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平舆县东皇街道:“姜”好日子“种”出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31 19:15:00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黄向阳 通讯员贺志勇)“我们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并且无偿地给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帮扶,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你看,单是我们蔡营村就种植生姜470多亩。”7月28日上午,骄阳似火,伏热难当。走进平舆县东皇街道蔡营社区众耕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生姜种植基地,一股生姜特有的辛香味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只见郁郁葱葱的姜苗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裴亚洲拨开齐腰深的叶和茎看了看说,“今年生姜长势好、结得多,咱们都是订单种植,不愁销路。”

平舆县东皇街道:“姜”好日子“种”出来

“要想种好姜,技术是关键。从生姜选种、催芽、播种到苗期、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正忙着查看姜苗长势的合作社社员裴肖飞说,“种生姜,难度比别的农作物大得多。”

“现在生姜已进入重要的管护期,合理用药施肥是种出良种姜的一大法宝。”裴亚洲介绍说,“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生长很好,却容易感染病虫害,若不做好预防,将会导致姜苗的姜瘟病危害严重。”

平舆县东皇街道:“姜”好日子“种”出来

“病虫以预防为主,5月温度高以后就容易滋生病虫害。选择生物性农药,发生前就预防,预防可以实现不生虫、少生虫,这样使用农药的量就少了。田园旁边的杂草要去掉,尽量让虫没有着陆的地方,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尽量少使用农药,保证产品安全。”裴亚洲接着说,“如今,靠着对生姜种植技术的把握,不仅让危害生姜的病虫害大大减少,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确保了生姜获得好收成。”

看着侃侃而谈的裴亚洲,你不会想到他也是“半路出家”。1984年出生的他,个子不高,言语中透露出“灵性”。他初中未毕业就外出打拼,从建筑工地的小工做起,到成立施工队承包工程,凭着农村人特有的诚实守信的品格,一步步走来,也小有成就,也慢慢有了为家乡做点事的想法。

平舆县东皇街道:“姜”好日子“种”出来

2020年初,因为疫情而待在家里的裴亚洲,看到邻村里有人种植生姜正在晒种催芽,就前去攀谈起来,不说不知道,这小小的生姜种出来的竟然是“宝贝疙瘩”,裴亚洲“动心”了。

心动后,裴亚洲立即行动。一方面向本地的生姜种植“能手”学习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咨询外地最新生姜种植技术,了解销售情况和收入效益,做到“心中有底”。

平舆县东皇街道:“姜”好日子“种”出来

2020年3月,经多方咨询,得知山东昌邑的面姜种植技术比较成熟,且病害少,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裴亚洲当即奔赴昌邑“取经”。

在昌邑的半年时间里,从生姜育苗栽培时的生姜育苗技术、育苗床的准备、育苗方法的流程,到地块选择、种植时间、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定植方法和收获方法,裴亚洲把生姜种植的整套技术“烂熟于心”。在签订好生姜种植技术提供协议,以及生姜回收协议后,踌躇满志的裴亚洲回到家中,准备“大干一场”。

“2021年春,我从昌邑引进一批种姜,先在自家和亲友的40多亩田地里,按照学习的生姜种植技术进行种植、管理。呵,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0月底生姜收成后一算,每亩收益一万七八。”说起当时的情景,裴亚洲依旧“忐忑”而兴奋。

“2022年,我又流转土地种植了60多亩,不算多。村里的老少爷们看到种姜收成不赖,纷纷要求种植,陆陆续续种植了380多亩。他们按照我的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一季下来,每亩净收入近两万元。”裴亚洲有些“得意”地说,“今年,我自己种了110多亩,我们村种植面积已经470多亩了。”

“2023年1月,裴亚洲联合本村及周边的28户生姜种植大户,成立了‘平舆县众耕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生姜技术种植,生姜出口销售。其中,在庙湾镇龙王庙村种了190亩,玉皇庙乡种了235亩,双庙乡种了56亩,汝南县金铺镇种了220亩,驿城区种了55亩,规模已达1200多亩。”同行的蔡营社区驻村第一书记王影很是开心地说,“我们社区的脱贫户、监测户种植生姜,裴亚洲先给他们垫资,待收获后再结算,解除了他们想劳动致富而资金不足的问题。”

“生姜开沟培土机轻松省力,可以说是深得‘民心’啊,它的出现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强度,还提高了田间的作业效率。”看到我们“好奇”地盯着一台在田间穿行的机器,裴亚洲笑着介绍说,“你看,这还有水肥一体机,通过可控管道系统给生姜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方便多了。”

“以前,生姜种植主要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多为小面积零星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现在,整地、开沟、起垄、培土作业已全部实现机械化,收获作业机械化也差不多有一半了。”裴亚洲信心满满地说,“这也为我们成立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基础。”

“去年,蔡营村生姜销售收入900多万元,除去成本,每亩大约有近两万元的收益。他们的土地流转金每亩已达1000多元,比其他合作社要高几百元,间接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何况还能吸纳本村及周边的群众常年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呢。”王影一脸兴奋地说。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街道包村干部南银成深有感触地说,“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带动,不然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选准了生姜种植这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既符合蔡营社区的实际,又是最适宜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项目,群众靠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就能获得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裴亚洲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自发带领其它乡亲“抱团取暖”,将群众利益与特色产业紧密联结,用自己的诚心和行动帮助他们,实现了群众从给他人干活打工转变成为自己做事,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帮助群众改善生活,“姜”群众的好日子“种”出来。

编审:姚冬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平舆县:一村一品一特色 多元发展促振兴
...合作社负责人裴亚洲望着郁郁葱葱的生姜喜上眉梢。这是平舆县“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效的一个缩影,也是提升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的一个新引擎。记者在平舆县东皇街道蔡营社区众耕农业
2023-08-15 00:13:00
平舆县东皇街道纪工委:以查促改 促进社区财务管理规范化
...查出来的问题,要在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日前,在平舆县东皇街道社区财务专项监督检查通报会上,东皇街道纪工委书记孙响强调。为切实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加强社区财务管理,
2023-06-14 16:41:00
平舆县东皇街道:夏日送“凉”
...能不能安全度夏,就想着过来看看您。”7月17日下午,在平舆县东皇街道大王寨社区雷庄村脱贫户冯树然家,县总工会副主席朱云霞拉着冯树然的手,亲切地说。冯树然今年已经76岁了,老伴
2023-07-19 16:24:00
生姜种植助民富
...30多个乡亲帮俺起姜,每人一天60元。”11月7日上午,在平舆县东皇街道蔡营社区蔡营村,村民宋新善看着前来走访的驻村第一书记王影开心地说。宋新善是蔡营社区蔡营村脱贫户,201
2023-11-14 00:23:00
河南平舆:“三园”同构 链动产业促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文豪平舆县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一角。李亚超 摄正值隆冬,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东皇街道大王寨社区共同富裕加工园里,一派繁忙。在豫搏防水工具加工车间,伴随着机
2024-01-16 15:09:00
东皇街道:志愿服务队服务秋收
来源:极目新闻连日来,天气放晴,平舆县东皇街道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帮扶队员成立秋收志愿服务队,摸排困难家庭,解决群众秋收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秋粮颗粒归仓。记者徐佳瑞通讯员贺志勇摄影报道
2023-10-12 11:30:00
合作社抱团发展互助共赢
...合作社抱团发展互助共赢本报记者 徐佳瑞近日,记者在平舆县东皇街道刘凡社区绿兴农业种植合作社冬瓜种植基地看到,采摘工人忙着托起手中沉甸甸的黑皮冬瓜,紧张而忙碌地搬上大货车的车厢
2023-08-25 00:03:00
本文转自:驻马店日报本报讯(通讯员 刘 威)近日,平舆县居民单某到县公安局东皇派出所,将一面印有“尽职尽责 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表示感谢。4月2日,该所接到单某报警
2024-04-24 00:36:00
平舆县清河街道: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三夏”农业生产
...象新闻记者 黄向阳 通讯员 许鹏)5月31日,雨后第一天,平舆县清河街道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抢收、抢种、抢农机、抢排水、抢晾晒、抢服务等措施,全力保障“三夏”农业生产。抢排田间
2023-05-31 17: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