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吴宇桢
“带有芝麻籽的外皮之下,是有着丰富小麦风味的多层柔软结构,可甜可咸。”中国人喜爱的一种传统美食烧饼,日前被评为“世界最好吃的50种面包”之一。尽管在我们看来,烧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面包”,但来自中国的美食显然征服了全球不少人的味蕾。
不仅仅是中华美食。在全球各个角落,“中国”两个字正在更广阔的层面与人们发生链接。
在许多领域,从电动汽车到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制造”正在为全球市场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物美价优的选择。我们看到,“中国品牌”“中国平台”靠品质在海外打响名号,“新三样”出口助力多国绿色转型……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在日内瓦国际车展上,“中国制造”闪闪发亮。
一份最新的榜单显示了“中国”一词的最新影响力。英国近日发布的一份《2024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排名》报告显示,中国全球软实力排名升至第三位,“得分提升幅度最大”。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我想起了几年前对英国知名导演柯文思的采访。从事电影创作40多年,拍摄足迹遍及80多个国家,柯文思看到过世界上许多不同的风景。2013年起他在中国工作生活,去过大大小小许多地方,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变化。对着我们的镜头,他说自己如果现在想拍摄一部关于中国的影片,取景恐怕要遍布世界各地——“因为现在,中国的故事无处不在。”
无处不在的中国故事背后,是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创新力,更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在世界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产生的巨大感召力。苏丹前驻华大使加法尔去年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感慨,中国的发展模式对苏丹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了解中国,与中国交朋友,已经成为世界的“新日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4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