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拯救“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老年关爱计划——骨康行动”项目 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打开绿色通道
N晚报记者 范 宇
N通 讯 员 诸胜涛 严曹琼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而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旨在规范老年髋部骨折诊疗行为,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
为此,嘉兴市第一医院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老年关爱计划——骨康行动”项目。该项目通过设立老年髋部骨折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优化48小时内手术救治流程,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救治效率。实施一个多月来,已有十多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得到良好救治。
联合诊疗打造绿色通道
3月18日,一名84岁的老人在家不慎跌倒,右大腿上段持续胀痛近5个小时,家属将其送到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经检查发现,老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髋部骨折的一种。急诊科医生快速评估后,立即启动老年髋部骨折急诊绿色通道,进行相关检查后送往骨科病区。
考虑到患者基础疾病多,骨科邀请多学科联合会诊,做好术前准备和风险评估,制定了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及术后快速康复计划。之后,患者接受了骨折内固定手术,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无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
这位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得益于“老年关爱计划——骨康行动”项目。骨科特聘主任、“老年关爱计划——骨康行动”项目救治小组组长朱锦宇说:“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机’,而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减轻疼痛,最大限度降低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我们在项目中采取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高老年髋部骨折诊疗效率,尽可能让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
据了解,在以往的骨折诊疗模式下,患者由急诊科接收后转骨科收治,而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内科疾病,需相关科室检查会诊,身体状况符合条件才能手术。从入院到手术,患者平均等待时长为1周左右,有的甚至要10天以上。
在“老年关爱计划——骨康行动”项目中,嘉兴市第一医院整合了全院近20个优势学科的专家团队力量,由质量管理部牵头,实现骨科、急诊科、麻醉手术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营养科及护理部等学科间的跨部门协作,将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急诊接诊、入院办理、检验检查、术前评估、会诊、手术等环节统筹安排在12至48小时内完成,让救治全流程更顺畅,为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打造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医患合力拯救“最后一摔”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万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除了骨折本身对老年人的打击外,骨折后的长期卧床还会诱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这些往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老年关爱计划——骨康行动’项目,不仅仅聚焦手术本身,而是贯穿于患者急诊处理、院内治疗、院后康复、再骨折预防等全过程。”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质量管理部主任朱良枫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全流程服务,推动老年髋部骨折的规范化诊疗。”
此外,由于不少患者和家属都有“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传统观念,认为骨折术后需要平躺静养,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康复。“老年关爱计划——骨康行动”项目为此设置了专员,负责老年髋部骨折的健康宣教、随访等工作,科普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避免老人‘最后一摔’,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预防也很重要。除了均衡膳食、多晒太阳外,也可以为老人安装一些辅助保护设施,如卧室安装自动感应小夜灯、淋浴区和坐便器旁增加扶手、放置防滑地垫等。”朱锦宇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浙江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认定单位,嘉兴市第一医院在未来会将更多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种类纳入‘老年关爱计划——骨康行动’项目。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副院长王正安说:“老年髋部骨折救治是整个老年关爱计划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我们会进一步改进服务、优化流程,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群的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