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处于同一时代的两人,却在不同次元的世界中生活着,仰望着不一样的天空,感受着这世间的人情冷暖,这大概说的就是杨绛和张爱玲了吧。
杨绛,一个值得称其为先生的女子,在学术界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她所热爱的,追逐着她所向往的世界,她想用文字温暖这个世界;而张爱玲,只是一个渴望爱情的才女,在自己的寒冷的世界里渴望爱情温暖的自由着,生活却让她自己一个人在寒冷中摸索着,渴望着。
两个鲜活的生命在同一时空中旅行着,但她们的眼中的风景却不同,心境也就变得南辕北辙。
幸福的人,童年治愈人生;不幸的人,人生治愈童年。
张爱玲,一朵遗留在世间的玫瑰花,内心守护的是她坚定不移的爱情。她出自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朝名臣,李鸿章也是她的曾外祖父。可在名门显赫的表面下,张家却是一个封建腐朽的家庭。母亲自幼受过西方教育,不愿忍受这份禁锢,她想要逃脱。
于是,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变得豆剖瓜分。父母早年离异,母亲远赴西洋,父亲整日待在鸦片馆里昏昏度日。母亲不在的日子里,继母殴打咒骂,父亲生活不如意也拿她出气。母亲在的日子却也没有想象中的温暖。
母亲曾想把她打造成西式淑女,可张爱玲并早已接受中国的传统教育,西式传统的做派并不适合她,再加上没有生活来源,母亲便放弃了对她的教育。渐渐地,她的童年充斥着抛弃与错待,这让她眼中的世界变得危险,变得寒冷,变得绝望。
童年的磨难造就了张爱玲的高冷,孤僻的性格。有人说张爱玲的性子是冷的,一个被生活曾经抛弃的人,倒也很难再次热爱生活。缺乏安全感的她渴望得到爱情,这可能也是她曾经那么热爱胡兰成的原因吧。
在荒凉中度日的张爱玲,胡兰成的出现,像是阳光,一旦触碰再也不想松手。纵然她明白他的爱是短暂的,纵然她知道他有家室,纵然她清楚他的身份不单纯,可她还是热爱着,爱的那么卑微。这份爱已经卑微到尘埃里了,可在她的心里,早已开出来花儿来了。
可生活并没有怜悯她,世人都知胡兰成并非良人,他注定不会为张爱玲停留,更不会成为守护玫瑰的王子。即使她的爱是那么热烈,但她只是胡兰成生活中的一个过客,万花丛中的一朵而已。这份感情,带给她的不是温暖,而是被烈火灼伤的累累瘢痕。生命之火已然暗淡,张爱玲,那样冷傲的性子,也支撑不下了她那憔悴的神态。
是啊,倒不如换个地方,换种生活,换个不一样的天地去重新开始,重新生活。搬到牛英伦州的张爱玲,安安静静地,和她相识半年却可以陪伴一生的赖雅结婚。赖雅的出现,算是玫瑰的不幸生活里最大的慰藉了吧。
截然不同的人生,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相对于张爱玲充满波折的一生,杨绛先生的一生顺遂许多。出身于书香世家,有一见钟情的丈夫,孜孜不倦的求学,翻译出《堂吉诃德》,这一切让杨绛先生的思想也是在家国天下的角度,关心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正是如此,杨绛先生对于胡兰成的态度自然是鄙夷,仇视的。
可张爱玲却爱得那么热烈,甚至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这份爱在杨绛先生眼里,显然是不可以被理解的。由此,也可理解一向宽以待人的杨绛先生对张爱玲的评价并不高。
于是,本就殊途的二人,也就有了那份偏见。在杨绛先生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学都看不起她。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她笔下的女人,都是性饥渴者,你生活的时期和我不同,你未经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汉奸是敌人,对汉奸概不宽容。
偏见一词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贬义的,人人都有却不敢承认的,而杨绛先生,大大方方的承认了,倒也可见她的洒脱。
杨绛先生的爱情故事也是脍炙人口的,时至今日,人人都在向往着那样一份一见钟情,相伴一生的爱情。这份感情,给了杨绛先生完美一生中最精彩的点缀。相比于张爱玲的爱情,犹如天壤之别。这份关于爱情的经历也使得二人的差距,思想变得越来越远了。
这也许就是经历造就的偏见,谈不上对错,也不够上升到人的品性。
段段文字,诉说自己心中的世界
张爱玲一生追随的是一份属于自己的温暖,因为她是冷的,她渴望那份来自太阳的阳光可以温暖那冰封的内心,她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来释放自己,她渴望有个人可以把她解救出来。于是人们读起她的文字时,荒凉,孤独,悲伤,寂寞,跃然于心。
而杨绛先生的文字则是温暖的,是朴素的,是那生活中简简单单的点滴都可以像阳光般照在人们的心上,像是温柔的母亲在耳旁娓娓道来她的故事。
张爱玲的文字里,底色都是悲凉的,女性大多都是拜金的,依赖于男人。正像她的母亲离开父亲后,生活变得步履维艰。这也使得张爱玲对女性的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刻板印象。
但对于杨绛先生来说,张爱玲的文采是出众,但是受过中外思想的熏陶的她,认为女性是应该独立的,自由的,低调的,她不喜欢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这更一步的加重了先生对张爱玲的偏见。
或许是杨绛先生的文字温暖了她那孤傲的内心,张爱玲很欣赏杨绛先生的才气。她在看过别人给她的杨绛的《干校六记》之后,在回信中写道:“新近的杨绛‘六记’真好,那么冲淡幽默,有昏蒙怪异的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
在干净纯粹的文字世界里,两位才女是惺惺相惜的,可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一切也都复杂了,"偏见"也由此而来了。
一位是国学大师钱钟书的妻子,一位是卖国贼胡兰成的情人,同一个时代下,不同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教育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造就了性格迥异的两位才女。一位温暖了世间的人情,一位看淡了世俗的无奈,但她们都经历了世间的沧桑,却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味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