”潢里村脱贫户开心地说道。(熊群杰、黄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