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本科毕业生的求职经历,半夜也要爬起来投简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26 19:45:00 来源:财经风云

阳了之后半夜也要爬起来投简历,硕士毕业了反而找不到像本科毕业时的工作,一个offer没有只能孤注一掷去准备考公……当千万应届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一场不受自己掌控、随时惨遭淘汰的竞争开始了。

近期,记者与多位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交流,他们有的是名校硕士,有的是普通三本学生,通过他们过去半年的求职经历可知,如今,一个看似普通的工作岗位,往往会吸引大量应届毕业生参与竞逐。一些学生不得不放下身段,退而求其次“向下选择”。但求职过程仍像开盲盒,自己能掌控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有时投了简历就石沉大海,没有音讯。一位211高校的硕士毕业生表示,本科时,他曾工作过,但等硕士毕业后,却发现找不到本科毕业时的工作。在一次次的求职失败中,焦虑随之而来,甚至会陷入自我怀疑,“我真的这么差吗?”

另一方面,求职没有退路,只能屡败屡战。虽备受打击,众多应届毕业生们仍积极准备着,并保持乐观。他们多数做几手准备,一边奔波各个求职现场,参与笔试、面试等,求职不顺时也会“退而求其次”;一边积极备考,准备考公考编,谋个稳定和体面。他们也会一遍遍复盘自己的求职经历,并与人交流,以求下次更好的发挥。一位受访的三本应届毕业生投了约40多个岗位,面试收到了12个,最后获得6个offer。她说,求职时,她很关注企业的需求,“要适应社会的规则,而不是让企业来适应求职者。”求职数月,一个offer都没有,一位硕士毕业生表示,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求职方向,“工作,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公开报道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教育部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组织44场线上专场招聘活动,累计参会单位超过11万家,提供岗位信息超过265.8万条。春季学期开学后,教育部将组织“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招聘活动”“专精特新企业招聘活动”“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等系列线上专场招聘活动,持续为供需对接搭建平台,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讲述人:李彦清,双非硕士

“半夜也会爬起来投简历”

我本科毕业于三本独立学院,硕士毕业于双非一本财经院校。读的是文科,求职方向是央企、国企等党建、行政方面的岗位。我们学院往年有不少师兄师姐去到这类单位,待遇还不错,再加上这几年疫情,导致我对于工作的稳定性特别看重。2022年,一个师姐进了在上海的一家央企,包住且能解决户口,税前工资有15-17万左右;还有个师兄,进了杭州国企职能岗,月薪轻松过万。那时我觉得,工作应该还是蛮好找的,他们可以,我又有什么找不到的理由呢?

去年秋招前期,我浏览各种招聘公众号、招聘软件等,也加了一些求职群。线上的信息渠道非常混杂,有很多岗位描述与工作内容不相符的情况。比如我应聘一个二线城市做酒的国企,说是管培生,完成了线上测评、一轮面试,到岗前实践时才和我说招的其实就是销售。面试时会直接问女生,“可以不可以接受大晚上陪客户喝酒?”我花费大量成本去准备,结果完全和预期不符合,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不敢拒绝,我太需要一个offer来证明我自己是能找到工作的,哪怕这个工作我并不满意。

2022年9月24日,我正式参与秋招,投的第一个岗位是我家乡所在省会城市的广电集团,结果一直没有反馈。我在社交媒体上搜了一下,才发现985、211学历的早就收到了笔试通知。这种情况几乎是我秋招的常态:投的企业看要求也不高,基本上都是二三线城市的国企,结果都没有音信,过段时间发现名校生都收到了反馈。我原以为那些985、211应届生不太会来竞争这样的岗位。这样看,我在学历上就被卡掉了,“有点高不成”。

我本科是民办三本,本科毕业时我去一些教培机构做代课老师,教小朋友英语、作文、古筝等,也做过销售。本科有个师弟,成绩不算太优秀,2021年本科毕业考进学校所在地的省属机关报,而我研究生毕业了再去投这个报纸,简历筛选标准已经变成了“最低211”。我现在硕士毕业,希望我的工作性质偏向于专业方面,不想做一些太基础的工作,担心自己被淘汰掉,这算是低不就。

疫情对找工作也有影响。以前,不少企业会来学校招聘,当场筛选简历,并笔试、面试,节奏很快,也很透明,而现在一切都像进入到“黑箱”,不知道自己在哪一步被挂掉,人的心态也在这种情形下容易崩溃,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做什么。“阳”过后,我有点失眠,有时候想到自己还颗粒无收,会半夜爬进来投简历。我只能多投简历,避开南京、杭州等热门城市,同时考虑下公务员的可能性。我知道公务员很难考,但想给自己多一个考试机会。

2023年2月,我收到某零售业大型国企管培生offer,算是一个保障。目前,我正在准备多家媒体的笔试。

本科毕业生的求职经历,半夜也要爬起来投简历

李彦清的秋招进程记录表(截至2023年1月)。受访者供图

讲述人:王鹏,211硕士

“工作,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我本科在一所理工类双一流高校学新闻,研究生来的中传,我一直觉得中传的学历去专业媒体做新闻,应该不是一件难事。最开始,我只投了互联网的新媒体策划、运营以及传统媒体的采编岗位。身边人都在考虑进国企、央企或者考公,我没有想过要变换求职方向。

去年10月开始,我开始投简历,要么石沉大海,要么简历直接被互联网大厂刷掉。身边一些朋友的工作陆续有了着落,我才意识到我太封闭了,找工作还是得和不同的人交流,所以我建了一个我们专业的秋招互助群,群友迅速增加,从我们专业的到我们学校的,后来像人大、复旦、厦大等高校的“战友”也加了进来,信息慢慢多了起来。有时候一个很普通的省属媒体招聘,会发现群里人大的、复旦的人说收到笔试面试了,我才意识到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哪怕是普通的二三线城市的媒体岗位,求职者也是名校硕士扎堆。我没有收到反馈,好像也很正常。

三大央媒,是我想冲一冲的目标。学历上,我来中传读研;实习经验上,我也做了很多的努力,省级以上的媒体实习经历有4段,也在央媒实习过,但是在正式求职中,有两个央媒的笔试都没收到。一开始,我安慰自己这些单位要求高,但看到一些学历、实习情况和自己相似的朋友收到了笔试,心态还是有点失衡,“死得不明不白”,完全没有线索去反省自己的不足,只能怀疑自己,“我真的这么差吗?”

因疫情、经济下行等因素,我们明显感觉到招聘岗位更少了,求职的竞争更激烈了。媒体行业也不景气,很多传统媒体从秋招变成冬招、春招,甚至“不招”,在有限的岗位中,我确实能力不是最突出的那个。受疫情影响,很多笔试、面试线上进行,比较节省成本,我们能投递的也比较多,能够尽可能多地参与。对于社恐人士来说,线上面试也更友好。

本科毕业时,我工作了一段时间,是一份和媒体相关的体面工作,但是我还是辞职去考研了,考了两年才考上。如今,我硕士毕业,可能还找不到那样的“体面”工作,但我不后悔,学历的提升让我面对我想要的、喜欢的工作更有底气,也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现在没有offer也没关系,也许到了六七月回头来看,现在的焦虑都不算什么。我还是坚持,“工作,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求职前,我把媒体分了几档,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争取第一档,保持在第二档,经历了秋招后,我觉得退而求其次也可以接受,只要做的依然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行。

讲述人:林小艾,三本毕业生

“我来适应规则,不是让企业来适应我”

我一开始就知道我这个学历,找工作就不要指望什么世界500强了,而且我学的也不算专业能力很强的传统工科,所以像一些小公司的技术类、工程类的岗位我也进不去。在这种学历和专业都比较尴尬的情况下,我要找工作就没办法挑剔太多岗位内容。所以我投的都是像人力、销售、运营、商务洽谈这种比较吃综合能力而不是专业能力的岗位。我是坚定的实践派,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我要试了才知道。

在求职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都对销售岗有偏见,哪怕是我的同学,都很排斥销售岗,知道我面试一些销售岗位时说,“销售岗不是小学初中就可以做吗?”我就想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工作,我可以捡漏,不管怎样,有份工作养活自己,又有什么好挑剔的呢。以前我也做过销售的兼职,发现一些老销售虽然学历上不怎么样,但像说服别人的能力一点也不比高学历的差,我意识到没必要执着于“读书才能赚大钱”。

去年10月,我才开始找工作,投了大概40多个岗位,面试收到了12个,目前收到了6个offer,包括央企、国企子公司2家、民企3家、外企1家。论岗位,不是什么高精尖的岗位,这种小岗位可能心气很高的人看不上,我就“捡漏”了,而且待遇还不错。比如说,国企方面,我找到了医药代表的岗位,底薪大约有7千,还有各种补贴,业绩考核另算。还有一家物业公司,开的也是“底薪6K+补贴”,对于我一个三本毕业的本科生而言,在非一线城市,这个薪资已经能符合我的预期了。

之所以能收到这些offer,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应社会的规则,而不是让企业来适应求职者的心态,在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工资高、发展空间大、体面且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又怎么能轮得到我。求职时我就很关注企业的需求,企业想的可能就是你和岗位的匹配度,性价比是最重要的,学历等硬性条件反而是次要的。一些面试中,我可能是学历最低的,同台竞技的不乏有985、211的研究生,表现的也非常优秀,但最后他们反而没有被录取,这是因为一些基础性工作的岗位,也许并不需要那么亮眼的学历。

疫情给我的秋招也带了一些影响。往年,校园秋招的规模比较大,行业也更丰富些,甚至能跑到别的学校参加招聘会,但是今年来了很多“骗子公司”,就是完全无底薪拉人头的性质,抓住很多应届毕业生“病急乱投医”的心态,来割韭菜。再是,线上面试让人无法实地考察,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不能实地了解,可能会导致误判。

现在我已经签了三方,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薪资待遇也符合预期,是今年七月入职,同时也收到了一个很喜欢的外企的销售管培的实习offer。我打算去外企试试,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胜任这样高难度的工作,但是我想去试一试,如果我喜欢上这种充满挑战的生活,争取到了留用机会,那我的人生会开始新的路。

本科毕业生的求职经历,半夜也要爬起来投简历

林小艾的offer之一。受访者供图

讲述人:叶今,专升本后考研,双非硕士

“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我真的不知道”

我是专升本的,本科毕业那年是2021年,那时我在郑州试着找工作,薪资预期也就四五千,结果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当时我专升本毕业的同学,虽然都是本科,但大多数还是去做了服务员,或者进了工厂。这样的工作,完全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想到的办法就是再往上走,我要考研。

专科三年,专升本两年,再加上研究生两年,导致我比普通应届硕士大了一岁,属于“超龄人员”。找工作时,我碰了一鼻子灰。

我很清楚,自己是双非文科硕士,又是专科第一学历,所以预期并不高,只希望在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能有双休、正常交五险一金、工资到手6000左右的工作。真正找工作时,发现就业市场很差,尤其是武汉这样的城市,大学生多,很多公司甚至拿“一金”“双休”当作福利去招人。一些国企明明写明了地点是武汉,结果你细问待遇,给招硕士的待遇才一年总包税前七八万,同时还要调剂到各种县级市的分公司。就这样的岗位,也有很多的名校生去竞争,我收到的几个面试中,很多竞争者都是本硕211的,我一听他们自我介绍学校和各种实习经历,就觉得我肯定没戏了,恨不得当场放弃,后悔也困惑:到底为什么我会和这些不在一个水平层次上的人竞争同一个岗位?

我出生农村家庭,姐姐高中辍学后就进厂打工,每个月能赚个6000左右。最近,姐姐成为了我的榜样,我爸几乎每天都会对我说,“你怎么还不快点挣钱?”“你都已经读到硕士了,怎么还没给家里挣钱,你姐姐没读书都能挣这么多了。”比起讨论工作能实现什么人生价值,“快点变现”似乎才是我当下找工作的唯一诉求。

在找工作和准备考公考编的那段时间里,失眠成了常事,精神内耗也非常严重,总在质疑自己选择读硕士还是双非文科硕士的意义。2019年我大专毕业时,一些专科同学花万把块钱培训了编程,后来都进大厂做前端了,现在月收入也稳定地在2万以上了,而我作为为数不多从大专到硕士的人,却仍然找不到月薪6000元的工作。

疫情对我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招聘流程都转为线上了,降低了我的求职成本。由于一直在家备考,我没机会出去兼职,手头也没有存款,只能问家里要钱,每次都会被父母训斥“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赚不到钱”。线下求职恢复,企业竞争者那么多,如果没有结果,对我来说会有经济方面的压力。

去年9月至12月,我努力过,找人改简历,每天兢兢业业地查了不少面试攻略,但还是颗粒无收。有一次,我考老家的一家国企,由于我对考试环境的安静程度要求比较高,考场外有小摊贩叫卖声,我就让我妈去“站岗”,看谁叫卖声大就把谁的喇叭给关了。

我的室友、同学的就业情况也和我差不多,一问最近在干嘛,基本上都选择闷头考公。我本身就是两手准备,到了去年12月工作还是没有眉目,就决定孤注一掷,“考公了”。考公只看学历层次,不看学校层次,也许这样更平等的竞争赛道会让我心理上的自卑感少一点。考公每天都能投入一些,在家备考也不必到处奔波,成本也低,相信付出了就总有回报。如果没考上,我大概率还是要找一份工作,再考虑边工作边考公,我父母是不可能允许我在家呆着备考的。至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我真的不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6 23: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辞职考研毕业,我找到的工作反而比本科时更差”
...这个求职季颗粒无收。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北京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毕业人数首次超过了本科生。 走出象牙塔,许多硕士发现,硕士学历不再是绝对优势,除了帮助自己通过简历筛选外,难
2023-05-19 00:02:00
12月之前江苏高校将举办不少于1000场招聘会,应届毕业生“战秋招”正当时
...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江苏省暨南京市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火热开启,组织用人单位1218家,发布岗位需求6.9万个,近2万名毕业生进场求职应聘。记者了解到,江
2023-10-22 22:22:00
求职的“第一学历”烦恼如何破解?
...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王子成建议,除了要引导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
2024-01-20 17:17:00
2023年“才聚荆楚·国企优聘” 校招启动
...等你来为大力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作用,9月23日,2023年“才聚荆楚·国企优聘”秋季校园巡回招聘会在武
2023-09-24 20:52:00
土木专业寒冬,毕业生求职实录:投千份简历仅获墓园公司面试,转行、考公屡败屡战
...我们这一届是他经历过最惨的一届!”张娜是2024年应届毕业生,一位211高校建筑学女硕士,毕业前主攻考公考编,国考、省考、普通选调、定向选调、社会工作者等均参加过,6次考试有
2024-12-10 16:33:00
...自:半岛都市报“双休+拒绝996”成招聘法宝青岛2024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招聘会举办,现场吸引学生超3.2万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兆慧“同学
2024-03-25 00:08:0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室内网球场也略有雾气,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新质生产力专场招聘会在这里举行。现场,夹着简历和企业传单的学生行色匆匆,不少企
2024-11-17 08:18:00
如果求职是一场攀登,应届毕业生朱永强在春招季的“初始高度”是4毫米‌——40张简历的厚度。他在“金三银四”到来前的2月28日,就带着这些简历走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双选会。近一个月来
2025-03-27 12:07:00
学历也要“查三代”?超六成受访者呼吁破除求职第一学历限制
...烈的结果95后胡思亮是北京某“双一流”高校的2024届硕士毕业生,最近正忙着求职投简历,“目前收到了几家公司的笔试和面试通知,但大多数简历都石沉大海了。”胡思亮本科毕业于北京
2023-11-21 11:5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好稿传佳声,2024年度“建行好声音”优秀新闻评选活动举办
脚力丈量大地,眼力洞察细微,脑力凝聚智慧,笔力书写担当。为全景呈现建行山东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04-02 19:38:00
外汇局莱芜分局“五向”发力精准施策,提升企业汇率避险能力
近年来,外汇局莱芜分局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贸稳外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汇银协同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攻关
2025-04-02 19:38:00
廊坊黎明气体取得化工容器温度控制装置专利,能够避免控制器内部的精密元件受到震动损坏,提高控制器使用寿命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廊坊黎明气体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化工容器温度控制装置”的专利
2025-04-02 19:40:00
上海魔毯智跑取得电控减振器外置电磁阀专利,使电控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更紧凑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魔毯智跑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体式螺线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控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专利
2025-04-02 19:40:00
秦洪看盘|抛压衰竭,拐点临近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周三A股市场出现了缩量中窄幅震荡的态势。其中,上证综指在早盘一度强势,但奈何跟风买盘不足
2025-04-02 19:48:00
预防与矫正二合一,时代天使儿童防龋隐形矫治器全面上市
4月2日,时代天使宣布,创新的儿童专用防龋隐形矫治器将在全国合作口腔诊所全面上市。这款产品通过材料技术创新,在矫正牙齿的同时为儿童提供全面而持久的防龋保护
2025-04-02 20:03:00
芜湖市浙金管业取得拼接式钢丝网骨架管专利,可轻松组装和拆卸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芜湖市浙金管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拼接式钢丝网骨架管”的专利
2025-04-02 20:11:00
德阳市迪信佳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取得用于蒸汽管道的弯管专利,该专利使装置弯曲度变大后便于复位从而提升了实用性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德阳市迪信佳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蒸汽管道的弯管”的专利
2025-04-02 20:11:00
北交所:拟于近期开展存量上市公司证券代码切换(试点)第一次全网测试
4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办公室、全国股转公司办公室发布通知称,北交所拟于近期开展北京证券交易所存量上市公司证券代码切换(试点)第一次全网测试
2025-04-02 20:12:00
江苏磊霆取得一种结构稳定式双套管弯头专利,使得内弯管装配便利高效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磊霆精密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结构稳定式双套管弯头”的专利
2025-04-02 20:12:00
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取得用于空分设备外漏管道的防护组件专利,避免一定程度外力下管道受损,提高管道使用寿命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空分设备外漏管道的防护组件”的专利
2025-04-02 20:12:00
天津市盛祥冷拉取得异形抗压矩管专利,增加矩管主体的抗压性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市盛祥冷拉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异形抗压矩管”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702764 U
2025-04-02 20:12:00
江苏长隆石化取得一种适用于低温装卸环境的增强型快速连接装置专利,采用独立的液压缸操作卡爪,确保每个卡爪能独立工作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长隆石化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适用于低温装卸环境的增强型快速连接装置”的专利
2025-04-02 20:12:00
盐津铺子股东解除质押267万股 同时质押260万股
4月2日,盐津铺子(002847)发布公告,股东张学文解除质押267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6.37%,占公司总股本的0.98%
2025-04-02 20:12:00
新希望: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3亿元-5亿元,同比扭亏
4月2日晚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000876.SZ)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
2025-04-02 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