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全国首批养老专业大学毕业生成为“香饽饽”——“朝朝”与“暮暮”,故事刚开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1 09:29:00 来源:杭州网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其中,“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位列专业申报数量的第五位,申报者之一、浙江树人学院的负责人感慨,“没想到,养老专业这么火”。

2024年,来自山东和上海两所高校的中国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了,受到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

面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33名毕业生,30余家养老机构拿出了120余个岗位;而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64名毕业生,则接到了400多个就业邀请。

根据《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未来,老龄化速度还将加快,由此也产生了相应的就业机会,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就业新方向。

除了今年这批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这几年,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中职、高职,或是其他专业的00后,陆续进入养老机构就职。当越来越多年轻的“朝朝”与年老的“暮暮”相遇,会发生什么故事?

岗多人少 养老人才紧缺

出生于2000年的山东姑娘宋雨桐,选大学时就近选了山东女子学院。阴差阳错下,她被调剂到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成了全国首批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之一。

今年5月,校招双选会现场,她顺利通过面试,进入济南一家公办养老院,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2001年出生的台州小伙张星辰,当年义无反顾选择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我想学习如何照顾中风的奶奶,就像小时候她照顾我。”

至今,他依旧能准确背出自己的高考志愿代号“120414T”。“4年,就没闲着,干过一线护理员、当过老年活动策划师……”距毕业还有小半年,他便被浙江一家连锁康养企业“预定”,早早签了三方就业协议。

据统计,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除了几名毕业生选择考公或跨专业考研,其余全部进入养老机构就职。而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该专业的毕业生更是一个不落,实现100%就业。养老专业的学子,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面对传统意义上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老年人居家养老,7%老人在社区嵌入型养老机构养老,3%的老人进入养老机构养老,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提醒:“在家庭少子化、空巢化趋势下,过度依赖家庭成员的‘透支式’非正式照护,或许难以为继。”

据杨燕绥预测,2033年我国失能失智照护刚需将进入高峰期,照护的主体将逐渐由家庭非正式服务转向机构正式服务,社会化正式照料的需求将剧烈上涨。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截至2023年,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已达40万个、床位820.6万张,养老服务队伍也在不断扩容。但从业人员主要由社会招聘而来,年龄多在41岁至55岁,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专业技能人员的紧缺,让很多养老机构负责人忧心忡忡。杭州安诺新程国际康养中心,今年年初落地杭州上城区,366个养老床位一经推出就被预定一空,但与之对应的是,“人一直招不满”,该中心的医生、护士、餐饮主管、护理员、销售专员等岗位,一直被“挂”在各大招聘网站。

“岗多人少的状态,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截至2023年,全国高校、高职、中职共开设养老相关专业布点4000余个,按每个布点100个学生算,一年共约40万学生毕业。而根据规定,养老服务提供者与轻度失能及能力完好老年人的配比不能低于1∶10。即便是服务浙江1339.4万老年人口,“这些毕业生都忙不过来”。

抢聘背后 年轻人也有彷徨

抢聘入职后,养老行业的年轻人工作情况如何?

周禾炅,大三,就读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今年7月,她进入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实习,主要负责策划、组织老年活动进行非药物干预,减缓中心50余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病情,有时也帮护士长处理一些行政事务。10月,她依然常常需要加班,在中心度过了自己的20岁生日,“太忙了,但最后还是买了个漂亮蛋糕犒劳自己。”

王荣,山东某高职养老专业大三在读,刚开始实习的时候,除了策划老年活动,每天雷打不动的一项工作是掰药、分药——对着近百位老人的资料、近千份名字晦涩的药物,一份份比对着掰好,放进标注着老人姓名、服药时间的药盒里。“眼都花了,生拍搞错。”他说,“这么多人,每人早中晚三次的药,恨不得把自己也掰成几瓣来干活。”

“家里人老开玩笑,不想干了就回家,继承家业。”无论是诸暨“厂二代”周禾炅,还是宁波“企二代”王荣,作为家中独生子女,爸妈总是比较挂念,希望能留他们在身边,既能帮到家里,工作也会更轻松一些。但是“在这收获很多”,留下坚持,成了他俩共同的选择。

“北漂”孟琪琪的烦恼,与上述两位年轻人不同。入职北京某养老机构一年多,聊起收入,她摇摇头,“在我老家吉林算高的了,但北京开销大,几乎攒不下什么钱”,更让她郁闷的,是社会对养老专业的偏见,“要么觉得我们是端屎端尿伺候人的,要么觉得我们是推销保健品的……”

忙、累还有偏见之下,不少养老专业学生想过转行,提得最多的原因是“家人反对”或“坚持不下去了”。一名从业者告诉记者,在一家养老机构工作5年后,她是同班唯一一个没有转行的人。

如今,一面是蒸蒸日上的养老行业和养老专业,另一面却是高离职率和高转行率。

“养老虽是朝阳行业,但还在起步摸索阶段。”浙江大学教授、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刘晓婷坦言,面对奔涌而来的社会需求,这一行业很多东西正从零做起,无论是工作安排、薪资福利还是晋升空间,还没有办法与成熟行业比。

行业在“摸着石头过河”,学校也在探索形成有序、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浙旅职院智慧养老专业负责人梁赉介绍,我国目前已形成从中职、高职到本科及以上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主要培养服务人员;高职在此基础上,增加管理内容;本科,则是培养研究型及管理型的高层次人才。

浙旅职院作为全国最早开设养老专业的高职学校之一,9年来在专业建设、技能比赛等方面都积累了经验。“但在专业化教师团队、产教深度融合上,仍需要进一步进行‘适老化改造’。”梁赉直言。

展望未来 留人不仅靠情怀

如今的养老行业,既温暖又残酷,有前景,却好像不是现在。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些年轻人?

掰药分药到凌晨的王荣,在毕业实习记录册的首页,写下了勉励自己的话:“努力再努力,熟能生巧。”

孟琪琪点开手机相册,指着一位笑得一脸褶子的老人,“她常常会悄悄塞我一把果干、两瓶牛奶。”她的嘴角不经意地上扬,“小时候,奶奶也这么给我塞吃的。”

翻看最新的工作计划,几乎每周,周禾炅都要独立策划一场较大型的活动。“这工作吧,毕竟专业对口,前景也好。”她想了想,又给下周计划作了些微调,“也充满挑战,能激起一些胜负欲。”

就职于深圳一家养老机构的麦吉,是比较独特的年轻从业者——受益于专业能力与努力,从加拿大一所大学文娱治疗专业毕业回国的她,两年便升到了企业中层。这个秋天,她更是通过改良芳香疗法,成功让一位因阿尔茨海默病丧失嗅觉的奶奶,重新闻到了桂花香。

“养老行业的未来,一定是一片蓝海。”面对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养老问题愈发受到人们关注。

在老人平均年龄高达88岁的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进养老机构的,近六成是失能老人,且这一比例还将增加。”主任孙晓冬直言,“做好这份工作,不仅要用心,有耐心、爱心,还要有专业的加持。”但需求侧,行业偏好拥有医疗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而供给侧,考证并没有“与时俱进”,相关资格证书,目前只能由医疗大类专业学生报考。

一边是庞大的社会需求,一边是人才供应不足。

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全国开设养老相关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超30所。7月,教育部也同意设置民政职业大学,这个民政领域的第一所本科高校,首批设置的职业本科专业就包括智慧健康养老管理专业。随着各大学校布点增加、专业细化后,这样的‘结构性错位’,应会随着时间有所改善。”

“行业内部的错位,是当下养老产业面临的难题之一。”一位在养老机构工作近7年的资深从业者透露,如今养老行业从业者年龄结构与梯度有点问题——只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或中老年护理员,“几乎没有一位深耕一家养老机构的中层,行业流动率大。”

行业留不住人,有很多原因。但对于老年人,服务人员的稳定,却是他们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养老行业的发展,“不要光用情怀来留住年轻人”已成行业共识。近日,新出炉的《杭州市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实施办法》冲上养老行业的“热搜榜”,从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最高每月1200元的岗位津贴,到按照学历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最高5万元的补助,“真金白银的奖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人难问题”。

“大家正在转变,比如参考日本养老行业的‘研修生制度’,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培养,让学生从一线护理员开始,深度了解行业情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才留存率。”刘晓婷教授说,“现在,养老行业也在探索留住人才的办法,如加强专业人才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规划等。”

学界、业界都动了起来。今年9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举办首届银发经济创新创业人才训练营,全国12位养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55位企业家汇聚一堂。4天的课程里,“适老”“机会”“人才”“产品”等关键词充斥课堂,“未来20年,养老领域到处都是机会啊!”浙江大学教授、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邢以群说,“一切正是时候。”

是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养老专业毕业生走进职场,当00后的青春与“养老”“适老”开始链接,属于新生代“朝朝”与夕阳红“暮暮”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宋雨桐、张星辰、王荣、孟琪琪、麦吉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还没毕业就被疯抢,这个小众专业火了
...院校——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今年有96名毕业生。在今年校招双选会上,96名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岗位超过520个,平均每名毕业生对应5个岗位。“青春养老人”成为了市场香
2024-11-26 20:53:00
...和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综合招聘会暨养老护理专业专场双选会在南京市人才大厦举行,吸引来自南京及周边1000多位毕业生现场寻找机会。招聘会线下线
2025-07-08 23:01:00
多个岗位争1名毕业生,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为何这么抢手?
...专业。2020年9月,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今年夏天,两所学校近百名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被众多养老机构“抢聘”
2024-09-07 19:09:00
128名养老专业学生“遭抢”,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届”。2020年9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并招生的本科院校。此后三年,陆续有二十几所本科院校加入这一行列,因此,2024年毕业季将是
2024-05-13 11:32:00
山东女子学院举办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首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政校企座谈交流研讨会
...服务+、信息技术+等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学校于2020年创办全国首批、山东省首家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专业为基础,组建了健康养老专业集群。先后获
2024-05-09 22:41:00
...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与实习招聘会的情景。4年前,全国首批、上海第一家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如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个全行业“盯”着成长
2024-03-20 15:38:00
《财米油盐》| 养老服务业“抢聘”背后,“青春养老人”这样炼成
...专业。2020年9月,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数据显示,今年“毕业季”,供上述两所学校96名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选
2024-10-04 17:19:00
四个岗位“抢”一人 “夕阳”事业迎“朝阳”
...生还想“再看看”。他们的确有这样的“资本”——这是全国首批、上海第一家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高校。以本科教育为起点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旨在为社会输送老年服务与管理对口人才。今
2024-03-20 15:22:00
养老护理谁家强?江苏开展行业“尖兵”技能“大比武”
...习和反复练习才逐步掌握。随着技能培训日益完善,院校毕业生作为新鲜血液补给到养老行业,越来越多“朝阳”力量加入“夕阳”产业,让老人晚年生活更有质量。此次决赛选手平均年龄 31
2023-07-20 19: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墨香致远 书写光阴” 书法文化公益课堂开课啦
鲁网11月26日讯(记者 李安琦)近日,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墨香致远 书写光阴”书法文化公益课堂正式开课,吸引辖区20余名书法爱好者参与
2025-11-26 16:52:00
西安火车站里的老物件, 一张张不同年代的旅客车票,从手工添加信息的“硬板票”到计算机打印的“软纸票”再到刷票进站的 “磁卡票”,随着纸质火车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那以后异地恋该拿什
2025-11-26 15:55:00
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秦皇岛又有两家公立医院被罚款
据信用河北官网公开信息,河北省康复医院、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两家公立医院因“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造成医保基金损失”被罚款
2025-11-26 12:32:00
“从上学到现在,手里攒了5张银行卡,有的只剩几元钱,有的还有一二百元,但注销起来太麻烦了,得带着身份证跑不同银行的柜台
2025-11-26 12:52:00
济宁,这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也是一方富有文化创作力的热土。丰厚的文化土壤在文化“两创”中精彩嬗变,打磨出一批文艺精品
2025-11-26 13:05:00
“有谁能拒绝一只可可爱爱的小猫咪呢?”随着宠物市场的日益发展,宠物猫日益成为很多人购买宠物的选择,但当买回家的萌宠被检查患有基因疾病
2025-11-26 13:56:00
生死4分钟!老人复查时心跳骤停,医护接力挽救生命
大河网讯 近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67岁患者孙先生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急诊科、综合ICU医护人员迅速展开生命接力
2025-11-26 13:38: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团队从血常规入手,精准确诊罕见SDS
鲁网11月26日讯天气越来越冷,感冒频繁“冒头”,很多家长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对10岁的小琳(化名)一家来说,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
2025-11-26 11:19:00
暖心服务无“障碍”,农行真情零距离
近日,农业银行淄博城南支行营业大厅内上演的一幕温馨场景,生动诠释了“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让在场人员深切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暖心力量
2025-11-26 11:18:00
莱芜农商银行张家洼支行:突发急救显真情 人文关怀暖人心
鲁网11月26日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了你们啊,要不是你们出手相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王大爷感慨地说。近日,家住小洛庄村的王大爷到莱芜农商银行张家洼支行办理存款业务
2025-11-26 11:17:00
“夫子庙旧书巷”开街,金陵旧书市集来了书香飘进夫子庙,文化盛宴“味”正浓南报网讯(记者王峰)随着夜幕降临,夫子庙一带灯火辉煌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率先落地实施优质企业涉外员工薪酬类双向用汇便利化政策
2025-11-26 10:27:00
讲好“长江故事”,推动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中外嘉宾在宁共话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 实习生赵韵涵11月21日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宋启欣陶炎记者徐宁)近日,扬子石化电仪中心AI专项小组聚焦机柜红外测温运维工作中的效率瓶颈,依托长城石化大模型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5-11-26 10:28:00
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搭建平台,为中小企业引入金融“活水”南报网讯(通讯员王强记者张希)近日,“产融新动能益企创未来”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江宁开发区举行
2025-11-26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