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西问·中国学|巴达伟:为何说文明互鉴需要寻找“共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4 21: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编者按: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于11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数百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聚焦世界中国学研究,展开深度交流与对话。中新社“东西问”专栏今起推出系列策划,约访出席本届论坛部分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分享对中国学研究的独到见解,敬请垂注。

中新社上海11月24日电 题:为何说文明互鉴需要寻找“共性”?

——专访苏丹Abaad出版社创始人、总统府中文资深翻译巴达伟

作者 文龙杰 徐皇冠

东西问·中国学|巴达伟:为何说文明互鉴需要寻找“共性”?

东西问·中国学|巴达伟:为何说文明互鉴需要寻找“共性”?

11月23日至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话中国学研究与文明互鉴。如何在文明互鉴中寻找“共性”?论坛发言嘉宾,苏丹Abaad出版社创始人、总统府中文资深翻译巴达伟23日于上海接受中新社“东西问”采访,畅谈对寻找文明共性、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发展的见解。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您认为在不同文明互鉴的宏大进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巴达伟:寻找不同文明文化中的共同性至关重要。

文明互鉴的前提在于尊重彼此的文化,这种互相尊重的前提,则是要找到“共性”。打个比方,苏丹地处非洲、又属阿拉伯国家,来自中国和苏丹的人们因为地理环境、历史、语言、肤色等差异,很容易忽略两种文化中的共同性。我曾在中国生活近十年,去过50多个城市。从我的亲身感受出发,我认为文明之间是存在“共性”的,而且特别多。

比如我将鲁迅的《孔乙己》译成阿拉伯语,将其中的人名、地名等信息替换了,学生们看后,很自然地就认为这些故事不陌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是如此。又比如,我曾受邀去中国四川参加同学的婚礼,发现中国传统婚礼中“过门”的一些细节竟然和苏丹的婚礼习俗一模一样。我意识到,中国和苏丹即使相隔万里,两个国家的文化中的“共性”非常多。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也是如此。

东西问·中国学|巴达伟:为何说文明互鉴需要寻找“共性”?

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系举办中国日活动。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寻找“共性”和加强合作的关系是什么?

巴达伟:现在中非经济合作十分紧密,但是我认为,非洲对中国的了解尚流于表面,在人文合作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人认为,中非合作只要把握经济合作的核心就好,但是,如同做生意,两个互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做好生意呢?人文交流是经济合作的保障,对彼此合作十分重要。

中新社记者:中外的人们应如何寻找“共性”?

巴达伟:首先,我认为,这需要彼此了解历史。例如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历史上都没有殖民过别人,反而都遭受过侵略,这种历史记忆和情感是共通的,反映出的是向往和平的“共性”。

其次,寻找“共性”需要加强交流,特别是直接交流。比如我上高中的时候,是通过西方的媒体电视台等来了解中国,这个过程好像一个三角形——我们很多时候了解中国,都要经过第三方的“他者”,做研究也是一样,比如很多人到伦敦研究中国或非洲或阿拉伯世界。

但实际上,直接的、直观的连接和了解是很必要的。即三角形中的两个点直接连起横线。你来中东、你来非洲,我来中国,直接进行观察、了解。现在,这种连接中的三角形消失了吗?我认为还没有完全消失。当然,它处在消失的进程中。

此外,加强中外文化上的了解,要认识到外国人对学习中文的热情。有的地区可能政治经济方面不稳定,但是当地的人们对中国文化,特别对中文特别有热情。中文是中国重要的软实力。比如,在我曾任教的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歌曲非常流行,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系组织了中文歌唱比赛、辩论比赛、汉字书法比赛,学生们会用中文去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

东西问·中国学|巴达伟:为何说文明互鉴需要寻找“共性”?

苏丹喀土穆大学学生进行中文小品表演。受访者供图

当然,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学好中文需要自己的坚持,但也需要教材、中文教师的支持,和来访中国的机会。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目前世界中国学研究处在什么阶段?您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世界中国学研究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

巴达伟:我认为中国对非洲、欧洲等相关国家的研究做得非常好,但是对于不少国家来说,它们对中国的研究还很表面。一定程度上,在中东和非洲的中国学研究,才刚起步。

当然,我也看到很多人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国经验感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特别感兴趣;一是对中国、中华民族的“统一”,即“How to unify the country”。我自己的国家被分裂,如果没有西方,苏丹永远不会被分裂成两个国家。中国在压力之下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实现了很多人不曾预料到的发展。

东西问·中国学|巴达伟:为何说文明互鉴需要寻找“共性”?

巴达伟出席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受访者供图

面向未来,做好世界中国学研究,彼此学习经验,应该彼此取得直接联系。比如,研究中国历史,外国学者做得再好,也不如中国本土的学者;外地的学者研究得再好,也不如本地的学者。本次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来自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专家、学者、媒体共同交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北京站:12705名中国少年创纪录
...。组委会供图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 9月29日至10月3日,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北京站于坐落在延庆世园公园内的“勇士部落”落下帷幕,12705名小勇士参与挑战,并创下“最大的儿童
2023-10-03 22:24:00
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北京站 12705名少年创世界纪录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9月29日至10月3日,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北京站于坐落在延庆世园公园内的“勇士部落”落下帷幕,12705名小勇士参与挑战,并创下“最大的儿童障碍跑锦标赛”吉
2023-10-03 19:34:00
张梧:要在文明的长河中去理解中国
...青年人是未来文明交流互鉴的希望所在。各国青年之间的共性远远大于他们的差异性,而西方的青年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好奇、探究和尊重,闪烁着求知的目光来了解中国、读
2023-09-27 21:44:00
东西问丨南杰·隆英强:公法为主导的中华法系何以体现人本精神?
...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间的法制文明如何交流借鉴?有何共性?南杰·隆英强:中国法律史学泰斗张晋藩先生指出,中华法系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凝聚各民族的法律智慧,是各民族的法律文化与法
2024-04-05 20:36:00
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文明交流要多讲共性 更要变成日常
...州7月6日电 题: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文明交流要多讲共性 更要变成日常记者 童笑雨“当下我们更多着眼于文明的多样性,反而忽略共性。其实在文明交流中,后者同样重要。有了共性,
2023-07-06 22:23:00
亚运舞台之上,大美华夏风尚
...春。礼以行义在杭州亚运会的跆拳道赛场上,泰国选手翁巴达那吉的亲友团是依靠杭州市民的赠票前来为她加油的。在跑道上,在泳池里,奋力追赶的选手也能得到观众热情的掌声。参加室外项目的
2023-10-11 22:34:00
斯巴达儿童世锦赛 中国小勇士夺得季军
...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巴哈马当地时间8月26日,2023斯巴达勇士儿童世锦赛于亚特兰蒂斯天堂岛度假区落下帷幕。中国少年杨至善以27分42秒的成绩分别斩获12—14岁男子组别季
2023-08-29 10:14:00
...发展。希腊和中国的文化,在尚未开展文明交流时就存在共性。比如孔子关于君子、和谐及君主的主张,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有许多共同点。不仅如此,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有共通之处,尤其
2023-07-06 21:30:00
北京冬奥赛场迎来首批斯巴达冰雪勇士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斯巴达勇士赛首站比赛日前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举行。作为2023赛季揭幕战,崇礼站赛事首次采用冬季赛赛制,这也是亚洲首场冰雪斯巴达赛事。赛事吸引了数
2023-03-08 09: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