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山体滑坡致44人遇难!致灾成灾原因查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7 14:30:00 来源:缘之心

2024年1月22日5时51分

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

突发山体滑坡灾害

造成44人遇难

经济损失约1.45亿元

山体滑坡致44人遇难!致灾成灾原因查明→

近日,云南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公布了《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调查评估报告》

山体滑坡致44人遇难!致灾成灾原因查明→

调查认定,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是位于高陡地形上的层状碎裂岩体,在强烈的风化卸荷及长期降水入渗、反复的冻胀冰劈等因素影响下,突遇气温骤降伴随雨雪等局地小气候,导致临界稳定态滑源岩体结构失稳,诱发突发性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其规模级别为中型滑坡,灾情等级属特大型灾害范畴。

灾害主要特点

1.隐蔽性大,突发性强滑坡点位置高陡,植被茂密隐蔽性强。灾害发生前,该点不在地质灾害隐患判定标准认定范畴,因此未纳入在册地质隐患点管理。正常巡查时未发现该滑坡点有明显变形迹象。灾害发生在夜间,临灾前无任何前兆突然发生。

2.破坏力强,灾害损失大约16万立方米滑坡体瞬间滑落,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摧毁力,造成52户381间房屋被掩埋(或倒塌)、44人遇难,经济损失约1.45亿元。其中,房屋及家庭财产损失1.07亿元。

3.受灾区窄,救援展开难由于滑坡体堆积区域狭窄,施展救援空间极为有限,现场大型救援设备和大量救援人员难以全面铺开,给现场救援的组织和协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土石方掘进和清理运输难度极大。

山体滑坡致44人遇难!致灾成灾原因查明→

致灾成灾原因

(一)灾害成因分析1.高陡的地形

“1·22”山体滑坡所处孕灾山坡坡高约297.8米,地形上陡(坡度约 70°)、中下部较陡(坡度约40°)、下部为缓坡台地(坡度约10°),总体呈“水鞋状”,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水平方向的临空条件。软弱夹层基座位于陡与较陡斜坡交界处,距离山顶高差约80米,微地形为差异风化等作用形成的凹腔;凹腔的存在为岩体错落提供了垂向临空条件。凹腔至缓坡台地高差约110米,重力势能大,为碎屑流滑坡提供临空与加速铲刮条件。

2.特殊的岩体结构

山坡上部为厚层或巨厚层状粉砂岩,属层状结构硬质岩岩体;中部为泥岩,属层状结构软质岩岩体,即软弱夹层基座;中下部为中厚状泥岩与厚层状粉砂岩互层,属互层结构的软质岩与硬质岩岩体。同时,岩层中发育的两组主要节理将其切割成“麻将”状块体。

自然因素影响下,错落起始于微地形为凹腔顶板的层状碎裂硬质岩岩体,凹腔围岩因泥化、软化,蠕变挤出,致使上覆岩体卸荷裂隙进一步扩张,似柱状岩体重心外移,节理面突出的岩块被迅速剪断,发生第一阶段错落滑坡。第一阶段错落滑坡牵引拖拽后方岩体外倾并剪断,发生第二次错落滑坡,第三次错落滑坡过程同第二次错落滑坡,形成灾害的破坏模式。

3.强烈的风化卸荷作用

(1)凹腔形成与扩展。凹腔所在的软弱夹层基座上覆的厚层或巨厚层状粉砂岩为构造风化裂隙含水层,地下水在软弱夹层基座顶部分散渗出。地下水软化、泥化红层,潜蚀岩土体并将泥化后的粘粒、砂粒逐步带走。同时,软弱夹层基座蠕动挤出,形成空腔并使其渐进扩展。

(2)错落岩体风化卸荷。厚层或巨厚层状粉砂岩,构造节理利于大气降水入渗和循环反复的冻胀冰劈作用,加之软弱夹层基座蠕动挤出拖曳,岩体裂隙宽度扩展、贯通长度加长,岩体完整性降低,山体卸荷松动变形向错落剧滑方向发展。

4.降雨降雪因素

据塘房镇气象站资料显示,2023年年降水量1071.7毫米,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年均值比偏多26%;2024年1月1日以来,塘房镇地区气温同比偏高,21日晚气温开始骤降,22日平均气温24小时最大降幅为5.3℃,最低气温-3.3℃,其中凉水村合兴村、和平村民小组所在网格最低气温为-6.3℃。

长期的降雨(雪)渗入地下强透水层,致下部软弱夹层基座岩体软化、泥化并蠕动挤出,凹腔扩大;同时冰劈、冻胀反复作用致裂隙扩张,降水入渗通道加大,促进了软弱夹层基座的软化、泥化,也进一步导致凹腔扩大。加之软弱夹层基座长期蠕动挤出拖曳,岩体裂隙宽度扩展、贯通长度加长,岩体完整性降低,极大降低了岩体摩擦角,加速岩体剪切破坏,山体卸荷松动向错落剧滑方向发展。

(二)其它因素分析

1.采石因素。根据历史遥感影像回溯分析和现场调查,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1·22”山体滑坡滑源区下方,村民以手工方式采石,用于当地群众自建房。经多年开采形成长约40至50米、后部高3至5米、进深(平台底宽)最宽为4米的不规则采场,与软弱夹层基座水平距离60余米、高差70余米,属稳定性较好的泥灰岩,对山坡扰动小,采石活动结束至今近50年,未发现对上部滑源区山体造成影响。

2.采煤因素。一是通过对村民的走访问询、滑后2个月内5次现场调查、无人机航飞和LiDAR穿透指标测量微地形,尤其是采用2022年1月以来的5种117期卫星雷达遥感数据进行多种时段的“1.22”滑坡附近区域地表InSAR变形观测,未发现滑前在滑源区100米范围内存在采煤变形现象。二是滑坡山体上软下硬,地下仅有一层煤开采,不具备采煤滑坡基本特征,也未见滑前采煤工作面地表有破坏和变形。三是煤矿在批复的矿界内按专业部门设计的工作面开采,严格预留了保护煤柱,灾前煤矿无超层越界行为,采面也无爆破震动,机械化采掘避免了对地表的间接扰动。据此,分析判定采煤活动与该滑坡无直接关联。

3.裂缝因素。通过对镇雄“1·22”山体滑坡灾害关联的“裂缝”逐一核实、现场比对、走访群众,距离灾害点最近的一处山体裂缝位于塘房镇凉水村齐心村民小组后山洪家皮坡。镇雄县自然资源局于2023年12月13日接到此处裂缝报告,12月14日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该裂缝走向为北西291°,最宽处约20厘米,长约100米,可见深度约60厘米,最大下错高差约25厘米。随即安排并落实群测群防工作,开展监测并形成监测记录4期,未发现该裂缝有明显变化。“1·22”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经现场测量该裂缝距滑源区最近约100米,该裂缝周边均未发生滑坡灾害。据此,分析判定裂缝与滑坡灾害无直接关联。

综上,滑坡形成原因为:单薄高陡地形地貌和节理发育的岩层结构具备发生滑坡的自然条件;表层岩体受长期风化侵蚀、降水入渗、冻胀冰劈等作用影响,泥质粉砂岩不断产生破碎崩解或加速岩体节理发育,具备形成高位滑移铲刮的外界条件;滑坡前山区局地气温同比偏高,突遇气温骤降,并伴随降雨→冻雨→降雪等气候剧烈变化过程,冻胀冰劈等致灾激发力短时激增,致使临界稳定态滑源岩体结构强度减弱失稳诱发导致山体滑坡。

主要问题及教训

(一)防灾减灾意识树得不够牢

昭通市、镇雄县党委和政府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不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树得不牢,“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落实仍然有差距。特别是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吸取2013年“1·11”山体滑坡灾害等历史教训不深刻,防风险除隐患的标准仍然不高,对潜在的风险隐患识别不精准、不全面,未能充分考虑到镇雄县山体结构不稳定、岩石风化侵蚀、土壤松动、降雨降雪等各种可能的不利因素等特殊地理条件,低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性。

(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够强

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脉北缘斜坡山地,国土面积369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高达98%,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条件脆弱,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属地质灾害威胁重点防范县,地质灾害防范应对任务艰巨繁重。虽然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监控监测和巡查预警,但防灾御灾方面的科技赋能总体偏弱,“人防”依然是监测预警的主要手段。目前昭通市镇雄县农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高,群测群防队伍文化素质偏低、业务能力偏弱。

(三)风险隐患识别管理不到位

昭通市、镇雄县党委和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风险防控意识不强,对长期风蚀老化、冻胀等外力作用下“长期趋稳”的不利地形,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研判,针对镇雄“1·22”山体滑坡灾害点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岩性结构,缺乏完善的风险普查判断标准和风险防范化解制度机制。特别是镇雄县汲取2013年果珠乡“1·11”山体滑坡教训不深刻,发挥地质灾害防治巡查排查、督导检查的专业技术力量作用效果不好,对隐患点之外进行拉网式的排查仍存在标准不高、排查不准等问题。

(四)防灾宣传教育抓得不够实

近年来,昭通市、镇雄县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虽然建立了防灾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并通过“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但防灾宣传工作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导致群众参与度不高。如何针对镇雄县部分群众居住在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等自然环境恶劣、复杂地形条件下,包括群众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等情况研究不深不透,未能结合实际和群众的短板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尤其是部分村民临灾时往往没有意识到危险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侥幸认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以至于临灾预警时还存在犹豫等待观望心态,可能错失最佳转移避险时机。

(五)地灾孕灾机理研究不够深

乌蒙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活动断裂发育、稳定性差,加上强烈风化侵蚀、雨水冰冻等外力因素,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十分频繁。特别是镇雄县大部山区特殊的红层砂泥岩地层节理裂隙发育,易风化形成层状碎裂结构,对水敏感性强。加之雨季降雨丰富,冬季气温较低,局地小气候条件明显,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昭通市、镇雄县对现有形势研判不足,尤其对冰雪冻融期地质灾害孕灾机理研究还不深,难以为应对隐蔽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有效支撑和指导。

调查评估报告提出以下防范及改进措施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防灾减灾救灾重大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强化地质灾害机理分析研究

(三)精准识别风险,有效落实监测预警和工程治理措施

(四)紧盯重大风险,全面提高巡查排查管控质量

(五)突出临灾避险,坚定不移做好避险搬迁工作

(六)保持应急状态,全力做好地质灾害应对准备【编辑:刘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成因公布
...明12月17日电 (罗婕)云南省应急管理厅近日公布《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调查评估报告》(下称《报告》)。调查认定,此次灾害是位于高陡地形上的层状碎裂岩体,在强
2024-12-17 16:30:00
云南省应急管理厅日前公布《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调查评估报告》,调查评估工作组已查明灾害原因,认定此次灾情等级为特大型灾害。当地正全力做好受灾群众搬迁安置等工作。报
2024-12-17 20:08:00
中新网昆明2月16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情况通报称,15日镇雄县一处山体发生崩塌落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5日15时许,镇雄县
2025-02-16 21:41:00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2月15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坪上镇老场村赵院村民小组有山体发生落石垮塌,16日,有当地村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处落石垮塌持续已经有一年多。当地村民提供的视频显
2025-02-16 20:33:00
记者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获悉,专家组经实地调查,本次崩塌初步分析成因为:陡峻的地形地貌为崩滑发生提供了条件;层状碎裂结构岩体是崩塌发生的主要内因
2024-01-24 11:44:00
...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部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至二级。应急管理部工作组已紧急赶赴灾区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防范应对和受灾群众基
2024-01-22 20:54:00
...者叶昊鸣)记者22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发生的山体滑坡,应急管理部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1月22日
2024-01-22 13:17:00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已致11人遇难 救援持续进行
...明、程浩、刘怡、蔡树菁) 1月23日凌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截至22日22时,搜救出失联人员11人,已无生命体征。其
2024-01-23 03:09:00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灾害:全面开展救援工作
...新闻1月23日,救援人员在现场搜救。记者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获悉,截至1月23日17时40分
2024-01-24 14: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贵州黄平:税务“春风”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位于贵州黔东南苗岭山区的黄平县凭借且兰通用机场,积极推进“景景串飞”战略。税务部门应势而动,精准落实税惠政策
2025-09-22 10:43:00
烈士精神传承大爱15载 特教精英现闪亮名片
2025年9月5日,湖北钟祥市何蕾爱心希望学校迎来两位特殊的“亲人”——何蕾烈士的父亲何勋元、母亲雷士萍。他们专程来校参加第二届何蕾教育基金“最美特教人”颁奖典礼
2025-09-22 10:33:00
深耕新教材,蓄力启新程:烟台市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培训会议顺利召开
大众网记者 孙国宁 通讯员 江杰 烟台报道秋色如许,叠翠流金。在这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为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精准把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精髓要义
2025-09-22 10:35:00
儿童鼻骨复位还靠“盲人摸象”?有了“导航仪”,精准直达更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前几日,5岁小文(化名)在公园玩耍时意外摔倒,整个鼻面部擦伤,鼻腔血流不止,家长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小文爸爸立即带孩子去了当地医院
2025-09-22 09:47:00
拼假16天去远方,美团旅行:海南、新疆、内蒙古、云南、广东位列国庆文旅增速Top5
国庆节前、节后各请3天假,可拼出16天“大长假PLUS”。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2025-09-22 10:32:00
把技术留在边疆 把仁心献给患者
在阿图什克孜勒苏中医医院的走廊里,常有患者家属念叨:“多亏了张冰主任,我家人才顺利做上了手术。”话里的张冰,是江西省第三批中医药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
2025-09-22 07:15:00
女孩被诱骗即将出境 江西广西警方联手解救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彭晓华) 近日,遂川县公安局快速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跨省联动、多警种协同,仅在5小时内就成功解救了一名被网友诱骗
2025-09-22 07:15:00
带着父亲上大学的刘宏基收获特殊“入学礼”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邬强、钟剑桥) 九月的南昌,秋风带着凉意,吹拂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校园。19岁的刘宏基把父亲刘生敏安顿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里
2025-09-22 07:15:00
“当代博物馆人的文化自信——故宫博物院与山西博物院职工作品展”,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16件(组)展品展现当代文博人的传承精神与创新力量
2025-09-22 07:26:00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
2025-09-22 07:29: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从市台办获悉,“鉴往知来·复兴中华”史料展正在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展出。此次展览以“屈辱—抗争—复兴”为叙事主轴
2025-09-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都通讯员徐迪慧上周六,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举办,数百位全球顶级科学家聚首南京江北新区
2025-09-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9月20日上午,由省足协主办的省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南京班)在小营小学正式开班。与以往不同的是
2025-09-22 07:41:00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动力分公司因对事故负有责任被罚51万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公司被柳州市应急管理局罚款51万元。违法事实为
2025-09-22 07:57:00
突破美术馆边界!艺术市集亮相南艺后街
近日,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推出的城市艺术项目在鼓楼水岸·南艺后街望鲸广场举办。该市集以“古都叠影,艺术新生”为主题,打破传统美术馆的局限
2025-09-22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