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恭城瑶族自治县建立健全月柿加工技术体系
数字赋能 小柿子变大产业
本报记者 李家健 通讯员 李茂香
本报记者 李家健 通讯员 李茂香
一个个黄澄澄的柿子从流水线上进入设定好的程序装置,经过榨汁、搅拌、冷冻、提取单宁元素……一系列程序下来,一个个大柿子化身变成了小小的柿丹宁含片。“柿子含片是提取单宁元素,添加山梨糖醇、维生素C等多种食用原料制作而成,单宁具有助消化、抗氧化作用。目前,单宁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工业、国防领域,做成含片很受消费者欢迎。”桂林柿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哲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申请专利21项、商标36个,接下来将继续和科研团队研究开发柿子精华液、面膜、香皂等相关精深加工产品,让小柿子发挥大作用,切实达到助农增收的效果。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通过建立健全月柿加工技术体系,引进广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7个柿子研发平台,自主研发出国内第一条柿子精深加工生产线,以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核心,通过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取柿单宁,技术应用于柿子脱涩、烘干、贮藏等各个环节,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灵活。将传统加工业向柿子醋、含片、精华液、面膜等数字化精深加工产品智能生产线转变,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柿子年综合产值超74亿元。
恭城致力于科技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累计投入涉农财政资金13.15亿元打造数字农业农村示范基地,搭建月柿全产业链大数据系统平台,加快月柿种植、加工、销售“三位一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月柿生产数字化发展总体水平超过40%。截至目前,恭城发展柿子种植面积22万多亩,辐射带动全县1.1万多户农户发展种植柿子,年产量78万吨,数字赋能推动小柿子变大产业。“依托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县,恭城已建成月柿数字化管控水肥滴灌技术,构建天空、地上、地下的立体智慧果园感知层硬件全套系统。”该县林业局技术专家林清介绍,该县目前已实现月柿精细化种植,每亩少施复合肥30公斤,节肥率25%以上,每亩果园节省农药等投入20%以上,节省劳动力投入300元以上。平均亩增产约300公斤,亩节本增收1200多元,优质果率提高5%。
信息技术与现代特色农业深度融合,让恭城“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迎来全新的提质升级,智慧农业种植体系、产品溯源体系让产品品质有了更好的保障,且降低了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让农户和企业收获丰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