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沃野调出新气象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30 12:2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沃野调出新气象

——潍坊峡山区扎实推进“农业三调”赋能乡村振兴

从零散土地到规模化经营,从传统种植到特色种植,从“靠天吃饭”到“旱能浇、涝能排”,在潍坊峡山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农业生产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今年以来,峡山区通过扎实推进旱涝调平衡、零散调规模、作物调结构“农业三调”工作,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旱涝调平衡,农田水利保障粮丰

“多亏了村委牵头疏通新建的这些沟渠,今年的强降雨来得多,雨水去得也快。以前我们这里一遇到旱涝就发愁,庄稼收成全靠天。现在好了,旱能浇、涝能排。今年的玉米长得特别好,丰收在望啊!”潍坊峡山区太保庄街道朱马村的种植大户肖德福,难掩喜悦之情,他的小麦田还在今年粮食高产实测评审中入选高产典型。

这种可喜变化的背后,凝结了峡山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广大党员干部无数的辛劳和汗水。

面对旱涝不保收的困境,峡山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通过打通主脉、疏通血管、畅通沟渠等方式,实现全域河流水系与农田水网的互联互通。构建“1+4”区域水网共治模式,通过“铺管引流+河道清障+沟渠疏浚”,形成覆盖全域的农田灌排一体化水网布局,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目前,已勘测完成300余公里农田灌排渠道,新建改建各类水利设施60余座,地表水存蓄能力扩大10%。同时,针对易涝区开展系统整治,配备大功率排水设备,确保在强降雨时能够及时排水防涝。这些举措使“短板”土地焕发出新活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为了保障水网建设的顺利进行,峡山区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实施供水保障、防洪提升、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项目,不断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基层党组织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也发挥了引领作用。王家庄街道林家营村是远近闻名的韭菜之乡,耕地1100亩,其中韭菜近400亩。该村地处红板岩区,耕地条件较差,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情况。2022年强降雨造成大田作物普遍受灾减产。林家营村两委班子决定大搞水网疏通工程,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构建水网通畅、旱涝保收的良好格局。党支部牵头引领,村“两委”全员参与,群众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抗旱“主动战”。确定了三纵五横水网疏通方案,通过“铺管引流+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先后清理老沟渠5500米,新挖排水沟1800米,彻底打通了南排史角河、北排五零沟的排涝通道,基本解决了大田排水问题,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

零散调规模,碎片土地化整生金

走进峡山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成方连片的“大田”,大片绿油油的玉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昔日的零散小田已不见踪影。这一变化,得益于峡山区大力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

面对土地碎片化、农村空心化、发展薄弱化等问题,峡山区探索“土地流转+农事托管+集体经营”立体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结构向规模化、规范化转型升级。区农业农村和水资源局副局长吴金春表示,“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当前峡山区农业发展难题的关键。”

为此,峡山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同时加强政策宣传,让群众明白土地流转的真正含义和带来的实惠。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峡山区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示范村和基层党组织。岞山街道颜家庄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村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通过宣讲土地流转政策、典型案例,帮助农户分析效益比、算好经济账,让群众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一系列细致的工作打消了群众顾虑,仅用5天时间,颜家庄村就流转土地1006亩,分别承包给4个种粮大户,全村1960亩耕地实现了全域流转,村民每亩收益10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30余万元。流转后的土地,由种植大户统一经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太保庄街道新河头村是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集体经营的典型。新河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硕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从320余户群众手中流转土地1100余亩,2023年合作社纯收入50余万元,上交村集体12万元,村民增收20余万元、分红6万元。新河头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土地流转后,我们村的粮食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升到了550公斤,农民收入也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土地流转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干点其他工作或外出务工,实现了增收致富。”

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让群众信心倍增。颜家庄村村民卢大爷说,“以前我家只有几亩地,种起来又累又赚不到钱。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我每年能拿到1000元的租金,还可以去附近的工厂打工,每月收入四五千元。这样的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

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26万亩、大田托管面积1.24万亩,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5个,成立强村公司96家,辐射带动2.7万农户增收致富。

种植调结构,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在推进土地流转的同时,峡山区还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针对农业产业存在的种植结构单一、亩均效益偏低等问题,峡山区立足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培育打造盛峡韭菜、禄牌有机姜、丰年年蓝莓等10多个设施农业品牌,开辟以销定产、抱团展销、借船出海等新型销售路径,设计4条特色种植产业带,助推周边村民人均增收约10万元,推动农业高产高效、向“新”提“质”。

在峡山区丰年年数字农业种植园里,一排排蓝莓树整齐排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蓝莓成熟后运往南方市场销售,每斤能卖到近百元。目前,丰年年数字种植园年产蓝莓100余吨,年产值1000余万元。

峡山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为特色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该区先后引进了秋月梨、大樱桃、火龙果、西梅等优质品种,并成功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其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戴其辉介绍,“我们合作社从2018年开始种植秋月梨,目前园区已扩大到近300亩。去年合作社每亩纯收益约1.5万元,远超传统农作物的收益。”

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峡山区积极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益和产品质量。开展为北大农研院“寻找现代农业技术经理人”活动,组织北大农研院42个课题团队与32个农村社区构建利益共同体,北大农研院提供农事技术,社区提供实验田、农技助理,合力推进12项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戴其辉表示,“我们合作社采用了智能温控系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精准灌溉和施肥。不仅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还节约了水资源和化肥用量。”

峡山区还注重品牌打造和销售渠道的拓宽。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参加各类农产品评比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峡山区正在将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沃野调出新气象。潍坊峡山区通过扎实推进“农业三调”工作,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快车道”,真正让老百姓富脑子、鼓“钱袋子”、挺直腰杆子,蹚出一条库区乡村振兴新路子。峡山区正在继续深化农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峡山样板”。(刘涛 王红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0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良田筑牢潍坊农业发展根基——“五良”协奏唱响潍坊现代农业新篇章
...市寒亭区固堤街道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记者看到了一番新气象。只见广袤的农田连成一片,整齐划一的田埂延伸到田野尽头,坚实的机耕路像一条丝带镶嵌在农田里。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正
2024-12-31 15:22:00
鲁网12月18日讯近年来,潍坊市峡山区依托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势,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等方式不断拓展“三个模式”,持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进一步
2023-12-18 10:58:00
从“靠天吃饭”到“旱能浇、涝能排”
...在峡山,一片片“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沃野平畴正成为丰收的粮仓。今年峡山区小麦种植面积、产量、亩均效益均实现大幅增长。(刘涛)
2024-08-14 16:52:00
潍坊峡山:特色种植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记者 魏静 通讯员 韩钦 潍坊报道盛夏时节,走进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赵疃村黄烟种植基地,近一人高的黄烟一片连着一片,一株株烟苗枝繁叶茂,烟叶肥厚宽大、色泽饱满,长势甚是喜人
2025-07-11 18:43:00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沃野千里好“丰”景——湘阴县东塘镇“三农”高质量发展侧记“全镇粮食生产要‘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社会化服务、市场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全镇9村一社区2.6万亩
2023-03-08 06:53:00
通渭:沃野千里忙春耕
本文转自:定西日报通渭:沃野千里忙春耕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田倩倩 刘祥龙芳菲四月,春光正好。伴随着春耕生产的步伐,一幅幅崭新的“春耕图”在通渭广袤沃野间徐徐展开,各乡镇的田间
2024-04-24 08:40:00
...朴民风,多措并举推动乡风文明不断提升,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面开展乡风文明教育,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优化乡村治理体系。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023-12-10 15:25:00
潍坊临朐:沃野麦浪翻金 14.8万亩颗粒归仓
...声。弥河翻涌着粼粼波光,将夏风揉碎在浪尖,掠过千里沃野时,陡然掀起层层叠叠的金色麦浪。新麦特有的清冽甜香自麦芒间迸发,混着阳光的温度在风里翻涌,顺着弥水沂山的脉络荡开,最终将
2025-06-19 20:16:00
沃野培育新产业  良田结出“致富果”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沃野培育新产业 良田结出“致富果”——冀州区周村镇特色产业走笔本报记者董楠“我们从去年10月份开始种植大棚陇椒,现在已经收第二茬了。”近日,冀州区周村镇小屯村党
2024-05-23 11:3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