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侧记(之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06 18: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网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显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8年的1.77万亿元提高到4.78万亿元,增长了170%。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贡献了全国93.7%的技术输出和82.8%的技术吸纳。

欣欣向荣的数据背后,是我国为跨越科技成果转化鸿沟,逐步落实相关政策制度,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精准施策的不懈努力。

如何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堵点,近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以“强化自主创新 建设制造强国”为主题的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先进制造专场活动在广东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办。

活动聚集了科研院所、高校、激光产业企业等产学研各界代表,为搭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中游企业,实现产业链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应用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展厅,“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的标语十分醒目。从实验室中的先进技术,转化为能够被量产的商品,看似一步之遥,实则却要跨越一条“死亡谷”。流程上,隔着成果估值、合作方式、资源对接等关卡;心理上,则存在高校科研人员担心科研成果价值被低估,企业担心科研成果商业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武汉安扬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超快光纤激光器的企业,也是国内率先突破高功率超快光纤激光器工程化技术门槛的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何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公司每年研发费用占企业收入的20%至30%。

何飞认为,产品之所以在市场上有销路,是因为性能超于同行,而创新是产品性能与品质的保证。“如果只做规模化生产的普通同质化产品,并没有太大竞争力。我们做的产品一定是要利润高,并且非常新。”

对于高风险、低回报的探索性前沿基础研究,尤其是在前期投入时,并不适合以盈利和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去完成,何飞希望通过科研、教育、企业在社会上的不同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协同与集成化,由学术界率先走出技术突破的路线,企业再顺着路线变成商品。

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在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中,国内激光器研发生产企业、超快激光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突出贡献和显著成果的科研院所、高校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高性能激光产业创新联合体”,将带动产业区域性聚集,促进高性能激光技术、产业、应用的有机协同,实现联合体成员的共同进步和资源共享,从而助力产业链科技成果。

如何解决创新中的“真问题”?

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及重点科研单位引领支撑作用,引导产业链协同创新,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前期,面向各科技领军企业、重点科研单位征集了激光领域产业问题,面向产业链大中小企业征集解决问题方案和成果案例,以期未来能够在激光器研制中共同攻关核心技术,共同解决激光器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同时,遴选出了科技骨干企业进行激光器优秀技术成果落地签约仪式。

通过这种“揭榜挂帅”的方式,实现了企业与科研单位、高校的“双向奔赴”,既突出项目榜单的刚性目标,从问题和需求出发引导科研攻关,也打破常规的“选帅”机制,来科学合理、公开公平确定“揭榜者”,对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社会关注的技术热点、难点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揭榜方”之一,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晓华表示,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企业面对的往往都是市场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将“真问题”列出清单,各类科技人才及企业进行“揭榜”。主办方组织需求方、揭榜方对接,充分洽谈、细化落实相关内容要求,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的,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活动如同技术的中介市场,为科研工作者寻找潜在的成果购买方、资金投入方,为企业寻找技术的提供方,为相关各方牵线搭桥,最终实现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目标。

而科研成果转化中,市场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为企业解决问题,而市场的兴盛也会反哺技术的发展。何飞向记者解释,应用了新技术的产品,如果效果好,客户就会产生需求,这能够带动其他企业来做这个产品,有利于产业创新氛围的营造。

陈晓华认为,中国科协主办的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为营造这样的创新氛围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平台,让企业可以把科学家的样品、实验室的产品变成能够服务社会的商品。他期待通过这次活动,把企业面临的真实问题解决。“一个个企业解决一个个可能很小的问题,汇集起来就会成为中国创新驱动的洪流,实现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能够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革试点、推广“科研人员当技术经纪人,让研发成果直通生产线”、大力实施科技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持续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持续发放企业“创新劵”…
2024-12-01 18:44:00
聚力赋能食品加工业|中央组织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贵州行”侧记
...把脉开方”,提出具有指导性、前瞻性的建议;担纲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专家,以科技创新行动赋能我省食品加工高质量发展。赋能产业发展11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酱香型白酒品质
2024-11-24 17:53:00
育智创智 能办大事——侧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孵育科创雄兵
...创造品牌,不仅实现了产品出口,还开始在海外承接汽车生产线设计制造。 “近年我们在技术创新与国际化业务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们打造明珞数字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全球总部积累了经验。
2024-12-02 12:33:00
全国人大代表贾少谦:激发企业实验室创新活力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通过制度创新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打通实验室与生产线‘最
2025-03-05 10:09:00
创新引领“舌尖上的变革”(走进省实验室看新质生产力)
...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批批“快乐酸奶”走下生产线,运往全国各地……“快乐酸奶”是中原食品实验室首个科研成果转化产品,添加的特殊益生菌是实验室科研团队的专利菌种,预计今
2024-05-02 06:19:00
河北沧县:助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技部门的协助下,企业16项发明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近年来,当地科技部门对药用包装产业实施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围绕加强创新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创业
2024-01-19 17:36:00
...5000万元。“科学家驻点攻关,让‘实验室方案’变成‘生产线答案’。”企业董事长助理吴义务感慨道。眼下,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涌现出一片火热的科技创新场景。“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实
2025-05-30 09:19:00
...织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王诚表示,从企业和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3个着力点:一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档
2024-03-09 07:04:00
...自:人民网人民会客厅科技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人民网记者 王震 李兆民 魏青成 李彤【观点摘要】●希望大家不要满足于在实验室里写文章
2025-03-08 17:3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启,星鲨研究院探索“具身智能”前沿
鲁网11月14日讯“在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对于“绿洲”的这一描述,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虚拟现实产业的无限可能
2025-11-14 10:18: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网信部门从严整治利用AI仿冒公众人物开展直播营销问题乱象。近期
2025-11-14 10:30:00
大麦娱乐推出全新品牌“大麦国际” 提供全球演出购票、观演服务
购买海外演出门票,现在有了新选择。11月14日,大麦娱乐宣布推出旗下全新业务品牌、全球演出服务平台“大麦国际(MAISEAT)”
2025-11-14 10:45:00
大河网讯 11月11日,全省数字影像检查“云胶片”联盟采购工作顺利开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拟中选
2025-11-14 10:53:00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3日,山东瑞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宁学院联合攻关的“多模态肉品AI快检系统”核心技术,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斩获优秀奖
2025-11-14 10:54:00
记者走基层|“黑科技”上线,让温暖精准入户
11月12日,河北邢襄热力集团邢台供热分公司二工区三班班长丁帅,在三义庙换热站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 宋 平摄随着11月15日临近
2025-11-14 08:02:00
11月13日,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公交”)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举行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5-11-14 07:50:00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
江苏南京:“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直播间“秒光” 无人机“闪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3
2025-11-13 08:06:00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链上企业持续“加码”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通讯员陈伟伟郑瑞陶炎李雪莹蹲点主题
2025-11-13 08:06:00
2025 脉脉职场新人报告:超50%职场新人想跳槽,校招生最想去字节跳动
脉脉人才智库近日发布《以能为本——互联网职场新人流动趋势 2025》报告,将校招和工作经验在3年内的社招人才界定为“职场新人”
2025-11-13 08:57:00
江苏南京: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
黄维院士引领南工大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闯出新天地 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谈洁姜静实习生钱逸霖在柔性电子领域
2025-11-13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