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黑色的实验服和彩色的实验室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05 06: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于化学元素反应中寻找灵感,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开拓材料端的解决方案

黑色的实验服和彩色的实验室

黑色的实验服和彩色的实验室

黑色的实验服和彩色的实验室

林宁(左)和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在探讨中

黑色的实验服和彩色的实验室

甬江实验室创园实景图。

翁天可 摄

一副黑框眼镜,一头茂盛的黑发,浅蓝色的衬衫外套着一件印有“y lab”的连帽卫衣,记者见到90后的林宁时,他随和得像个大学学长,“这外套是实验室的‘室服’,挺好,我特意要了两件,换着穿。”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高中时期的元素周期表对每一个理科生都不陌生,但理论的化学反应究竟怎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林宁给出了答案。在他办公室一角,放着不同尺寸的二次电池,林宁笑称闭着眼睛,自己都能摸出不同尺寸的电池应用到何处。

在甬江实验室,新型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组有三个实验区,分别进行基础化学合成实验、电池负极材料放大工艺验证、电池制作与测试等工作。林宁每天到实验室做的第一件和最后一件事,就是依次去三个实验区走走看看。这让他感到心安。

因为长期与硅基、碳基材料打交道,基础化学实验室看起来“黑糊糊”的:被碳元素染黑的白大褂、橡胶手套,沾染了些许黑色的量杯、黑色的清洗池。

但在一片黑色中,林宁自己创造了色彩:他用喷绘在化学仪器金属外壳上喷上了笑脸、太阳、彩虹……“做实验是件开心的事,我不希望大家在这里是愁眉苦脸的。”林宁带领的研究组有12人,且都是外地人,为了让大伙儿更好地融入实验室工作和生活,林宁每周日常带组员一起去运动和聚餐,积极交流,增进感情。但如果组员在实验上犯重复错误,哪怕面对女生,他也“不留情面”。不过,他却包容甚至鼓励研发人员在探索创新过程中犯“错误”。

如果说基础实验室是黑色的,那负责电池检验的实验室就是彩色的。近四百个大小不一、负极材料组成不同的电池被固定在充放电检测仪上,犹如军训时等待教官检阅的学生一般。

这些电池展示了新材料丰富多彩的应用,也有着各式各样的检测要求:超高能量密度电芯比现有电芯体系高30%;超高功率密度电芯6分钟就能充满电;有低温极端条件应用的电池,可零下10度充电、零下20度放电;高安全性电芯匹配未来载人电动飞机,所以绝对不能起火。

“不同的负极材料应用到电池后,我们对它们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进行检测,只有在这里达标了,才是‘正式毕业’。”林宁介绍道,每个仪器顶端都有信号灯,连接着电脑屏幕,用红黄绿的方式说明检测过程是否顺利。

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会发烫甚至过热,所以为安全起见,每一个电池上都附有一个小小的温度计,一旦超过80℃,仪器便会自动断电,“这种大小的电池,电车上要用几千个,所以必须在这里做好所有的极端情况模拟,才能将实际应用中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一个带着几百本书来甬的科研人

走进科学殿堂,林宁直言需要点缘分。大学本科时期,他读的是多学科融合的茶学专业,但寒暑假林宁却总喜欢泡在生化实验室。随后,他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专业攻读研究生及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无机化学家钱逸泰的学生。

“冒险是科学的灵魂,严谨是科学的生命。”在导师所有教诲中,这是影响林宁最深的话语之一。如今他把这句话打印出来,挂在实验室的墙上。每日抬头见导师的教诲,低头继续着化学实验。

采访过程中,林宁数次停下来打开身后的书柜翻找起来,“稍等,我找本书给你看看。”

2021年,瞄准新材料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甬江实验室正式揭牌。2023年,林宁来到甬江实验室,几百本书是他随身携带最庞大的家产,有国内外佳作名篇,有经典英文原著,但更多的则是无机化学和二次电池领域的专业书籍。如今,书柜里仅存放了部分,还有好几箱未拆封的躺在实验室仓库里。随手翻看一本著作,处处可见林宁写下的注释,他也会把一些经典书籍推荐给学生和组员。

看书,是林宁从事科研工作到现在一直保有的习惯。他笑称,无机化学反应就像种花,你可以研习前辈的思路嫁接、发散,但最重要的是探索出自己原创的化学反应式:“我刚读研究生时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做课题,导师给的参考材料就是两篇1997年和1999年的文献,只能反反复复阅读,不断查阅新的资料,思考可行的实验方案。”

也是在书中汲取知识后,林宁又用无数次实验,开始了与新型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无数次过招:他探索出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简单高效制备方式,设计建设了千吨级硅基负极材料生产线,并正式投产;通过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电化学反应机制解析,一次次突破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瓶颈,为实际应用场景提供电池材料端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为爱奔“甬”

他希望中国材料被世界看见

跟随林宁的一天,潮新闻记者与林宁吃了两顿饭,都在甬江实验室的星空食堂,而且都是面食。“林老师,今天面要宽的还是细的?”祖籍河南的林宁是面档的常客,档口师傅一见林宁就热情招呼。

在河南长大,在安徽读书,为何最后选择扎根宁波从事科研工作?

林宁选择甬江实验室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爱人。大学时相知相恋的太太就是宁波人,孩子上小学后,为解决两地分居的情况,他为爱奔甬。

“师兄和师嫂之前两地时就不怎么能见面,如今在同一个城市了,他还时常三过家门而不入。”新型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组里最早的组员之一,同时也是林宁师出同门的师弟钱勇告诉记者,即便回家车程只需半小时,但每周林宁总有三四天在实验室过夜,“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虽然为爱奔甬,但更吸引林宁的是宁波在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及科研潜力。2023年,甬江实验室在全球广纳贤才,目前,科研人员达430名,按照“前沿+需求”双轮驱动组建的16支研究团队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

宁波目前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接近4000亿元,拥有20多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40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磁性材料、绿色石化两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林宁笑道,研究生期间,他在调研应用领域时,就是来的宁波工厂,与工人们同吃同住,一起上生产线。

从大学科研人到实验室创业者,林宁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在甬江实验室四周,是宁波工业园区,有时候走出实验室,林宁会看到工人匆忙往来,“我常对组员讲,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宁波纳税人缴纳的,所以更要全力以赴。”

今年下半年,林宁及研究团队将搬到甬江实验室创园园区,他计划把三个实验区域放在一起,更好地打通材料基础实验、应用检测的环节。

同时,带着甬江实验室创新印记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也将迎来投入生产阶段,致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将是干劲满满的一年。我希望能扎根甬江实验室、扎根宁波,与实验室和宁波共同成长,让中国材料被世界看见。”林宁笑道。

于化学元素反应中寻找灵感,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开拓材料端的解决方案

甬江实验室里的“先行者”

在材料世界里,挖掘二次电池无限可能

你的手机能用多久,电动汽车能跑多远,电动飞机能飞多快,往往取决于电池有多耐用。

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能,又与它的负极材料息息相关。而这,就是林宁深耕了十年的领域。

在宁波甬江实验室新型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组的实验室里,小到大拇指指甲盖大小,大到接力棒粗细的电池,就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整齐排列在充放电测试仪上。

只有在这里通过一系列测试,被判定合格的新型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才会被量化产出,投放进入市场,最终被应用在电车、家电等诸多领域。

于化学元素反应中寻找火花和灵感,林宁和他的研究组在无数次失败中找到最优答案,突破二次电池关键技术壁垒,开拓电池材料端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彩色(特色)花生未来的路在何方?业内专家泉城论“见”
...技术专业委员会、农业农村部花生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山东省花生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主办,山东省农业科学
2025-09-01 10:20:00
郝邵文女儿遭校园霸凌?本人回应:今天我只是个8岁女孩的爸爸
...妻子林宁瑞在社交平台发布文章,名为“我们被杭州威雅实验学校的假宣传骗了”。文中林宁瑞控诉8岁的女儿林笑可在杭州威雅实验学校受到了校园霸凌。她在得知此事后与学校进行了三次面谈,
2024-01-04 11:25:00
“五彩斑斓的黑”?彩色碳纳米管纤维来了
...汉纺织大学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团队陈凤翔博士,与清华大学张如范副教授合作,首次制备出彩色碳纳米管纤维,解决了长期以来碳纳米管难以彩色化和易
2022-12-22 08:13:00
爱普生亮相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赋能教育新未来
...系列其他产品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3 数据来源于爱普生实验室测试结果,因使用环境和设置的不同,与实际使用数据存在差异
2025-04-28 15:41:00
演员郝劭文妻子曝女儿遭校园霸凌,官方回应还在调查中
...瑞,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披露,8岁的女儿在杭州威雅实验学校遭受校园霸凌,频繁做噩梦并哭醒。她表示曾多次与学校进行沟通,但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家长的呼声:孩子噩梦频现,学校沟
2024-03-31 23:25:00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古老文字+现代科技  让甲骨文走进云时代
...王勇生)2月17日,记者来到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进行参观。“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首页(央广网发 戴泽鑫 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2023-02-18 11:06:00
为蚕宝宝配备“全职智能保姆”
...是常常因为摘不到新鲜桑叶来喂蚕感到烦恼?”走进中心实验室,家蚕团队副教授沈关望拿出一个白色的盒子向记者展示。只见盒子里整齐地码着黑色片状物,每一片上面都趴着五六条细小的蚕。
2024-05-16 09:23:00
...关键问题。过去一年来,西湖大学纳米光子学与仪器技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提出利用超快激光加工陶瓷复合陶瓷薄膜,在超快激光彩色打印技术上实现关键性突破。该项技术的核心首先在于
2023-02-12 02:35:00
...了助力该领域的研究,未来,磁共振波谱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发展活体多核、超灵敏、超快及超分辨的新一代磁共振关键技术,抢占新一代磁共振制高点。自
2025-01-16 16:4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内功修炼+市场开拓 河钢张宣科技镀锌产线强势创效
河北新闻网讯(董佳倩)近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传来捷报,其镀锌产线凭借“内功修炼+市场开拓”实现经营创效。9月份,该公司镀锌丝产品销量环比增长77%
2025-10-27 18:01:00
全球合同管理系统市场正以15.5%的年复合增长率狂奔,443.9亿元的庞大市场背后,是AI技术对传统合同管理方式的彻底颠覆
2025-10-27 17:36:00
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4日,记者在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以前瞻布局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7 16:24:00
京东11.11直播技术全面升级,立影3D技术、JoyAI大模型重构沉浸式购物体验
随着京东 11.11 大促的火热进行,京东直播再度升级技术布局,以 “立影 3D 技术”“JoyAI大模型”等创新技术
2025-10-27 15:39:00
电机能效提升领域再添标杆!25 项产品 / 技术入选全国节能降碳示范名单
为深入贯彻国家 “双碳” 战略,加快电机领域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此前启动 “全国节能降碳示范产品 / 技术推荐” 征集工作
2025-10-27 15:42:00
吉刻现场|硬核登场!吉林选手角逐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泉州(晋江)开幕。本届大赛,吉林省派出23个项目团队组成的参赛队伍角逐三个大赛道
2025-10-27 14:09:00
厦心医院实现手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许良友 付磊 刘云芳)10月23日,一项载入医学史册的创新手术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医院”)圆满完成
2025-10-27 08:11:00
新闻纵深·解码钢铁大模型|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
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编者按当钢铁遇上人工智能,一场“智变”正悄然发生。为生动展现人工智能为钢铁产业生产
2025-10-27 08:12:00
第十一届NJSD软件开发者会议在软件谷举行江苏规模最大,1400名软件工程师在宁“聚会”南报网讯(记者于洁尘通讯员林园园)70多位业界“大咖”登台演讲
2025-10-27 08:2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瑞于品华杨刚记者徐宁)近日,南化公司自主研发的橡胶防老剂中间产品RT培司(4-氨基二苯胺)除盐技术取得突破
2025-10-27 08:2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淏涵记者张希)日前,南京林业大学与乐惠国际南京基地签署《校企全面合作协议》《产业研究院共建协议》,全面开启校企战略合作
2025-10-27 08:22:00
高效,是都市青年的通行证:InstaShake以“一杯营养”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 新锐品牌以“零添加、无预制、纯手工”的坚守,为上海都市人群注入鲜活能量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上海,追求健康与追求效率似乎成为一道单选题。然而,新锐健康饮品品牌InstaShake正以其独特的“零添加
2025-10-27 08:39:00
济宁银行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 多维发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鲁网10月27日讯近年来,济宁银行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洞察科技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重点产业链金融需求,以产品创新破解融资难题
2025-10-27 11:07:00
汪昌莲据《经济日报》报道,“两三元就能买品牌饼干薯片”“上百种散装零食任意挑选”……从县城到乡镇,在街角与量贩零食店不期而遇已成逛街“标配”
2025-10-27 11:10:00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先降后升,27日早晨气温较低。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晴间多云,北风转南风2~3级,最低气温市区4℃左右
2025-10-27 1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