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闫鹏:驻村三年,爱管“闲事儿”更能干实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24 09:4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孙淑玉通讯员丛冰

三年零两个月,1156天……作为莱阳市穴坊镇李家村第一书记,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质量控制科主任闫鹏不仅以真心换真心,赢得村里百姓信任,更是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为李家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修路、搭桥等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到外出取经在村里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拓宽增收致富新渠道,再到发挥专业特长守护村民心身健康,受烟台市委选派参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并担任莱阳市穴坊镇李家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的三年间,闫鹏一心扑在基层,将质控人细致、扎实的作风带到了驻村工作中,以真心换真心,让村民从心底里真正认可了这位务实又尽心的好书记。

“好书记一心为民,真帮扶惠及民生”,这是李家村党支部和全体村民在闫鹏任期最后一次党课上为他准备的锦旗标语,也是对他三年驻村工作最好的总结。

办好两件实事,村民逐渐认可了这个“外来书记”

到基层去,是萦绕在闫鹏心里多年的愿望。恰逢烟台市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得知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2020年11月,闫鹏与另外两名队员一同奔赴李家村,开启了为期三年零两个月的驻村之路。

进村容易,可想打开工作局面却并没那么简单。初到李家村时,村民们多抱着观望和怀疑的态度,对他们敬而远之。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闫鹏和队员从村里的43名党员、2名军烈属和10名困难群众着手,边走访边摸底,收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闫鹏:驻村三年,爱管“闲事儿”更能干实事

闫鹏(左三)到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突破口。初进村时,所有的胡同巷子全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村民出行极为不便,修路是大家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说干就干!闫鹏将“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提上了日程,在穴坊镇政府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这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很快开展了起来。为保证工程质量,那段时间闫鹏几乎每天都靠在村里,遇上周末他还会带着爱人和孩子到村里加班。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村里17条、5740平方米的胡同巷子硬化改造完成,131户村民的出行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善。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闫鹏:驻村三年,爱管“闲事儿”更能干实事

李家村“户户通”道路硬化施工后的路况

路通了,村民心里的质疑也慢慢少了,这个“外来的书记”开始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修路只是闫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村容村貌的第一步。入户征求意见建议时,有村民反映,希望能在村西南的贤友河上修一座漫水桥以方便生产,经过调研,闫鹏和队员了解到农忙时节村民需要蹚水过河,汛期更得绕道才能下地,十分不便。闫鹏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工作队,很快修桥的问题得以立项。后经紧张施工,抢在当年秋收前将漫水桥建成,自此,不光村民外出耕作方便了,大型机械还可以直接开进田间地头,让李家村400亩地的耕种有了保障,周边村庄200余亩土地也跟着“沾了光”。为表感谢,村民们给这座新桥取了个名字:振兴桥。

把村民的实际需求放在心上,让闫鹏找到了驻村工作的方向。循着这个方向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他也找到了打开村民心门的“钥匙”。

多次奔波连闯三关,他帮村里建起了“致富大棚”

李家村距城区42公里,全村260户共计772人,其中留守人员半数以上为老年人,没有村企也没有现代化农业支撑,村民们多靠种植花生、玉米、小麦等经济效益低的传统作物为生。如何帮村民找到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增加村集体收入,是摆在闫鹏和队员面前的又一难题。

“当时最先想到的是光伏发电,但受制于村委办公场地,行不通。”为了找到乡村振兴的李家村路径,闫鹏多次组织村“两委”到周边县市区参观考察,经过充分论证,最终他们决定投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向“邻居”海阳学习,种植草莓西红柿帮村民增收致富。

2021年5月项目上马,困难也随之而来。建设日光温室大棚需要流转连成片的平整土地,但首选址就遇到了阻力,尽管闫鹏自掏腰包提着礼品,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但最后一户村民仍然不肯松口。眼看再拖就要耽误当年的栽种,他们只能重新选址。

大棚开始建设后,第二个“拦路虎”又来了。在资金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想按期完工只能多方沟通斡旋。跑断了腿也磨破了嘴,闫鹏终于用诚意打动了施工方,4栋共占地6亩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如期完成,刚好赶上了当年西红柿的最佳栽种时间。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闫鹏:驻村三年,爱管“闲事儿”更能干实事

闫鹏(左)在新建日光温室大棚里,与农户探讨草莓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

种上苗不代表一定能有收成,能产生多少效益还要看后期管理和销售情况。由于村集体成员的年龄偏大,没人敢接手大棚种植和管理,前前后后对外招标三次均不顺利,这又让闫鹏犯了难。时令不等人,他急匆匆地踏上了外出推介之路,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对外承包经营人。当年大棚就为村集体带来了3万元的收益,并成功解决了4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承包户第一年的收入也超过了20万元。

找得准路子,又能扑下身子,逐个击破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虎”,这一次,闫鹏凭实力和韧劲赢得了村民的信赖。

什么小事都管,“娘家人”的支持给了他一往无前的底气

第一书记能干点什么,又该干点什么?三年前刚走进李家村时,闫鹏的脑子里并没有清晰的规划。但在村里的时间越久,他的方向越明确:只要是对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发家致富有利的事儿,都该干。也因此,他多少有点爱管“闲事儿”。

村里的露天垃圾场存在了几十年,紧邻村民家不说,还会对村内的河流土壤造成污染。走访过程中,一位60多岁的村民向闫鹏抱怨“夏天都不敢开窗”,这个细节他记在了心里。2021年9月,他发动村民清理垃圾场,并着手将黑臭的河堤进行清淤护堤美化,河道变得清澈了,原来的垃圾场周围也种上了绿植,原本臭烘烘的片区开始花香四溢,村民们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

三年间,让闫鹏操心的事远不止这些。村里的老人手机欠费了,他会主动帮忙充值;村民屋顶漏雨打电话求助,休假期间的他第一时间帮忙协调解决;担心困难群众的过冬安全,他还挨家挨户上门帮忙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身为医务人员,闫鹏太清楚卫生对健康的影响。他先是协调莱阳爱卫会在村里开展“灭蚊灭鼠”活动,为村里争取到400袋灭鼠药、14瓶灭蚊药和60个毒饵站,有效降低了村里害虫的密度,改善了村民的卫生环境。紧接着他又多方筹措加自掏腰包,搞来观赏绿植300余棵美化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环境好了,村民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得益于“娘家人”的大力支持,驻村期间,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多次组织心理专家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为李家村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和心理咨询等,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三甲专科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闫鹏:驻村三年,爱管“闲事儿”更能干实事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心理专家到李家村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驻莱阳市省派工作队和医院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底气。”闫鹏说,工作组的资金支持让他能在李家村有所作为,医院的多方支援更是给了他纵向发展的底气。

村“两委”没有办公电脑,信息不通畅,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闫鹏将这一情况反馈给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医院随即从自留党费中拿出资金,为李家村村委配备了一台电脑。疫情防控期间,为解决李家村防疫物资短缺的实际困难,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又积极帮忙协调了最紧缺的防疫物资送到了村民手中。为提高村里“农家书屋”青少年课外读物的数量和质量,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在内部发起“我为农家书屋捐本书”活动,短短一周时间就为李家村的孩子们捐赠书籍超500本。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闫鹏:驻村三年,爱管“闲事儿”更能干实事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干部职工为李家村“农村书屋”捐赠书籍,图为孩子们收到图书后喜笑颜开

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2022年8月,闫鹏代表莱阳工作总队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全市第一书记“勇争先、创一流”擂台赛,对驻村工作成果进行展示汇报,因特色突出、成效显著,荣获了“驻村先锋”荣誉称号。驻村期间,闫鹏还被中共烟台市委选派领导小组评为烟台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先进个人。在他的带动下,2021年李家村党支部被中共莱阳市委评为“莱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驻村工作会结束,但对基层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却没有终点。从三年前的“外来书记”到村民口中的“自家人”,闫鹏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也为这一程乡村振兴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按照莱阳市部门包村帮扶工作的部署要求,1月23日上午,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专职党委副书记张艳红带队来到莱阳市高格庄镇龙湾泊村开展包村对接调研。在龙湾泊村委,张艳红一行与高格庄镇
2024-01-25 09:34:00
【我为群众办实事】烟台市蓬莱第二人民医院扎实开展母婴健康随访工作
...范豪豪)为切实保障孕产妇与新生婴儿健康安全,近日,烟台市蓬莱第二人民医院扎实开展母婴健康随访工作,随访医护人员严格落实“健康检查到位、知识宣教到位、问题解决到位”服务标准,将
2025-07-31 18:30:00
9月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民事无忧·乐享烟台”优化人文营商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烟台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丽娟表示,今年以来,市残联积极推进“残疾人
2024-09-07 07:28:00
...身一变成了“良田”,种上了3万5千棵烟薯25地瓜苗。在烟台市工商联及各商会的帮助下,桃园村集体田收获的近4万斤地瓜,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除了用于村口环境美化、完善基
2023-04-25 07:47:00
烟台农商银行福山区支行多彩活动让主题党日“走新”更“走心”
...宣传金融知识 烟台农商银行福山区松霞路支行党支部与烟台市福山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共同开展“金融进街道 服务暖人心”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支部党员走进街道、社
2023-07-23 02:03:00
【烟台高新好人】吕春梅:点滴小事提升小区幸福感
...26日讯(记者 管晓慧 见习记者 聂文佳)吕春梅,61岁,烟台市青桦逸景小区居民,海兴社区“最美志愿者”,她几乎每天都穿梭在烟台市青桦逸景小区的楼宇之间,为邻居的事奔走忙碌。
2023-07-26 18:40:00
“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在烟台成立
...康防治协会泌尿专业委员会联合烟台胶东泌尿外科医院在烟台市成立“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填补了烟台缺乏专业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组织的空白,揭开青少年生殖健康事业的新篇章。山东省
2023-09-04 21:32: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驻烟台市省派工作队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乡村振兴干劲足□记者 董卿 从春龙 通讯员 王华杰 尹弘震刘忠臣 报道本报烟台讯 6月25日,驻烟台市省派工作队
2023-06-30 09:46:00
烟台综合保税区税务:精细服务护航汽车消费
...效的办税体验,国家税务总局烟台综合保税区税务局联合烟台市车辆管理所,齐力打造车辆挂牌缴税便民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各项车辆税费优惠政策落地实施,为广大车主增添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2023-06-08 15: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南京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姜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5-11-02 09:14:00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11月1日,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在风景秀丽的羊山湖擂鼓开赛。现场20支高校龙舟队挥桨竞渡,在湖面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速度与激情”。 南京
2025-11-02 09:14:00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G334国道,东起吉林龙井,西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在吉林省境内绵延的895公里中,不仅串联起长白山麓的林海与松花江畔的湖光
2025-11-02 10:1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东志编辑 黄镇华二审 彭玲三审 李枫
2025-11-02 11:21:00
河北新闻网讯(刘志刚)清晨的京哈高速九门口复线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冲刺年底通车目标;国道G228昌黄路至秦唐界段宽阔平坦
2025-11-02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