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父子为何不娶大户人家的女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9 09: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出身,是曹操一生中最大之痛。不然你以为他为啥在攻打陶谦时疯狂屠城、即使知道人口是当时最宝贵的资源?

“汉经学、晋清谈”,两汉时期,构成政权运行骨干、最具备社会影响力的群体,不是军政权贵,也不是富商大贾,而是掌握了知识士大夫集团。

自从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以来,儒家教育就开始与朝廷选官制度紧密挂钩,实行“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的用人和文化政策,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系统的文官体系。

自那以后,像先秦时期那种由大小贵族世袭权力的时代一去不返(元、清特殊)。这种凭借知识、而非血缘进入国家权力系统的模式,是我国古代一度长期领先世界的独特人文优势。

东汉一朝,这种趋势越发明显。汉光武帝刘秀本身就是王莽时代的太学生,开国功臣邓禹、寇恂、冯异、马援、贾复、祭遵、耿弇等等大多数都是儒生。因此,在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下,东汉的儒学空前兴盛,上至朝廷、下到民间,乃至俯首称藩的匈奴贵族,一律悉心研修,儒生的地位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然而,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永远伟光正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人事的日积月累,任何先进的体系都会衍生出各种弊病。知识分子取代传统世袭贵族,是两汉政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谁也没料到,知识也逐渐沦为世袭的产物,形成了新的知识贵族——门第世家。

曹操父子为何不娶大户人家的女儿

东汉时期虽然出现了纸张,但远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也没有什么印刷术,故而书籍并不为一般家庭所有,而是由一些儒生家族代代相传。同时,各级学校的数量有限,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即使手上拥有全套的儒家经典,但如果没有老师指点,也很难真的理解运用。

这两方面的因素叠加,无形中就形成了一道门槛,研究儒术最为精通、造诣最深的,往往是一些经学世家,知识在他们家族内部代代相传,其学术水平、文化影响力之高,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这就是所谓的“累世经学”。

同时,两汉的入仕标准几乎与儒学研习挂钩,“累世经学”必然导致“累世公卿”,西汉的于氏“两世三公”(于定国、于永父子】,东汉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均为四世三公。

曹操父子为何不娶大户人家的女儿

更严重的是,选举官员的察举制度并无客观标准,几乎取决于地方太守的主观意志。由于知识的垄断性,门生关系、人情往来逐渐渗透到这一体系中,久而久之,入仕途径逐渐变味,徇私舞弊、裙带关系屡见不鲜,义士大夫为主体的门第势力慢慢已成,形同于集知识、权力于一体的新兴贵族群体。

而门第世家的最大敌人是谁?毫无疑问——宦官集团。虽然是“累世公卿”,但当时的士大夫群体整体上仍忠于儒家传统政治伦理,他们忠君爱国、心系天下,面对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轮番擅权、帝王昏庸、政治黑暗的现状,他们不畏强权、奋力抗争,许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杨修的高祖杨震,作为一代名儒、朝廷司徒/太尉,由于屡次上书揭发外戚、宦官的不法行为,被罢官遣归;性格刚直的他气愤之下、服毒自尽,令天下文人为之震动。

而东汉后期的两次党锢之祸,是宦官对士大夫集团的空前残酷打压,它体现出两大群体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同时,门第世家对刘氏王朝的离心力日益凸显,东汉帝国的统治根基已经摇摇欲坠。

曹操父子为何不娶大户人家的女儿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黄巾起义被扑灭后,理论上消除了危机的东汉王朝却走向了分崩离析。说白了,就是维系王朝运行的士大夫、世家大族的人心散了。

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传统士大夫阶层仍然是维系社会运行的主导力量,他们也成了各大势力争取、倚仗的对象。而逐渐在中原崛起的曹操势力,却有着一个尴尬的身份:他是士大夫曾经的死敌——宦官的后人。

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有了这层关系,他的仕途顺风顺水、曾官至太尉。那么曹腾是何许人也?“曹腾,宦者中之最奸狡误国者”,曾长期与汉桓帝的“五侯”左悺、徐璜等太监沆瀣一气、“饕餮放横,伤化虐人”,可谓臭名昭著,实属祸国殃民的阉宦骨干份子。

因此,后来陈琳帮“反宦斗士”袁绍所作的战斗檄文里,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刻意称曹操为“奸阉遗丑”,将一些士大夫对宦官、曹操的鄙夷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曹操对于自己的这一不光彩的出身也极为敏感,故而屡屡刻意打压、针对那些轻视自己的门第世家。

比如,他多次试图杀害太尉杨彪,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杨震的曾孙;另一位当世名儒孔融对此极力阻止,曾经放言,如果你敢杀杨震,我孔融“明日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最终,曹操没敢动杨震,但却干掉了他的儿子杨修,捎带着也除掉了老是抬杠、有轻视自己之嫌的孔融。

至于对待陶谦势力的方式,更是将曹操内心的自卑、愤恨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父亲曹腾意外被陶谦部下所杀,曹操愤而复仇、攻打徐州。借机兼并其他势力,本身无可厚非,但他在这个过程中却体现出了罕见的残暴、冷血,史书称他“所过多所残戮”,“坑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遍屠城邑”,这杀的可都是大汉自己的百姓,历史上最凶狠的战争犯在他面前也相形见绌。也许,他就是要借机立威、镇住那些瞧不起自己父子的人。

曹操父子为何不娶大户人家的女儿

也正是明白自己的出身不会被所有士大夫真心拥护,所以曹操才颁布《魏武三诏令》,宣布连不仁不孝的人才也可以录用,这种唯才是举,也许也是一种无奈罢了。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贵为中原头号枭雄,曹操父子竟然不与门第世家联姻。武力并不是万能的,想要让那些“有节操”的士大夫心服口服,并不是那么容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9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效、快速。相对于以学校的形式发散推广,家族内部的父子相承更具操作性。久而久之,大量经学世家逐渐崭露头角。同时,由于两汉的人才选拔采用察举、征辟制,征召对象在士大夫圈层中的口
2024-05-22 17:30:00
武则天母亲:名门贵女出身,李渊为何将她嫁给木材贩子?
...治,随后给李治一口气生了6个孩子,其中有4个儿子和2个女儿。要知道在武则天童年的时候,可是过得非常悲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能够让武则天翻身农奴把歌唱呢?除了她的父亲武士彟给了她
2023-08-28 16:21:00
都说杨炯出身寒门,大家看看,这样的家族算寒门吗?
...个州的刺史,可惜儿子不靠谱,跟着徐敬业造反,兵败后父子两个都被判斩。好在朝廷比较宽容,没有株三族,要不然天才杨炯也小命不保。你们说,这样的家族能说是寒门吗?上一篇:初唐四杰中
2025-05-11 15:06:00
...经常闯祸。为了养家糊口,母亲王氏带着三个儿子来到了大户人家刘家打工为生。朱温认为两点一线间的生活非常枯燥,他一心想要摆脱现状。恰逢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在曹州起义,朱温知道了,便告
2024-07-05 15:06:00
杨震50岁入仕途,大器晚成的背后原因
...杨震是东汉名臣,他官至司徒。杨震为官正直,因此受到宦官的忌恨,所以最后杨震被免官。然而杨震在50岁前,都没有进入朝廷为官,那么杨震为什么在50岁时才入仕途呢?其原因有两点。1
2023-12-11 15:47:00
隋文帝杨坚竟然出身豪门?他与西汉司马迁有渊源
...或许还有些沾亲带故。司马迁受到宫刑之前,曾有过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嫁给了西汉丞相杨敞。杨坚应该是杨敞之后,那么司马迁也能称得上是,杨坚所供奉的老祖宗之一。司马迁出生于前135年
2022-12-19 17:01:00
她是历史上最幸运的丫鬟,替大户女出嫁穷书生,没想到歪打正着
...陶澍在没考取功名之前就是一位白费的书生,而且相对于大户人来说也他也就是穷书生了。不过,穷书生不穷书生的咱们暂且不多说,因为即便是穷书生没有考取功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陶澍也是
2022-12-15 21:26:00
汉顺帝:作为独苗竟被父亲废黜,被废后靠一个低贱的女人成功逆袭
...思,因为他是汉安帝唯一的儿子。刘保也懵了:自古江山父子相传,老爸你喝了多少假酒,连唯一的亲儿子都不认了?刘家老宅不要啦?无风不起浪,汉安帝究竟为何要废掉亲儿子呢?这事儿跟一个
2024-12-23 11:42:00
《心居》嫌弃儿媳出身的华永瑜:这种拎不清自己斤两的婆婆,可悲
...了。华永瑜为什么嫌弃顾清俞?表面看,华永瑜曾经出身大户人家,身上还留存着那种与生俱来的清高和傲气,骨子里也还残留着愚昧的门户偏见。可这仅仅是表面,活了几十年的华永瑜,即便她再
2023-01-04 23: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