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懿最后两年,司马家族布局曹魏朝堂,称帝拼图还差最后一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11:39: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趁着曹爽与魏帝曹芳到高平陵谒陵时发动政变,控制京城,史称高平陵之变。此后,司马懿成功夺权,取代曹爽,成为曹魏唯一的辅政大臣。

司马懿最后两年,司马家族布局曹魏朝堂,称帝拼图还差最后一块

朝中有不少老臣,他们支持司马懿扳倒曹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同样支持司马家自己登基。

这两者之间性质完全不同。比如蒋济,就极力劝阻司马懿斩杀曹爽。

一方面,是他为司马懿做过担保,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代表了绝大多数老臣的政治立场,即让政权回到原有的格局,保留曹魏宗室对政权的影响力,而不是任由司马懿一人专权。

因此,对司马家来说,谋朝篡位之路任务依然艰巨,也注定了这项重任不可能在已经年过七旬的司马懿手上完成。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清除反对势力,拉拢世家大族,从而尽可能为子孙们铺路。

对于曹爽本人及其主要党羽,全部被处以族诛,但是对曹爽一党的非核心成员,则尽可能采取宽大处理,最坏的结局也不过是免官回家。

司马懿最后两年,司马家族布局曹魏朝堂,称帝拼图还差最后一块

其中很多人后来又被重用,比如像颖川荀氏的荀彧。即便在曹爽被诛后,他带头为曹爽举丧,也并未妨碍他后来的升官发财。

不论是曹魏贵族还是世家子弟,只要认同并支持司马家的专权,仕途的大门永远对他们敞开。

司马懿最后两年,司马家族布局曹魏朝堂,称帝拼图还差最后一块

司马懿专权后,我们来看看曹魏权利中心的变化,首先,台中三狗,何晏、邓飏、丁谧都随曹爽一同去了,跟曹爽一同被诛。大魏忠臣司马孚,这位尚书令终于可以挺起胸膛,当家做主了。

未来他还要出将入相,转任司空,拜为太傅,直到西晋建国,受封安平王。

在政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王观,重新回到尚书台,而过六旬的王基,也短暂地进入尚书台任职,但很快,后者就转任荆州刺史,成为司马家重要倚重的军事人才。

在平定淮南第二第三叛乱中,王基大放异彩,表现出色。若要排曹魏后期名将,笔者认为,王基可胜过王昶,与陈泰一争高下。

当然,邓艾的榜首地位,则无人能撼动。

负责审理曹爽一党案件的卢毓,也进入尚书台,任吏部尚书。

此外,尚书台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李丰,之前,此人一直在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徘徊。

司马懿死后,李丰被司马师提拔为中书令,但他没有感恩之心,而是怂恿夏侯玄,企图再发动政变推翻司马师,最终被处以族诛。

司马懿最后两年,司马家族布局曹魏朝堂,称帝拼图还差最后一块

可以这么说,除了李丰,尚书台的其他成员基本上都是司马家的忠实支持者。

中书省方面,已经退休的孙刘联盟之一的孙资,又被重新请回来出任中书令。司隶校尉跟河南尹,分别是何曾和傅嘏,这两位是新加入的支持者,尤其是傅嘏,他之前被爽重用过,但因与何晏不合被调离中枢,现在重新被司马懿启用。

傅嘏这个人,需要多聊两句,第一,此人的能力不可小觑,他是曹魏历史上政绩最好的河南尹,第二,在司马师去世的关键时刻,傅嘏还帮助司马昭,有惊无险的化解一场政治危机。

可惜,傅嘏命短,若活到西晋建立,他至少也是个三公。

眼下的三公还是曹爽执政末期的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司空王凌,司马懿是一个都没动。

因为三公职位象征荣耀,却无实权。不过即便想动,他也动不了。前两人是协助自己政变的老臣,司空王凌坐扬州主帅之位,司马懿这个时候拉拢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动他?

司马懿最后两年,司马家族布局曹魏朝堂,称帝拼图还差最后一块

蒋济被气死以后,司马懿立即提拔王凌为太尉,但王凌仍暗中谋立曹彪,筹划着推翻司马家的统治。空出来的司空,则是给了另一个铁杆拥护者孙礼。

我们再来看军队系统,禁军的指挥权,当然是全部交给刚刚升任卫将军的司马师。

京豫战区和扬州战区没有太大的变化,老大仍然是王昶和王凌,后来王凌被夷灭三族,诸葛诞接替了他的位置。

而变动最大的应该是雍凉战区主帅夏侯玄,被一纸诏书就召回朝廷,担任了九卿的闲职。

司马懿最后两年,司马家族布局曹魏朝堂,称帝拼图还差最后一块

征蜀护军夏侯霸则是去了蜀汉,一把年纪的郭淮也终于是熬出了头,坐上了西部战区的头把交椅,司马懿自家的大侄子陈泰,被派过去当了二把手雍州刺史。

军权大一点的,还有安东将军司马昭,镇南将军母丘俭,以及扬州刺史文钦。

司马昭的位置很关键,他负责镇守许昌,为家族的统治增加一道保险。

另外经过了大规模的洗牌,看似司马家基本算是控制住了局势,但随着司马懿的驾鹤西去,以及吴蜀所给的外部压力,司马家的统治仍然是危机四伏。

而且,我们看到,母丘俭、文钦、诸葛诞这三位未来搅动东南局势的时代弄潮儿都已经相继上线。

未来,司马家族面对的是称帝拼图上的最后的一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被司马懿父子气死的大臣
...位曹魏大臣,则是属于被气死的情况。其中,前一位是被司马懿气死的,而后一位则是被司马昭气死的。一、蒋济蒋济(?—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
2023-02-15 19:15:00
历史上司马懿为何要拒绝曹操征辟
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历来被视为其狡诈隐忍的表现,许多影视作品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有的说他装病7年,有的说他自己压断了双腿,至于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说看不起曹操的出身,也有说是
2023-06-14 16:20:00
先天不足导致后天乏力,西晋政权短促的根源剖析
用政治手段谋篡,司马氏政权不能服众中国古代的政权更迭有两种手段和方式:暴力革命与禅让。前者讲究用实力说话,成王败寇,几乎没有争议;后者则不同,一是所谓“禅让”出自上古传说,汉魏之
2024-02-22 20:48:00
他历经三帝,两次造反,最后竟和皇帝共天下
...之一。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早年便与琅邪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建立东晋,据说司马睿刚即皇帝位时,受百官朝贺
2022-12-19 17:53:00
高平陵之变时,曹魏诸臣都站在司马懿身后
...始。高平陵之变本质上可以说是曹芳和曹爽两人造成的。司马懿更多是顺势而为。说司马懿篡位本人篡位有些牵强。而曹爽十年辅政可谓是天怒人怨,人心丧尽,朝堂天上下没有一个不烦他的,人人
2023-02-17 20:48:00
历史对司马懿的评价为何很低
曹操和司马懿在历史上都是权臣的代表,一个架空了汉献帝,一个把魏帝曹芳当作傀儡。二人对待皇帝的态度看似差不多,但仔细分析,就可看出二人行事还是有大不同的,这也就是历史上对司马懿的评
2024-05-11 20:46:00
晋朝权臣贾充与司马炎:一个怕妻如虎,一个宠妻如命
...母,贵为太傅的贾充竟吓得两股战战,跪地不起。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后,替贾充不平,扬言要治郭槐的罪。正在病中的皇后杨艳花颜失色,不顾重病阻拦道:“陛下欲治妾之罪耶?”司马炎很惊诧:
2024-04-17 18:43:00
不过戏志才早死,贾诩中期才加入,司马懿更是晚年才出仕,论资历与关系,荀彧和郭嘉才是曹操最重要的智囊。而在这两者中,笔者一直觉得郭嘉对曹操来说比荀彧更重要,也更加信任。虽然两者的官
2024-06-22 06:07:00
她身不由己的垂帘听政了四十多年,保住了司马家族的皇位
...宦之家,知书达理,气质非凡,见识广博且深远。晋成帝司马衍把这么一个多才的女子赐给了自己最喜欢的弟弟琅琊王司马岳。公元342年,二十二岁的司马衍病重不起,他的儿子还在襁褓当中,
2023-02-04 21: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