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14 21:3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实际上,很多创新科技成果的中试还面临着场地、资金等各种困难。位于辽宁盘锦的精细化工中试基地,中试平台如何助力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的“最后一越”?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韩维维是辽宁营口一家化工企业的负责人,她的公司2023年刚刚成立,研发出了通过对二氧化碳进行加氢转化,从而产出甲烷等可应用燃气的技术。最近,她正在为产品没法进行量产而发愁。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只有通过中试阶段的验证,产品才能走向市场,但对于韩维维这样的初创企业来说,自己搭建设备来完成中试过程却是非常困难。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中试车间就相当于放大的实验室、缩小的生产线。除了资金投入高,化工中试还受到场地、安全环保等多方面限制。如必须在化工园区进行,同时要配备危化品库房、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等,这对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门槛。韩维维开始寻求和中试平台进行合作。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2017年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当地政府共同成立,除了可以提供包括厂房、危化品仓库、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配套,还有大量科研和技术人才。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从技术源引进、装置建设、中试运行、工程优化到成果转化等5个关键节点,为中试项目提供包含立项、建设、运行以及技术开发、成果鉴定等24项专业服务。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到目前为止,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已经成功孵化了6个产业化项目,其中,多个项目打破国际市场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企业负责人毕志强介绍,他们的企业最初在北京成立,2017年前后,研发团队手里握着近10个创新成果,但由于没有经过中试验证,成果迟迟无法转化。就在毕志强为成果转化发愁的时候,辽宁盘锦的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提供了一种合作模式,企业仅出资搭建中试设备,而中试基地提供厂房和基础配套设施,同时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样一来,企业投入的成本一下降低了近九成,产品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就走向市场。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政府搭台、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形成了多主体共建的成果转化模式。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布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供具有行业特色、满足特殊场景需要的专业化服务。到2025年,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示,2025年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突破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比如deepseek、具身智能、原生鸿蒙系统等。这些都是我国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先进代表,展示出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
2025-03-08 17:31:00
...织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王诚表示,从企业和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3个着力点:一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档
2024-03-09 07:04:00
本文转自:光明网《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显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8年的1.77万亿元提高到4.78万亿元
2023-09-06 18:07:00
孕育“最大增量”· 紧跟“市场命题”· 跨省“揭榜挂帅” ——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的乌鲁木齐实践
...产方式、新产业形态,也“新”在新生产关系,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乌鲁木齐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
2024-03-22 12:21:00
力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阳举办技术供需对接会力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沈阳市科技条件平台和沈阳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联合主办技术供需对接会,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
2024-04-30 02:17:00
全国人大代表贾少谦:激发企业实验室创新活力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通过制度创新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打通实验室与生产线‘最
2025-03-05 10:09:00
松山湖畔,骨水泥材料团队搭起科研成果转化的“铁索桥”
...料团队成立的产业化公司已经按GMP要求搭建起完整的产品生产线,实现科研成果“瓜熟蒂落”。而推动骨水泥材料成果落到“地上”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谈及团队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
2023-02-28 16:40:00
河北沧县:助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技部门的协助下,企业16项发明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近年来,当地科技部门对药用包装产业实施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围绕加强创新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创业
2024-01-19 17:36:00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搭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速通道——天津探索医疗器械科研成果加速孵化新路径由政府、行业协会共建的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转化产业化公共平台日前正式启动运行,
2024-04-30 02:0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给“狂飙”的AI套上伦理的“缰绳”全球首个系统级伦理垂域大模型“问道”发布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孙艳)让AI也能像学者一样
2025-11-13 08:06:00
第八届进博会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汉诺金携手湖南卫视快乐购共促“健康中国”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关注的年度经贸盛会,进博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与行业代表
2025-11-13 08:57: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
记者走基层|雄安图书馆迎来“新员工”
机器人馆员与小读者热情对话互动,数字人馆员“图小安”为读者推荐书籍,“爱心智送”机器人载着图书穿梭在图书馆内,无人驾驶送书车定时出发往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点位送书……11月3日
2025-11-12 08:59: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多面手”“大力士”……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天团”来了
大皖新闻讯 11月11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访团在这里邂逅了许多形态各异
2025-11-12 09:01:00
从秸秆到新材料,圣泉“链”就产业生态新格局|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