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4 10:35:00 来源:戏说三国

众所周知,刘备三度造访诸葛亮的家,每一次都是恭敬地想要见他。当时的诸葛亮还只是被称为“卧龙”,而刘备如此看重他,这让诸葛亮深受感动。

正是由于这份感动,诸葛亮才同意担任刘备的军师。然而,刘备多次前往卧龙坡,真的只是为了见诸葛亮吗?他是否还有其他的目的呢?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三次登门恳请天下大计

刘备在北方与曹操周旋了很长时间,手握衣带诏去找袁绍,但遗憾的是袁绍实力有限,根本无法对抗曹操,使得夹在两者之间的刘备处境相当困难。

为了摆脱困境,刘备从袁绍那里逃离。与此同时,暂时投靠曹操的关羽得知了大哥的消息,于是他带着两位嫂嫂开始寻找刘备。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三人会合后互相交流了信息,他们意识到去曹操那里绝对不可行,因此只能回到袁绍的阵营。然而,长时间待在袁绍身边显然不是解决之道,于是刘备决定向南前往荆州,寻求亲戚刘表的庇护。

刘备以联合刘表对抗曹操为借口,前往找刘表,而这一去他就再也无法回来了。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抵达荆州时,受到了刘表的热情款待。他还曾担心如果得不到刘表的认可会怎样,但最终他的忧虑完全是多余的。

刘表热情地为刘备提供了一座城池,并将他安置在新野。对刘备而言,新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在前往刘表处的途中,刘备邂逅了一位“神秘老人”,这位老人正是水镜先生司马徽。那时,刘备心怀创业梦想,希望有才能人士能够与他携手打造伟业。

水镜先生因其识人之能而闻名,因此刘备便与他深入探讨了世间英雄俊杰的事情。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司马徽却认为刘备的见识太狭窄,他没见过真正有能力的人。司马徽告诫刘备,普通人根本无法看透天下的大局,只有那些能理解大局的人才能被称为杰出人才。

刘备再次询问司马徽:“谁可以被称为俊杰呢?”

司马徽向他提到了两位人物——“卧龙”和“凤雏”。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在听闻诸葛亮与庞统的名声后,便向水镜先生辞行。直到刘备在新野安顿妥当后,一位侠客前来拜访,表示希望归附于他。

刘皇叔急忙走出门去迎接,来访的正是徐庶。

徐庶与司马徽等人是好友,他得知刘备在新野驻军后,心中想要来到刘备那里大展拳脚。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直至建安十二年,即六年后,某天徐庶对刘备提问:“主公可曾听闻诸葛孔明?他被誉为卧龙,难道你不想见一面吗?”

徐庶早就与诸葛亮交情颇深,自然清楚诸葛亮的住处。

刘备一直寻找“卧龙”,却没想到“卧龙”的朋友竟然就在他身边。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在获得徐庶的指引后,刘备三次拜访茅庐,最终请到了诸葛亮。第一次带着两个兄弟去的时候,他们三人的态度都相当不错,但那天诸葛亮却不在家。

刘备他们第二次前往时,仍然在雪中,然而这次诸葛亮依旧不在家,这让关羽和张飞感到有些不悦。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其实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那个时候的情形确实很奇特,刘备一行难道就不能等上两天吗?为什么非要在大雪中出发呢?这让三人的状态都变得不太理想。

而且诸葛亮也是,大冬天去哪里游玩呢?不过,诸葛亮确实不愧是军师,他比刘备他们要聪明得多,知道在大雪天气不能出门,所以他没有返回,而是在外过夜。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直到第三次去的时候,关羽和张飞实在忍不了。关羽心里想,这个诸葛亮必定是在卖弄神秘,想来没有真正的本事,因此才不敢见人。

张飞将两个哥哥截住,并没有提及诸葛亮的事,他只是去拿了一根绳子。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张飞说道:“大哥不是想见诸葛亮吗?我现在就去把他抓来,肯定能让大哥见到!”刘备急忙劝慰两位兄弟,让他们乖乖地和自己再走一趟。

这次去的时候,诸葛亮确实在家,不过他正在睡午觉。张飞气得想要烧他的房子,但刘备立刻把张飞制止住了。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在屋外恭敬地等候诸葛亮的午休,许久之后,诸葛亮才慢慢醒来。

刘备于是走进房屋与诸葛亮进行了交谈,这也形成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并产生了传世名篇《隆中对》,为困惑的刘备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三次造访草庐”的真实情况

刘备三度拜访诸葛亮,费尽心力,最终将其请回。事实表明,这几次出行并没有白费,因为诸葛亮确实具备非凡的才华和学识。

然而,正如关羽所言,如果诸葛亮真是一个追求虚名的人,那么刘备这样的逃跑岂不是恰好落入了诸葛亮的圈套?不仅没能得到贤才,反而还无意中为他做了宣传。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内心其实并不安稳,尽管有水镜先生与徐庶的双重承诺,但他们同属一伙,有可能一起欺骗刘备。

尽管面临着费劲却得不到好处的风险,刘备仍然决定一试。他认为即使这三次没有得到诸葛亮,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那么刘备能得到什么呢?他获得了“求贤若渴”的声誉。

在创业之初,刘备非常依赖谋士的协助,显然不能仅靠诸葛亮一人。即便诸葛亮再有才华,他也无法同时身处于两个不同的地点。

刘备此举是为了树立自己重视人才的形象。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实际上,不仅是刘备如此,曹操在这方面更为高明,比如他的《短歌行》和《求贤令》,都是为了让人意识到他对人才的渴望,希望优秀的人能够尽快前来归附他。

荆州这片区域在刘表的管理下已经多年,加之东边有孙吴,北边有曹魏,是否还有贤才愿意投奔刘备呢?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当然有。在刘表到达之前,荆州简直成了土匪的天下,几乎没有任何城池落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常常遭到土匪暗杀。

刘表刚开始执政时,经历了一些波折,才成功治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在他的治下,荆州已经变成了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此外,北方的局势也很不稳定,许多隐士贤才为了避开战争纷争,最近刚抵达荆州,他们同样需要一位英明的领导者。

诸葛亮的故乡实际上并非此地,他童年时与叔父一同前往豫章任职。然而,他的叔父所担任的官职是袁术所任命,并不属于朝廷正式的官职。

因此,当朝廷的正式官员到来后,诸葛一家便被驱逐出去。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诸葛一家最终选择投靠刘表,诸葛亮的叔叔在刘表麾下工作,但不久后便去世了。

诸葛亮不断成长,结交了许多名士,如庞统、徐庶、司马徽、庞德公、石韬和孟建等,从而在荆州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名士群体,他们彼此都非常友好。

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诸葛亮?实则其背后另有一群名士

刘备三次访问茅庐邀请诸葛亮,这不仅展现了他对杰出人才的渴求,也向荆州的士人群体传达了友好态度。后来,庞统的加入也受到这件事的影响。

换句话说,刘备跑了三次卧龙坡,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诸葛亮看到,而是希望全荆州的优秀人才都能注意到。只有当刘备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时,荆州的士人们才能做出是否投奔他的决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承彦:一位低调的荆襄名士,对三国格局影响深远
...响力非常大,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同是也是荆襄名士诸葛亮的岳父,与庞统、徐庶交好,他和“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关系也不错,这个人际网络可以看出黄承彦绝对是荆襄地区上层的人物,这一
2024-02-03 05:33:00
三国时期的庞统为什么会成为刘备的手下?
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两个人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诸葛亮与庞统两人的能力,谁强谁弱呢?诸葛亮其实和庞统还是亲戚关系,庞统
2023-08-25 22:22:00
诸葛亮与刘表是亲戚,为何刘表没有将其纳入麾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在中国远远流传,一千多年来一直成为中国人招揽人才的典范案例。每当谈起这个故事时,很多人要么说到刘备的礼贤下士,也有人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表示赞叹。但仔细
2023-05-18 05:14:00
...统丑陋的记载。而且如果论名声,当时庞统的名声远胜于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在后世的名声十分响亮,但在当时,庞统可是在年轻时就被庞德公称为“南州士之冠冕”的人物。不仅如此,在庞统后来
2024-06-21 06:04:00
介绍诸葛亮的“朋友圈”
...过《三国演义》的人,也不会对“三顾茅庐”感到陌生。诸葛亮出山作为刘备政治生涯的转折性事件,它让这位年过半百的“常败英雄”在无数次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之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
2024-02-22 16:16:00
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三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到底谁比较厉害这个恐怕不能简单衡量。诸葛亮出山之时,曹操已经占据了大半的天下。若得诸葛亮之助,则平定荆州易如反掌,再灭东吴更是不在话下。而
2023-07-12 22:10:00
...有时候也被气得七窍生烟,但是他本性并不嗜杀,再加上诸葛亮从旁劝谏,所以有些嘴损脾气怪的名士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干掉。比如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牛鞞长,史料记载的他就至少有三次作死,
2023-10-20 17:14:00
刘备喜欢的人,诸葛亮为何看不上,诸葛亮喜欢的,刘备为何要杀
...多的好处?于是乎,孙权又毫不犹豫地一脚踢飞曹丕,跟诸葛亮热烈拥抱。至于蜀汉,则是典型的穷横穷横的。反正我光着脚,不怕穿鞋的。先跟曹操斗,虽总被打得鼻青脸肿,却是一边逃,还一面
2024-04-26 21:15:00
刘巴在蜀汉是什么地位
相信在很多人心目中,诸葛亮绝对算得上三国第一人。然而诸葛亮也有自叹不如的人,他就是刘巴。诸葛亮称赞刘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初”,就是刘巴。
2023-06-26 2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