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8月18日电 题:山村迎来山外客——贵州乌江沿岸乡村旅游观察
新华社记者郑明鸿、杨欣、吴箫剑
走进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一栋栋青瓦黄墙的民居映入眼帘,琉璃瓦顶在阳光下泛着蓝光,同碧绿色的乌江相映成趣。1935年1月,中央红军强渡乌江,位于红渡村的迴龙场渡口,是当时红军渡江的3个渡口之一。
中央红军的足迹给当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此前,由于交通不便,红渡村犹如一块未经开发的璞玉,经济发展落后。2014年,当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
2015年以来,当地政府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和房屋,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同时,乡村公路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偏远的小山村里开始出现游客的身影。
图为8月17日拍摄的遵义市余庆县红渡村的风光。
大乌江镇副镇长张洋介绍,2021年,凭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渡村被列为贵州省23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之一,当地实施了宜居民房改造项目,对村民房屋的庭院、厨房、厕所和圈舍等进行改造。
68岁的村民伍文华家中的院坝里,正晾晒着新采收的玉米。他说,房屋改造前,院坝没有硬化,晾晒玉米时要先铺上竹子编制的晒席,但现在不用了。
2022年,该村入选贵州省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红渡村驻村第一书记徐毅介绍,今年已经有多家旅行社和红渡村签订协议,组团来村里开展主题活动或工会活动。目前,红渡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元。
随着乌江河道治理成效初显,山河风光成为沿江村寨的宝贵财富。在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龙泉村,一些村民闲置的房屋也迎来了新生,木屋楼阁,白墙小院,房内窗明几净,现代家居用品一应俱全。
村民陆勇的房屋便是其中之一。此前,这套老宅因常年没人住,快要变成危房。今年3月,贵阳市推出闲置农房盘活平台“村村”App,他当即在平台上发布了自家房屋的信息,很快吸引了投资人的关注。如今,他的房屋已被改造成民宿。
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村民在平台上发布闲置农房信息,投资者选择合适的农房入股改造,获得20年的房屋使用权。房屋收益投资者占六成,平台公司和原户主各占两成。“这一带自然风光很好,交通便利,对外地游客很具吸引力。”
一些新颖的“住房”,也开始出现在乌江两岸,丰富了游客的选择。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紧邻乌江,是当地离县城最偏远的村。记者在丰岩村露营基地看到,乌江岸边散落着一顶顶白色帐篷,数名游客在基地的风雨长廊内闲聊。来自贵阳的游客宋贵祥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个月了,“这里风光好,空气好,设施完善,每天能钓鱼,不仅自己来,周末也推荐亲戚来。”
图为8月17日拍摄的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的露营基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