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凉都”19℃的经济脉动】高山“菜园子”变身富民“金篮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15 21:40: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这两天,我们的蔬菜基地都在集中采收鲜食玉米和南瓜。打包好就装车发往广州、武汉、上海等地。”贵州简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城介绍。与其他产区相比,六盘水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且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蔬菜生长。正是看中这一优势,简优农业于2023年在钟山区扎根,发展蔬菜种植。

这份得天独厚的“凉优势”,更是直接转化成了市场的高价值。“同样是种植玉米和南瓜,六盘水的气候培育出的品质会更佳,价格自然更具竞争力。玉米每斤可比其他产区高出约0.3元,南瓜则几乎翻倍。”沈城语气中难掩欣喜,2024年,公司基地亩产值达1.2万元,惠及周边农户200余户。

乘势而上,今年简优农业又在汪家寨镇、大湾镇、木果镇将蔬菜种植规模扩大至700余亩。通过科学安排种植——三四月份套种玉米和南瓜,七月种冬瓜,九月种白菜、板蓝根菜心、红菜苔等,逐渐形成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凉都”19℃的经济脉动】高山“菜园子”变身富民“金篮子”

盘州市坪地乡小树林居委会蔬菜种植基地(盘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而在盘州市坪地乡,借助乌蒙大草原景区的区位优势,小树林居委会蔬菜种植基地呈现出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

基地里,巨鹤顶葫芦、天鹅葫芦造型别致,蛇瓜蜿蜒垂落,紫色螺丝椒鲜亮诱人……一众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蔬菜格外惹眼。

【“凉都”19℃的经济脉动】高山“菜园子”变身富民“金篮子”

基地负责人黄河俭察看果子长势(盘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引进了数十种既具观赏性又有食用价值的特色蔬菜品种,供游客观光采摘。”该基地负责人黄河俭表示,这片基地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生产,如今已发展为品种多样、四季丰产的现代化蔬菜基地。

“通过将蔬菜种植与旅游体验深度结合,我们蹚出了农旅结合的新路子。”黄河俭预计,基地本季蔬菜采收期将持续至10月初,产量300余吨,产值200余万元。不仅如此,基地有效带动了26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解决了50余人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六盘水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系统性支撑体系的构建。通过“内培外引”壮大市场主体,全市现有种植面积1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经营主体194家,包括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严查农残确保“舌尖安全”。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全市建成10余个集约化育苗基地,其中龙场蔬菜产业园年育苗约千万株;42个蔬菜仓储冷链物流项目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强蔬菜产地冷藏保鲜能力。

【“凉都”19℃的经济脉动】高山“菜园子”变身富民“金篮子”

周宜国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待采收的辣椒(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2020年11月回到家乡六枝特区岩脚镇民兴村创业的周宜国对此深有感触。五年的时间,他从零起步发展出5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科学轮作让辣椒、南瓜、茄子、玉米四季不断档。今年丰收在望,预计全年可提供务工岗位超1.3万人次,劳务支出达140余万元。

这份产业活力,正实实在在鼓足农民的腰包。在周宜国的基地务工了4年的村民汪体菲感慨:“在这里务工一年收入上万元,还不耽误自家农活,大家都很乐意来!像这段时间每天都是30多个人在地里忙活。”

据统计,六枝特区现有58个百亩规模的蔬菜基地,年带动务工30余万人次,务工增收超2000万元。冷凉气候孕育的热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捧稳了“金饭碗”。

【“凉都”19℃的经济脉动】高山“菜园子”变身富民“金篮子”

六枝特区郎岱坝区,工人正在基地里采摘蔬菜(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4年,六盘水全市蔬菜种植规模达124.85万亩,累计产量200.57万吨(其中夏秋蔬菜产量126万吨),产值67.4亿元。下一步,六盘水计划从压实工作责任,稳定蔬菜规模;合理安排茬口,优化供应结构;强化技术支持,推动节本增效;强化设施配套,提升产业水平等方面发力,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升级。

在乌蒙腹地,有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实现优质优价的特色产业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佳琪

编辑 邓运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累计超过百种,产值逾16亿元。品种多样的番茄是百色“菜园子”保质提量的生动例证之一。记者走访发现,在以往常见的番茄、辣椒、香葱、西葫芦等蔬菜基础上,近年来百色秋冬蔬菜种植类别
2023-01-19 03:47: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让“菜园子”鼓足群众“钱袋子”——道真自治县做强做优特色蔬菜产业隆冬时节,在道真自治县河口镇幸民村的蔬菜基地,村民们熟练地将刚采收的花菜、卷心菜进行称重、装车,
2023-01-03 09:44:00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以“菜园子”建设满足“菜篮子”需求苍梧县多举措确保冬春季蔬菜供应本报讯(记者 罗枚 通讯员 杨福新)1月31日,记者从苍梧县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苍梧县蔬菜
2023-02-01 09:13:00
...对接永辉彩食鲜、粤东江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实现菜园子与菜篮子有效对接,让村里的高山蔬菜走出大山。
2023-07-11 02:27:00
主打“先+鲜”,“菜园子”直通孝感首衡城“菜篮子”
...子”,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堰河村是盛名百年的“菜园子”。他们中,一个是辐射华中地区6亿人口的万亿级现代食品商贸物流基地;一个是100余户村民创收1400余万元的村级蔬菜种
2024-06-20 15:10:00
南充嘉陵区:34万余亩“菜园子”丰富市民“菜篮子”
...、世阳、李渡等乡镇连片建设建立起了一大批特色蔬菜“菜园子”,加上农户常规种植的蔬菜,全区蔬菜种植面积34万余亩,年产蔬菜25万吨,产品除了销往南充本地,还供应到成都、重庆等地
2023-07-06 09:50:00
大连瓦房店市元台镇:“菜园子”直通“菜篮子”
...0亩,年产蔬菜总产量达20000余吨。挖掘农产品价值,从“菜园子”蜕变成“菜篮子”,已经不是元台镇首次开展农业创新。此前,元台镇就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坐落于元台镇利兴村的
2023-09-16 11:10:00
护好菜园子 保障“菜篮子”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谢龙龙1月24日,一场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西邓村设施蔬菜基地的大棚内,却是一片绿意盎然,各类蔬菜长势喜人,菜农们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这些
2024-01-25 03:26:00
“新年的第一筐蔬菜”已经上路——南北“菜园子”春节保供见闻
...月22日电 题:“新年的第一筐蔬菜”已经上路——南北“菜园子”春节保供见闻新华社记者徐海涛、张志龙、陈国峰农历正月初一,各地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
2023-01-23 06: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