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本报记者 李 辉
1月28日,在方城县博望镇汪庄村毛保旭的黄金梨园里,10多位梨农围在毛保旭周围,生怕看不清、问不明,错失学习好时机。
“现在的农民越来越相信科技增收,就拿种植黄金梨来说,一亩收入2万多元还争着找高手学新技术,这两年俺这儿的返乡大学生都成了种梨能手,很多新技术都是他们发明的。”博望镇负责产业发展的副镇长介绍说,毛保旭是返乡大学生深耕梨产业的代表,他一边种梨,一边深造,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央农广校等校的函授培训,获得“农民经理人”“高素质农民”“头雁计划优秀人才”等证书。
在博望镇,像毛保旭这样扎根农村、深耕梨产业,在实践中探索新技术的知识型农民不在少数。东风村大学生郑海鸥与丈夫高傲明一起返乡,承包500亩土地种植黄金梨,并研发黄金梨膏、梨糖、梨饮料等深加工技术,建成现代化生产线,为全镇的黄金梨拉长了产业链条。王岗村的何永健、张艳毅然辞去大学讲师的工作,返乡种植黄金梨,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梨产业共富联合体。郭老庄村返乡大学生陈海洋看到雨天摘运黄金梨不方便,发明了田间“小火车”,省工省时又省力……
返乡大学生们成为高素质新型农民,扎根农村深耕特色产业,为博望镇农业向高产、高质、高效进军攒足了后劲,种植黄金梨产生的高效益更是引发了人才回流,截至目前,已返乡从事农业产业并崭露头角的大中专毕业生超过300人。②9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05: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