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8 21:34:00 来源:最华人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这几天,一位美国的华人流浪汉登上热搜。

图中这位头发凌乱、衣衫不整的男子,自称是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留美博士,已在纽约流浪16年。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 图片来源:@王探长在纽约

在和视频拍摄者交谈的过程中,他器宇不凡,谈吐大方,思维清晰,甚至还记得非常专业的物理公式。

但他的认知确实有明显的问题,觉得自己只需休息几个月,就可以重返华尔街,找个月薪两万美元的工作。

在年龄方面,他更是有着迷一样的自信。“我看上去像二三十岁,实际年龄是54。”

清晰的思维加上离谱的认知,印证了他的言论:“我被孤独幻想迷糊住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啊,(脑子里充满了)幻觉、幻想。”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 图片来源:@王探长在纽约

这则视频一经发出,很快引发大众的关注。

人们好奇的是,这位流浪汉所说的是真的吗?究竟是痴人的呓语,还是另有隐情?

一位学过物理的网友称,自己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时隔多年早已忘记,一个流浪汉能清楚地记得非常专业的物理公式,属实不一般。

也有知情人称,他是江苏江阴人,已经和同学们失联快30年了。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 网友评论

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复旦、留美博士、失联、流浪……这些吸人眼球的关键词,让这位流浪汉引发了各路媒体报道,并登上了热搜。

很快,经过知情人和复旦大学校友会确认,这位流浪汉名叫孙东(化名),的确如他自己所说,曾经的他,是人中龙凤。

博士毕业,留在英才汇聚的华尔街工作,年薪百万,轻松拥有了美国绿卡,又获得了美国国籍。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昔日的天之骄子沦为今天街头的流浪汉?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1969年,孙东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的一个农村,父母都是普通的村民。

小的时候,大家就发现这孩子与众不同。他总是整天看书,有次家里晒麦子,告诉他下雨时立即收麦。但他看书入了迷,完全忘了这件事,结果麦子都被雨水冲散。

由于经常考第一名,村里并没有将此传为笑谈,反而认定了一件事情:这孩子是神童,和普通人不一样。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 小时候的孙东

1984年,孙东考上了江阴市最好的高中——南菁高级中学,继续保持着耀眼的成绩,期中考试的6门课,有4门考满分。

他是学霸中的学霸,令同学们难以望其项背。老师们对他宠爱有加,将他视为学生典范。

高一那年,复旦少年班在学校招生,孙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

进入复旦后,他依然名列前茅,无愧“神童”的名号。1988年,年仅19岁的他通过了第九届CUSPEA考试,进入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攻读物理专业的研究生。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 孙东和老师同学们的合影

CUSPEA,全称为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通过该考试到美国深造的学生,多数成为了知名教授和科学家。

一位复旦少年班的同学回忆道:“他当年是拿到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这在1988、1989年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时候中国一穷二白,中美差距几乎是一百倍。”

万般繁华的美国,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待遇,中美的差距又实在太大。许多留学生选择留在美国发展,孙东也不例外。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抵达美国的孙东,一路攻读物理学硕士、博士,后期改学计算机,又做了一两年博士后,成为了顶级稀缺人才。

根据谷歌学术平台显示,在1992到1999年间,他发表了30余篇全英论文,多篇论文被核物理SCI期刊杂志《物理评论》录选,该杂志是世界上刊载获得诺奖的物理学论文最多的系列期刊。

如果他坚持物理的道路,也许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不过,伴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显然更有前景。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 网友评论

此后的他,成功在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谋得了职位,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年薪高达十三四万美元。莫说是20多年前,哪怕放到现在,也是十分可观的收入。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华尔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不到两年孙东就换了工作。此后的收入明显下降,而且工作不稳定,让这位天之骄子难以适应。

年轻人心气高,何况孙东这种从小被人仰视的神童。长期以来的顺境,让他的承受力比不上普通人。

涉世未深,经历坎坷,令他一度患上了忧郁症,甚至有时会出现幻觉。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本来工作就不稳,患病之后就更加不顺了。更糟糕的是,和他相濡以沫四年的妻子离他而去。

感情和事业的双重失意,最终摧毁了他的意志。从2007年开始,他从唐人街转到了纽约布鲁克林区,一流浪就是16年。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刚开始的时候,孙东并不认为自己在流浪。他在教堂里待了五六年时间,每天祈祷和研究《圣经》。每天由教堂负责三餐,晚上则睡在10美元包夜的网吧里。

后来,包夜的网吧也住不起了。多数时候睡在街头的屋檐下,天冷时就住在地铁站。每周他都会去附近的街区领取二手的衣服和被子,渐渐地,沦为一名真正的流浪汉。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 旧金山街头的流浪汉

由于超前消费不储蓄、离婚付不起巨额赡养费等原因,美国街头大约有65万流浪汉(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2023年度报告),在发达国家中一骑绝尘。

美国也设置了许多收容所,但一来规矩繁多,二来距离较远,因此孙东就没有去收容所,每天在街头流浪。但由于近来天气寒冷,日子愈发艰难。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 美国的流浪汉

由于在美国过得并不好,16年的时间里他只回国一次,父亲去世时也没有回去,只是寄回了8000美元。

当时的村里人隐隐觉得,他在美国混得不怎么样,但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落魄。还有人觉得他做的是保密工作,所以长期未回国。

自从视频在网上爆火后,亲朋们才发现他的处境如此艰难。

家人即将前往美国看望他,但由于孙母的身体不好,目前还不知情,孙东的弟弟希望外界不要打扰。

许多好心人致电孙东的家乡政府,江阴市民求助中心接到了超过200通电话。

随后,复旦大学美国校友已经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出钱出力,慷慨帮助孙东。

目前,孙东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剪了头发,换了新衣,通过视频感谢众人的帮助:“这些年我经历了人生的一些变故,使我的人生陷入困境,非常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朋友,使我重新振作起来,并且开启新的人生。”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至于孙东后续的安置方案,校友志愿者团队正在与专业人士讨论。

事情到此,看似有了一个完美的结果,但网友关于是否应该援助的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博士沦为流浪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在异国如此落魄,有人感慨同情,有人冷嘲热讽。

有些人表示应该帮助,谁都有可能陷入困境,同胞之情又血浓于水。

有些人则表示他已经是美国公民,凭什么帮助他?

双方都说得有理有据,一时难以评价。

但其实,帮助与否,都是正常的选择。

伸出援手,属于人之常情,人道主义援助。他确实经历了人生的不幸,这种不幸有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人身上。当你看到一个落魄的人,不管他是谁,也不管他是哪个民族,肯定会心生同情。

但适当帮助可以,千万别过度。别一通操作下来,直接让对方名利双收,走向人生巅峰。

不帮也很正常,因为他学成之后既不回国报效祖国,也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有悖人情常道。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而相比于争议,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孙东这种天才的心理世界。

普通人从小就遭遇各种挫折,抗打击能力要强一些,进入社会之后心理落差也不会很大。

但神童就不同了,他们在校园中被各种优待,基本没受过什么打击。又承载着很高的期望,自然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长期浸淫在学术世界里,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也很难融入自己以外的圈子。

对于他们来说,一次挫败带来的感受,很可能就是尼亚加拉大瀑布式的落差。这种长期被忽视的骄傲,最终可能会演变成精神上的问题。

回望孙东的前半生,他原本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却因为种种原因折翼铩羽,实在令人唏嘘扼腕。文/令狐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纽约流浪的复旦留美博士三餐已解决,江苏老家镇政府:家事暂未介入
...读过博士,网传其老家在江苏省江阴市,目前已被确认系复旦大学校友。1月5日,该男子孙某的同乡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已有在美国的好友前去探望。江阴市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称,已注意到
2024-01-06 13:51:00
留美流浪博士已被安置好,家人将赴美与其见面
...中国留美博士,已流浪纽约街头16年。其身份得到网友、复旦美国校友会(纽约)和家乡江阴知情人士等多方确认,该流浪博士姓孙,确为复旦留美博士,后经婚姻不幸等变故沦落至此。△孙博士
2024-01-08 09:55:00
留美流浪博士已被安置好,家人将赴美与其见面
...中国留美博士,已流浪纽约街头16年。其身份得到网友、复旦美国校友会(纽约)和家乡江阴知情人士等多方确认,该流浪博士姓孙,确为复旦留美博士,后经婚姻不幸等变故沦落至此。在纽约街
2024-01-08 09:11:00
复旦天才留美博士,为何流浪?
...引发广泛关注。经核实,流浪汉是美籍华裔孙卫东,曾是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54岁的他已经流浪了16年。1月6日,一位叫“朱峰在纽约”的博主拍摄了孙卫东冬天睡觉的地方,还亲身体验了
2024-01-11 13:40:00
留美流浪博士的网络奇遇记:在跟拍、善意与传言中成话题人物
复旦毕业,少年留美,直至54岁居无定所、漂泊异乡街头。一段在他人镜头前的自述通过网络传开,将“流浪纽约街头的复旦留美博士”带入公众视野。一时间,“流浪博士”真实的人生经历、各方对
2024-01-08 16:35:00
知情者称家属已知悉复旦留美博士流浪纽约街头!曾考上少年班
...,“流浪博士”在当地高中就读时间较短,“后来就考到复旦少年班去了”,目前其家人已经知悉情况,但“不希望被打扰”。“流浪博士”当事人。1月1日,有在美博主在视频平台发布视频,视
2024-01-05 17:16:00
“留美博士”街头流浪16年引热议!复旦大学、原籍镇政府回应
...国留美博士,已流浪纽约街头16年,引发热议。1月5日,复旦大学校友会纽约分会方面告诉记者,目前可确认此人为复旦校友,已有当地校友自发组织并提供帮助。相关视频首发博主向记者表示
2024-01-06 09:31:00
流浪16年留美博士曾在SCI发表多篇论文,有回国意愿
1月4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美国纽约偶遇一名复旦大学毕业的流浪男子孙某,男子自称还在美国读了博,却在外流浪16年。网友发布的与流浪男子的对话视频显示,男子在美国纽约街头衣着不整,
2024-01-06 09:04:00
他一直很厉害 能回来我会很开心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复旦留美博士流浪16年,家乡堂弟:他一直很厉害 能回来我会很开心孙某某目前已得到妥善安置。(来源:视觉中国)近日,一段由旅美华人在纽约拍摄的流浪汉视频引发网友关
2024-01-08 04: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