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许 非
如今AI产业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相关科技新闻和新概念新名词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近年来一些AI软件可以生成文字、图像甚至视频,这一类应用显然与普通人的距离更近,尤其随着AI技术的普及,很多非专业人员也纷纷开始在各领域“玩转”AI,当新技术渐渐走入日常生活,既让人们啧啧称奇,也让不少人感到了忧虑。
近日有电商平台使用AI数字人直播带货,与真人主播相比,“数字分身”完全不用休息,带货成绩也不错,引发不少网友去围观。但也有网友觉得AI数字人语言呆板,缺乏互动性,还达不到完全代替真人的水平。但不管如何,用AI技术代替真人做直播,显然是一种积极性技术创新,既节约人力成本,也能提升工作效率,丰富传播效果,深度拓展了AI技术应用场景。
然而有些AI技术应用却引发了争议,比如最近出现一种新兴业务:用AI“复活”逝去的人,客户将去世亲人的照片和音频发给商家,就可以通过AI技术制作出逝者的数字形象,真正还原“音容笑貌”,甚至能跟亲人“对话”。这一数字殡葬的新型服务是否能为公众所接受呢?有人觉得“还原”死者太不严肃,有人觉得提供情感慰藉也无可厚非。即使不论其中的伦理争议,当这项业务涉及到人的肖像权使用,就会涉及到法律问题,同时也会带来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就需要立法和监管对该领域进行约束。
随着AI技术进一步普及,个性代定制的“数字分身”会在更多领域出现,会带来更多的行业革新,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冲击,其中涉及到技术伦理问题值得人们深思。AI让网络空间更加真假难辨,例如不法分子用AI技术假扮他人、用假视频来吸引流量或者诈骗,这种种问题已经脱离娱乐初衷,对网络空间和社会信任带来强烈冲击。以往人们还相信“有图有真相”,但AI技术让“眼见不再为真”,要确保技术不被滥用,就必须从行业规范、制度建设以及大众认知上做出应对,这是技术革命所必然带来的挑战。
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和技术社会化应用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对技术的真正反思,需要关注AI技术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以及社会应当如何更好迎接这一变化。新技术总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创造出全新产品和服务,也会引发新问题,新挑战。应当有一套“拿来主义”的标准,善的应用应当大胆推广,争议性应用则小心求证,恶的应用则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技术发展的浪潮让人兴奋,但同样值得关注的应当是技术背后的人,说到底如何用好“双刃剑”,关键在于“执剑者”自身。在新的媒介生态下规范人的行为,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序良俗,才能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