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年高考,1300多万考生迎来人生一场大考。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里,关于冉光辉、冉俊超父子的报道《今天,爸爸没来送考》《“棒棒”冉光辉的儿子,今天高考!》分外引人关注。
15年前,一张“重庆棒棒父子照”火遍全国:重庆朝天门的梯坎上,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扛着大包的“棒棒”冉光辉感动了无数网友。有人评价,肩上扛着家庭,手中牵着未来。如今,图中那个踉跄学步的孩子走进了考场,迎来别样的“成人礼”。
童年没有补习班和游乐场,从小跟着父亲出工,冉俊超在货包缝隙间学会认字,在父亲的汗水中逐渐读懂生活。因扛包走红,在主城区安家,儿子参加高考,几件事还原了冉光辉一家十多年的变化。时光在肩上流淌,15年前紧握的小手已然松开,梯坎上的幼儿成长为考场中的少年,父子的事迹持续引起人们对亲情、家庭、奋斗与责任的探讨,让人看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折射出千万普通家庭的拼搏足迹。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千万考生背后是千万个家庭的故事。两年前,初中时因病致盲的吉林四平籍考生吕京阳,多年来克服种种困难考出587分,高出吉林省理科一本线124分;河北定州考生任旭明在考场外与环卫工母亲相拥而走红,其后家人婉拒好心人资助,表示“希望他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境遇各不相同,但家人用劳动托举现实、考生用笔书写未来,多种姿态在高考语境下形成奇妙的共鸣。
波澜不惊的岁月写满前行的故事。冉家父子10多年来的经历以及其他考生的事迹,无不说明了一个道理:努力不会被辜负,每一个全力以赴的平凡日子,都值得期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李海钦
编辑 谌晗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