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乐都以融媒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30 00: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李小英)今年以来,海东市乐都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融媒体中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为重点,做精内容、做活渠道、做强矩阵,着力打通全媒体传播体系末梢神经,为乡村振兴注入融媒体动力。

乐都区把镜头聚焦乡村,开设《人文乐都乡村行》《乡村振兴政策百问百答》《人文乐都直通车 乡村振兴我来说》等专栏,精心打造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智能手机为终端的“乐都融媒”App,切实提高群众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知晓度、支持度和满意度。将宣传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深入乡村田间地头,采编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做法,大力宣传乡村振兴典型,让乡村振兴典型当主角、上媒体版面,推动形成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激荡人心的乡村振兴舆论宣传态势,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在乡村振兴宣传过程中,乐都区持续加强与媒体的对接联系,对重点乡村振兴素材及新思路、新动态、新亮点,组织媒体共同采写,扩大宣传报道的声势。为更好地宣传乐都农业品牌,推广乐都特色产业,通过直播推广、实采实拍等方式,打破农副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面,并动员各方力量推介乐都区农特优产品。目前,乐都区注册“乐字号”商标26个,认证绿色食品7个、有机农产品2个、地理标志保护(证明)产品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乐都紫皮大蒜”等6个品牌获批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兴农”蔬菜等26个农产品商标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紫皮大蒜、长辣椒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消费者满意的前100名名优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逐步提升。

同时,乐都区大力加强对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扶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重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探索非遗保护利用与文旅产业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充分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张名片,讲好乐都故事,展示“河湟古都 人文乐都”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目前,乐都拥有9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2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供销联社牢记为农服务宗旨,聚焦为农服务主责主业,以进一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为契机,不断提高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2023-02-04 00:03:00
近日,记者从海东市乐都区获悉,乐都区以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两会精神为引领,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当成首要任务,1至4月,共整合中
2023-05-03 13:18:00
乐都:“蔬”写乡村振兴“乐都答卷”
...大种植面积,种了200多亩,蚕豆长势十分喜人。”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魏家村村民冉洪龙看着自家田地里成片的蚕豆荚逐渐丰盈。据瞿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镇在段家、杨家、魏家等17
2023-07-21 11:29:00
...报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李天一)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致力于打造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进一步强化党组织资源共享、特色共育的集聚效应,深入挖掘、积极打造、主动申报,建立
2023-09-22 00:08:00
...本报讯(记者 李晓娟 通讯员 李进祺)今年以来,海东市乐都区纪委监委自觉担负起护航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坚持以作风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
2023-08-19 00:03:00
...讯(实习记者 赵新秋 通讯员 李小英)今年以来,海东市乐都区审时度势、乘势而上,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人
2023-07-28 00:04:00
乐都激活“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马永霞)今年以来,海东市乐都区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在配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级领导干部的同时,选优堪当重任的“指挥
2023-09-14 02:23:00
乐都聚力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为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开好局、起好头。走进海东市乐都区蒲台乡,一垄垄覆好的地膜为农田“穿”上了闪亮的“冬”装。“今秋覆好膜,明年好收成。去年种了6亩洋芋,今年打算种12亩洋
2023-12-04 00:03: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乐都的沙果贵德的梨,享堂的西瓜甜似蜜,沙果儿甜,老汉娃娃涎水咽。”沙果曾经是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果品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沙果儿”也成了
2023-01-14 05: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