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4 10:35:00 来源:戏说三国

众所周知,刘备三度造访诸葛亮的家,每一次都是恭敬地想要见他。当时的诸葛亮还只是被称为“卧龙”,而刘备如此看重他,这让诸葛亮深受感动。

正是由于这份感动,诸葛亮才同意担任刘备的军师。然而,刘备多次前往卧龙坡,真的只是为了见诸葛亮吗?他是否还有其他的目的呢?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三次登门恳请天下大计

刘备在北方与曹操周旋了很长时间,手握衣带诏去找袁绍,但遗憾的是袁绍实力有限,根本无法对抗曹操,使得夹在两者之间的刘备处境相当困难。

为了摆脱困境,刘备从袁绍那里逃离。与此同时,暂时投靠曹操的关羽得知了大哥的消息,于是他带着两位嫂嫂开始寻找刘备。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三人会合后互相交流了信息,他们意识到去曹操那里绝对不可行,因此只能回到袁绍的阵营。然而,长时间待在袁绍身边显然不是解决之道,于是刘备决定向南前往荆州,寻求亲戚刘表的庇护。

刘备以联合刘表对抗曹操为借口,前往找刘表,而这一去他就再也无法回来了。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抵达荆州时,受到了刘表的热情款待。他还曾担心如果得不到刘表的认可会怎样,但最终他的忧虑完全是多余的。

刘表热情地为刘备提供了一座城池,并将他安置在新野。对刘备而言,新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在前往刘表处的途中,刘备邂逅了一位“神秘老人”,这位老人正是水镜先生司马徽。那时,刘备心怀创业梦想,希望有才能人士能够与他携手打造伟业。

水镜先生因其识人之能而闻名,因此刘备便与他深入探讨了世间英雄俊杰的事情。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司马徽却认为刘备的见识太狭窄,他没见过真正有能力的人。司马徽告诫刘备,普通人根本无法看透天下的大局,只有那些能理解大局的人才能被称为杰出人才。

刘备再次询问司马徽:“谁可以被称为俊杰呢?”

司马徽向他提到了两位人物——“卧龙”和“凤雏”。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在听闻诸葛亮与庞统的名声后,便向水镜先生辞行。直到刘备在新野安顿妥当后,一位侠客前来拜访,表示希望归附于他。

刘皇叔急忙走出门去迎接,来访的正是徐庶。

徐庶与司马徽等人是好友,他得知刘备在新野驻军后,心中想要来到刘备那里大展拳脚。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直至建安十二年,即六年后,某天徐庶对刘备提问:“主公可曾听闻诸葛孔明?他被誉为卧龙,难道你不想见一面吗?”

徐庶早就与诸葛亮交情颇深,自然清楚诸葛亮的住处。

刘备一直寻找“卧龙”,却没想到“卧龙”的朋友竟然就在他身边。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在获得徐庶的指引后,刘备三次拜访茅庐,最终请到了诸葛亮。第一次带着两个兄弟去的时候,他们三人的态度都相当不错,但那天诸葛亮却不在家。

刘备他们第二次前往时,仍然在雪中,然而这次诸葛亮依旧不在家,这让关羽和张飞感到有些不悦。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其实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那个时候的情形确实很奇特,刘备一行难道就不能等上两天吗?为什么非要在大雪中出发呢?这让三人的状态都变得不太理想。

而且诸葛亮也是,大冬天去哪里游玩呢?不过,诸葛亮确实不愧是军师,他比刘备他们要聪明得多,知道在大雪天气不能出门,所以他没有返回,而是在外过夜。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直到第三次去的时候,关羽和张飞实在忍不了。关羽心里想,这个诸葛亮必定是在卖弄神秘,想来没有真正的本事,因此才不敢见人。

张飞将两个哥哥截住,并没有提及诸葛亮的事,他只是去拿了一根绳子。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张飞说道:“大哥不是想见诸葛亮吗?我现在就去把他抓来,肯定能让大哥见到!”刘备急忙劝慰两位兄弟,让他们乖乖地和自己再走一趟。

这次去的时候,诸葛亮确实在家,不过他正在睡午觉。张飞气得想要烧他的房子,但刘备立刻把张飞制止住了。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在屋外恭敬地等候诸葛亮的午休,许久之后,诸葛亮才慢慢醒来。

刘备于是走进房屋与诸葛亮进行了交谈,这也形成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并产生了传世名篇《隆中对》,为困惑的刘备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三次造访草庐”的真实情况

刘备三度拜访诸葛亮,费尽心力,最终将其请回。事实表明,这几次出行并没有白费,因为诸葛亮确实具备非凡的才华和学识。

然而,正如关羽所言,如果诸葛亮真是一个追求虚名的人,那么刘备这样的逃跑岂不是恰好落入了诸葛亮的圈套?不仅没能得到贤才,反而还无意中为他做了宣传。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内心其实并不安稳,尽管有水镜先生与徐庶的双重承诺,但他们同属一伙,有可能一起欺骗刘备。

尽管面临着费劲却得不到好处的风险,刘备仍然决定一试。他认为即使这三次没有得到诸葛亮,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那么刘备能得到什么呢?他获得了“求贤若渴”的声誉。

在创业之初,刘备非常依赖谋士的协助,显然不能仅靠诸葛亮一人。即便诸葛亮再有才华,他也无法同时身处于两个不同的地点。

刘备此举是为了树立自己重视人才的形象。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实际上,不仅是刘备如此,曹操在这方面更为高明,比如他的《短歌行》和《求贤令》,都是为了让人意识到他对人才的渴望,希望优秀的人能够尽快前来归附他。

荆州这片区域在刘表的管理下已经多年,加之东边有孙吴,北边有曹魏,是否还有贤才愿意投奔刘备呢?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当然有。在刘表到达之前,荆州简直成了土匪的天下,几乎没有任何城池落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常常遭到土匪暗杀。

刘表刚开始执政时,经历了一些波折,才成功治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在他的治下,荆州已经变成了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此外,北方的局势也很不稳定,许多隐士贤才为了避开战争纷争,最近刚抵达荆州,他们同样需要一位英明的领导者。

诸葛亮的故乡实际上并非此地,他童年时与叔父一同前往豫章任职。然而,他的叔父所担任的官职是袁术所任命,并不属于朝廷正式的官职。

因此,当朝廷的正式官员到来后,诸葛一家便被驱逐出去。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诸葛一家最终选择投靠刘表,诸葛亮的叔叔在刘表麾下工作,但不久后便去世了。

诸葛亮不断成长,结交了许多名士,如庞统、徐庶、司马徽、庞德公、石韬和孟建等,从而在荆州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名士群体,他们彼此都非常友好。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三次访问茅庐邀请诸葛亮,这不仅展现了他对杰出人才的渴求,也向荆州的士人群体传达了友好态度。后来,庞统的加入也受到这件事的影响。

换句话说,刘备跑了三次卧龙坡,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诸葛亮看到,而是希望全荆州的优秀人才都能注意到。只有当刘备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时,荆州的士人们才能做出是否投奔他的决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承彦:一位低调的荆襄名士,对三国格局影响深远
...响力非常大,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同是也是荆襄名士诸葛亮的岳父,与庞统、徐庶交好,他和“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关系也不错,这个人际网络可以看出黄承彦绝对是荆襄地区上层的人物,这一
2024-02-03 05:33:00
三国时期的庞统为什么会成为刘备的手下?
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两个人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诸葛亮与庞统两人的能力,谁强谁弱呢?诸葛亮其实和庞统还是亲戚关系,庞统
2023-08-25 22:22:00
诸葛亮与刘表是亲戚,为何刘表没有将其纳入麾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在中国远远流传,一千多年来一直成为中国人招揽人才的典范案例。每当谈起这个故事时,很多人要么说到刘备的礼贤下士,也有人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表示赞叹。但仔细
2023-05-18 05:14:00
...统丑陋的记载。而且如果论名声,当时庞统的名声远胜于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在后世的名声十分响亮,但在当时,庞统可是在年轻时就被庞德公称为“南州士之冠冕”的人物。不仅如此,在庞统后来
2024-06-21 06:04:00
介绍诸葛亮的“朋友圈”
...过《三国演义》的人,也不会对“三顾茅庐”感到陌生。诸葛亮出山作为刘备政治生涯的转折性事件,它让这位年过半百的“常败英雄”在无数次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之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
2024-02-22 16:16:00
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三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到底谁比较厉害这个恐怕不能简单衡量。诸葛亮出山之时,曹操已经占据了大半的天下。若得诸葛亮之助,则平定荆州易如反掌,再灭东吴更是不在话下。而
2023-07-12 22:10:00
...有时候也被气得七窍生烟,但是他本性并不嗜杀,再加上诸葛亮从旁劝谏,所以有些嘴损脾气怪的名士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干掉。比如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牛鞞长,史料记载的他就至少有三次作死,
2023-10-20 17:14:00
刘备喜欢的人,诸葛亮为何看不上,诸葛亮喜欢的,刘备为何要杀
...多的好处?于是乎,孙权又毫不犹豫地一脚踢飞曹丕,跟诸葛亮热烈拥抱。至于蜀汉,则是典型的穷横穷横的。反正我光着脚,不怕穿鞋的。先跟曹操斗,虽总被打得鼻青脸肿,却是一边逃,还一面
2024-04-26 21:15:00
刘巴在蜀汉是什么地位
相信在很多人心目中,诸葛亮绝对算得上三国第一人。然而诸葛亮也有自叹不如的人,他就是刘巴。诸葛亮称赞刘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初”,就是刘巴。
2023-06-26 2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