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位皇帝临终写下遗诏被大臣当场撕碎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15: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此人就是晋简文皇帝司马昱,东晋第8位皇帝。司马昱能当上皇帝纯属天上掉馅饼,但这馅饼不太好吃,因为他是被权臣桓温硬生生架着坐上龙椅的,就跟司马家当初立曹家的傀儡皇帝如出一辙。桓温是个厉害角色,当年司马懿清算曹爽势力漏了他的先祖,他才能制霸东晋。

桓温是东晋的皇亲国戚,晋明帝的驸马,娶南康长公主为妻,之后被拜为将军,逐渐掌控了大权,他出镇荆州时不听朝廷命令,直接带兵灭了成汉,声望大增;野心勃勃的桓温又三次出兵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结果却失败了,声望大减,他便琢磨着用别的办法树立威望。

跟幕僚商议之后,桓温决定效仿霍光行废立之事,废皇帝司马奕,另外选个人当皇帝,以此彰显自己的威风。这是东晋立国以来开天辟地头一遭,大家吃惊不已,桓温宣称司马奕根本不能生育,他的儿子是大臣跟后宫美人私通所生,不应该立为太子,自己要匡扶正统。

于是可怜的司马奕倒下了,桓温把会稽王司马昱迎入宫中,立为新帝。那会儿司马昱都52岁了,他眼看着桓温把自己当少年人一般耍,在朝野横行,敢怒不敢言,只能闷在心里。才登位8个月,司马昱就因为忧虑成疾病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命人准备笔墨写遗诏。

哪位皇帝临终写下遗诏被大臣当场撕碎呢

公元372年9月,东晋皇宫里一连发出4道诏令,召大司马桓温入宫觐见,桓温却找借口不去。司马昱没办法,只好随后立了自己的儿子司马曜为太子,然后提笔托孤:“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司马昱担心儿子的命运,他知道桓温再有了取晋代之的野心。

哪位皇帝临终写下遗诏被大臣当场撕碎呢

这么写,也是为了向当年的刘备学习,就算桓温废了司马曜,总得因为这道“让位”遗诏顾念他三分吧?谁知遗诏写了还没发出去,就被有个大臣见后当场撕碎了,此人就是侍中王坦之,他不但撕了,还问司马昱干嘛这么做?司马昱叹息:“晋天下本是侥幸得来,你这么执著干嘛!”

王坦之正色道:“晋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一手建立起来的,哪能皇上您说不要就不要呢!”司马昱忍不住叹息流泪,夸王坦之才是真正的忠臣!于是司马昱修改了遗诏,改成让桓温学习诸葛亮辅政,他驾崩后,桓温称帝的心愿至死也没能实现,被谢家和王坦之给拦住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8: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晋门阀有多嚣张?皇帝给大臣下拜,臣子逼皇帝改遗诏
...的,你就当不了皇帝了!太原王氏的王坦之,觉得皇帝的遗诏不负责,直接在皇帝面前撕毁了诏书,病重的皇帝还要去宽慰劝他别生气,但王坦之硬是逼皇帝改了诏书。何充、王坦之可也不是什么跋
2022-12-31 22:44:00
明代皇帝遗诏之谜:为何五位皇帝没有留下遗诏?
遗诏是帝制时代极为重要的政治文件,它以先帝的名义公布于天下,在封建社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即便是现任皇帝也要乖乖听话。因此古代皇帝在临死前,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定,一般都会留下遗诏。
2024-02-09 06:09:00
读《明世宗实录》有感——这可能是明朝制度史上的一个囧料
...正德十六年三月)戊寅(二十六),大臣们到了安陆。把遗诏呈给皇上。皇上在迎府门外等候。到承运殿行完礼后,遗诏宣读完毕。皇上登上座位。藩府以及安陆的文武官员在一旁侍候。接着呈上金
2024-11-04 11:07:00
聊聊雍正帝位之谜
...说纷纭。其中,两种说法最为引人注目:一是雍正“篡改遗诏”,二是他“弑父夺嫡”。那么,这些说法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一、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关于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主要
2024-10-21 20:53:00
雍正为什么要在临终前留下两份遗诏
...的改革和勤政密不可分,而且更与雍正临终前独创的两道遗诏让他坐稳了63年江山有很大关系。都知道雍正的老爹康熙皇帝号称千古一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
2023-05-29 11:24:00
窦婴的遗诏是真的还是假的?
...武帝说话,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窦婴就拿出先帝汉景帝的遗诏。这个遗诏所说的意思大概是,当窦婴遇到对自己不方便的事情的时候,他有权去见皇帝,向皇帝说出他的意见。不过,由于古代的遗诏
2023-08-11 06:40:00
为何说西汉死局 无解
...于是,窦婴立刻委托他的侄子向汉武帝报告,说我有先帝遗诏,得拿给你看看,你不能这么草率的就把灌夫给杀了。汉武帝拿过窦婴侄子提供的遗诏一看,还真像是那么回事儿,但皇帝为了确保万无
2023-10-15 15:55:00
雍正临终前留给乾隆的遗诏有何深意?乾隆因此能稳坐63年江山?
...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并且与雍正临终之前专门创立的两道遗诏有着极大的关联,正是这两道遗诏让他稳稳当当地统治了63年。雍正吸取了九子夺嫡的教训独创了一式两份遗诏的秘密立储制度众人皆
2024-12-06 10:19:00
他隐居后宫30年,死后遗诏不被理会,是历史上最无用的皇帝
...。1620年,万历皇帝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前,他曾经想要以遗诏的方式立郑贵妃为后,好让她在死后也能有太后的荣耀。但是并没有人理会他的这个安排,因为在十多年后,郑皇贵妃在崇祯三年
2023-05-22 11: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