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可控核聚变:将磅礴巨能变成潺潺流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9 06: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尽管核聚变技术已历经70余年发展,但在大众眼里仍十分神秘。那么,究竟什么是聚变能?为何这种能源如此难以提取、难以应用?

如今的核电站运用的是核裂变过程,它通过将重原子分裂而释放出的能量产生电力。核聚变则相反,它通过将轻原子融合在一起来产生能量。当原子融合时,它们产生出的新元素和粒子比之前总质量轻。这部分缺失的质量通过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转化为能量。正是这种从质量到能量的转化,使聚变成为宇宙中最强大的能量释放过程之一。

这一过程如何在自然界中实现?原子核带正电荷。就像两块磁铁的N极一样,这些正电荷在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它们越靠近,原子就越是转弯或反弹,试图避免碰撞。只有在宇宙中最炽热、密度最高的环境中,原子才能克服这种强大的排斥力而融合在一起。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恒星内部,比如太阳就是靠核聚变维持稳定的发光发热。

太阳依靠其自身的巨大质量,主要将氢聚合成氦,而其他恒星还能聚合更重的元素,包括碳、氮、氧、锂,甚至铁。

然而在地球上,要在没有天然引力场的辅助下实现聚变,就会异常困难。聚变的原子必须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并保持彼此足够接近,以克服它们之间的排斥力。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能与容器或周围的任何东西发生相互作用或接触,否则它们将熔化容器——就好比要把太阳放入一个气罐中。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实现核聚变,那就是热核炸弹。但这种聚变反应一旦开始,就不可能再遏制,只需几分之一秒就会释放出毁灭性的巨大能量。正因如此,聚变科学家的目标是建造一种能够安全地产生稳定电流的设备,让聚变产生的磅礴巨能变成潺潺流水,输送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两种主要方法来实现可控核聚变。一种称为磁约束,需要让热等离子体悬浮在磁壳内。这种方法很难,它需要一个能够容纳但不接触热气的大容器。另一种方法称为惯性约束,使用激光挤压微小的氢燃料颗粒,直到它们发生失控的聚变反应。这个过程与核武器相似,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成功产生净能量的实验是在核武器实验室进行的。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这两种方法的相关研究、实验,距实际应用仍相当遥远。(孙欣祺/编译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核工程师看《流浪地球2》:三千核弹炸毁月球?办不到!
...朋友圈,等看完电影后再回来阅读。《流浪地球2》里的核聚变有没有发现大刘很喜欢核聚变?《流浪地球2》的主要设定几乎都与核聚变有关:太阳氦闪就是一种核聚变;用来推走地球的行星发动
2023-02-04 11:00:00
美国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距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在国家点火设施(下称“NIF”)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可控核聚变实验,实现了“核聚变点火”(fusion ignition),该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所消耗的能量。“这是一个酝酿了几
2022-12-14 16:08:00
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就藏在这种恐怖的武器里
...,又有不少人关注起了人类的“终极能源”技术——可控核聚变。许多人好奇,为什么说核聚变是人类的“终极能源”技术?核聚变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可控核聚变到底为什么“难控”?核聚变
2023-09-01 16:31:00
太阳核聚变有多恐怖?1秒钟910万枚氢弹当量,太阳为什么不会爆炸
...地球上生命的源泉。但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呢?答案在于核聚变——一种在太阳内部发生的强大的核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氢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的产生过
2024-05-29 16:46:00
核能发电的奥秘:小小原子的大能量
...两台核电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188亿千瓦时。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被誉为世界最大人造太阳。图为2023年11月23日
2024-06-24 02:56:00
“核聚能量增益”是什么?
...道,当地时间周二,美国能源部(DOE)宣布,研究人员在核聚变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首次从一个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这让许多人对未来生成更多的清洁能源充满了
2022-12-14 12:16:00
“人造太阳”离我们还远吗?
核聚变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称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将为国
2022-12-15 02:02:00
揭秘第一颗氢弹试爆前不为人知的原理试验,你了解这段历史吗?
...建设和运行成本巨大。 第一颗氢弹试爆前的原理试验:核聚变的过程和原理核聚变,又被称为热核聚变或氢弹,是一种利用氢和其他轻元素融合形成更重元素的核反应过程。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
2023-08-30 11:22:00
人类核聚变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什么如此重要?
人类核聚变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什么如此重要?据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美国能源部(DOE)宣布,研究人员在核聚变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首次从一个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
2022-12-15 02: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鲁网11月21日讯为回馈客户,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近日,河东农商银行桃源支行联合辖内某药业集团举办“金冬时节·健康相伴”客户养生见面会
2025-11-22 09:34:00
灵光4天下载破100万,扩容8轮,刷新Sora2五天纪录
11月22日消息,蚂蚁灵光上线4天下载量突破100万,冲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灵光首个百万下载速度超过ChatGPT
2025-11-22 14:13:00
知识带货热度高,历史作家梅毅在抖音直播间发布新书
知识带货热度不减,越来越多作家走进直播间推荐新书、好书。11月20日,知名历史作家梅毅(网名“赫连勃勃大王”)携新作《天命无常
2025-11-22 15:35:00
齐绘未来发布“快上岸”智能求职小程序,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大学生就业赋能
北京齐绘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正式推出“快上岸”微信小程序,以多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I系统为核心,为大学生提供精准
2025-11-22 15:36:00
以开源聚合力,以生态促创新,电鸿走出行业操作系统自主路径
“在过去,去一次现场要带一大堆终端,以应对现场不同设备的接入。现在,只需一部手机和一箱基础工具就行。”来自广州南沙示范区运维工作人员的分享
2025-11-22 15:37:00
河北新闻网讯(李力芳)2025年7月份以来,河北建工省安装六分公司浙江八亿时空项目创新引入平台吊装系统、蜘蛛吊、电动遥控坦克等专业技术装备
2025-11-22 18:08:00
11月21日从太钢获悉,太钢近期硅钢产品订单在欧洲高端市场实现成功落地。此次出口的硅钢产品首次实现大卷重(15-17吨)和高牌号超宽规格(1250mm)供货
2025-11-22 18:20:00
校企携手研发新型电池 拓展长时储能应用新边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王蕾、蓝静)11月20日,以“储能大时代,长时新蓝海”为主题的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2025年度大会在武汉召开
2025-11-22 19:06:00
必胜客中国业务进入快车道:门店突破4000家
2025年11月22日,百胜中国旗下必胜客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第4000家门店的开业庆典。这一里程碑意味着必胜客在中国的布局进入新阶段
2025-11-22 22:32:00
从乡村直播间的农特产品,到城市商场的促销热潮,再到物流行业的高效运转……记者从太原市税务局获悉,随着“双11”将下半年消费市场带入旺季
2025-11-21 08:12:00
天阳科技发布“量子增强计划”,多方聚力共筑“量子金融”新生态
近日,以 “量子计算+AI:重塑金融科技新范式” 为主题的前沿科技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天阳科技”)主办
2025-11-21 08:29: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四):车间里的“智变”
向智而行,新型工业化加速跑——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生产计划排程系统,实现订单与产能高效匹配;石家庄四药集团应用生产执行系统
2025-11-21 08:36:00
“看见”,是新闻工作的起点。守护新闻工作者的清晰视野,就是守护社会公器的明亮窗口。11月18日,在厦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下
2025-11-21 09:40:00
网易 UU 远程 Mac 被控功能上线,提升 macOS高效办公体验
网易 UU 远程全新版本上线,在已有 Mac 控制 PC 功能的基础上,正式开放 Mac 设备被控功能,自此 Mac 实现控制与被控的双向协作
2025-11-21 09:47:00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21日发布关于Xiaomi Watch S4 Sport潜水功能的说明。小米公司表示
2025-11-21 1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