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7旬老人在精神病院住了27年,谁来保障他的“后半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17 13:51:00 来源:方圆
7旬老人在精神病院住了27年,谁来保障他的“后半生”?

《方圆》记者采访杨全勇(右)。(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27年、9700多个日夜,年近七旬的上海市民杨全勇,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俗称的精神病院。

自1996年11月12日起,杨全勇因罹患精神分裂症一直在此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杨全勇的身份证、社保卡,以及每月能够固定领取退休金、残疾人补贴的多张银行卡,均由平时居住在外地的监护人——其弟杨全晔实际掌控。但从2015年7月开始,杨全晔不仅拒绝用杨全勇的退休金、社保卡等财产缴纳相关治疗费用,也拒绝履行监护人的一切责任。

这样的精神障碍患者,谁能担起监护他的责任,又如何来保护他的权益呢?

在精神病医院住了27年

7月4日,《方圆》记者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分院)见到了杨全勇。这是一位步履缓慢的老人,穿着医院统一发放的病号服,手腕上系着住院腕带,还佩戴了电子手环——用来提示和记录他的吃药时间。

这是杨全勇在此度过的第9728天,在过往长达27年的时间里他未曾离开,不出意外的话,他的余生也将在这里度过。据杨全勇主治医生介绍,经过长期治疗,杨全勇的病情趋于稳定,可以和人正常沟通交流,不过经司法鉴定,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早些年,杨全勇身体状况还不错,可以在病区行走自如。但人生有时就是这样,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2015年7月的一天,杨全勇突发高热、呕吐,情势一度危机,医护人员紧急致电杨全晔,让他来探望哥哥,但没想到遭到了这位唯一亲人的拒绝。不仅如此,杨全晔还拒绝缴纳相关治疗费用,并在之后长达7年的时间内,拒绝履行监护人的一切责任。

2021年,医院工作人员还曾专门到外地找到杨全晔当面谈话,希望其能够履行监护人义务,但也没有任何结果。本来杨全勇的退休工资和相关社保是能够覆盖其治疗费用的,但杨全晔就是拒不支付医疗费,导致杨全勇明明有钱看病,却只能一直拖欠大额医疗费及护理费。

医生仍然记得杨全勇几年前的样子——没有钱买零食水果,更没有换洗衣物,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有阵子,杨全勇的衣服破了好几个大洞,特别是在洗过无数次后,感觉放进水里漂一漂就会烂掉了。医生于心不忍,就把自己的日常衣服给了杨全勇穿。

衣服可以送,甚至医疗费也可以由医院先行垫付。但杨全勇毕竟已年近七旬,遭遇重大、突发疾病的可能性日渐增大。如遇有危机情况,将涉及转院、急救、后续治疗等医疗流程,但这些都是需要监护人同意的,无论哪个流程出现了卡顿,危及的都是杨全勇的生命和健康。

检察支持起诉变更监护人

唯一的监护人不作为,让无父无母也无妻无子的杨全勇陷入了危困。

替杨全勇换一个监护人?在没有其他近亲属的情况下,又该找谁呢?杨全晔拒不交出证件、银行卡,又该怎么解决呢?处理这些问题,对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这样一家医疗机构而言,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检察院有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制度,或许能解决问题。”工作人员听说了这项制度后,将杨全勇的困境告知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

收到线索后,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浦亮核实了情况,也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帮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杨全勇找一个既符合法律规定,又愿意承担责任的新监护人。

7旬老人在精神病院住了27年,谁来保障他的“后半生”?

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与精卫中心工作人员研判线索。(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根据杨全晔确实系杨全勇唯一的近亲属,且怠于履行监护人职责的事实,浦亮想到了指定监护——根据民法典第31条、第36条的规定,在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情况下,有关个人、组织可以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

于是,浦亮和同事主动联系了街道,街道工作人员在听说此事后,积极配合,又帮助联系了杨全勇户籍所在地居民委员会。经沟通,居委会对担任杨全勇监护人没有异议,却对后续司法程序能否顺利进行表示了怀疑。

7旬老人在精神病院住了27年,谁来保障他的“后半生”?

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与相关行政单位沟通协调。(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因杨全晔拒不配合,后续司法程序确实相对复杂。”浦亮介绍说。一方面,杨全勇是成年人,因此需要法院宣告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另一方面,必须证明杨全勇符合指定监护条件。

在检察机关的支持下,居委会抛开疑虑,向上海市徐汇区法院提起诉讼。

2022年11月30日,经司法鉴定,杨全勇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同年12月13日,居委会向徐汇区法院提起申请,宣告杨全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诉讼,徐汇区检察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5条之规定,受理本案并于12月14日发出支持起诉书。同年12月21日,徐汇区法院作出一审民事判决,判决宣告杨全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3年3月2日,居委会向徐汇区法院提起申请确定监护人的诉讼,徐汇区检察院于同月6日发出支持起诉书。同月20日,徐汇区法院作出一审民事判决,判决指定居委会为杨全勇的监护人。

谁来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后半生”

经法院通知后,杨全勇的弟弟杨全晔仍未到庭。居委会想要当好杨全勇长期监护人,还需要行之有效的机制来保障,首先要做的便是拿回属于杨全勇的财产。

今年6月30日,徐汇区检察院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区公证处、居委会,专门就关于杨全勇支持起诉案相关财产权益保障问题,联合制定、签署了工作方案。居委会担任监护人之后,在司法机关帮助下,找回了杨全勇的财产。

为确保杨全勇的合法权益在今后都能够得到保障,该工作方案率先建立全市精神障碍患者大额财产作为医疗备用金在公证处提存、小额活期财产由监护人委托医院代管的财产保障模式,医疗生活备用金提存机制,确保杨全勇今后领到的每一笔退休金和补贴,都能够用在他自己身上。

同日,为进一步守护更多像杨全勇一样处于危困的弱势群体,徐汇区检察院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区司法局、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徐汇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从受理范围、申请流程、受理流程、支持起诉、财产管理、协作互助、档案管理等多个方面,详细规定了辖区内出现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用实实在在、确实管用的机制,守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传递法律的温情。

杨全勇已经在医院度过了他人生的大半,可能“后半生”也在这里走完。已然把医院当成家的他,并不完全清楚外面的世界因他发生了什么改变,但他知道的是,现在手里头有钱了,不仅实现了“水果零食自由”,自己的后事也有人管了。(文中杨全勇、杨全晔为化名)

编辑丨苏晨 房佳佳 设计丨刘岩

记者丨刘亚

检察日报记者丨江苏烨

通讯员丨朱陆奇 励铮 孙钰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17: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精神病院实拍:有科学家舞蹈家,病人:就算正常了也出不去
国内最顶级的科学家不仅仅在研究院还有的在精神病院。《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让很多人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精神病人的世界,真实的精神病院和里面所记录的所差无几,一念之差,便是天才
2024-06-28 12:45:00
东平县银山镇:特困人员的“暖心之旅”
...山镇东茂王村民王继军系特困人员,因精神不好在东平县精神病院集中供养。王继军母亲刘西兰,现年94岁,因年迈无法到精神病院探望儿子,遂求助于镇民政部门,民政办主任谢林国了解情况后
2024-10-26 21:53:00
罗文忠自缢事件续:争议中的“非自愿”精神病治疗 | 深度报道
...忠,他希望亲属可以接他住院湖南老人罗文忠在长沙湘德精神病院自缢身亡两个月后,余波仍未平息。一方面,他的子女起诉医院,认为院方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另一方面,又有罗文忠的朋友在近
2023-11-08 13:58:00
湖南千万富翁被儿子送进精神病院事件:一场亲情与利益的“罗生门”
...日,湖南张家界市“千万富翁罗某忠在与儿子争执后被送精神病院”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一方面,罗某忠姐妹们和媒体讲述“营救”罗某忠的经历;另一方面,罗某忠儿子罗凌(化名)也开始针对
2023-08-24 10:15:00
派出所送人进精神病院强制治疗,涉及法律程序通报不能一笔带过
如果被派出所以有自杀倾向为由,送进精神病院诊断,在没有当事人和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强制治疗两个月,你能接受吗?近日,江西李某雪在网上多次控诉遭遇了上述事情。12月21日,李某雪所在
2022-12-24 13:30:00
南昌女子被送精神病院事件调查,该院强制他人入院曾败诉
这几天,李宜雪讲了很多遍她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经过。她的表情往往看不出太大波澜,语气平静,回答提问时习惯分点叙述,说到气愤时也不会提高太多音量,“我不想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情绪激动,会显
2023-01-06 13:06:00
抱歉,请不要再妖魔化他
...的错误》上映。主演朱一龙在访谈时,曾提到自己特意去精神病院体验生活。他说看到病人们全都趴在铁栅栏上,一直看着他这个陌生人。虽然什么也没做,但他依然浑身汗毛竖起。显然,大多数的
2023-11-10 21:36:00
王思聪被逼婚!用6页遗书威胁他做上门女婿
...份曝光。 在另一个帖子中,她称自己2021年被送往徐汇区精神病院,如果她不是精神分裂症,医院怎么可能收治她?另外王思聪既然能向她借钱,说明她家里肯定很有钱,但在她的社交账号
2023-05-31 11:54:00
假如你误入精神病院,该怎样证明自己没病?着急没用,记住这3点
假如你误入精神病院,该怎样证明自己没病?着急没用,记住这3点我们都知道随着现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很多人都感觉太过于紧张,有极少数的人甚至是得了精神病。对于精神
2024-07-10 17: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社区回应街头多人“爬行学狗叫”:涉事公司承诺后续不会用这种方式开展团建活动
大皖新闻讯 10月16日,广东惠州市惠阳区开城大道附近,多人在地上爬行学狗叫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关注。10月17日下午
2025-10-17 18:53:00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