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科学家发布光催化增强热电材料研究成果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22 03: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雄 张哲浩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22日 04版)

【科技前沿】

本报讯 记者张亚雄、张哲浩21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华教授团队提出光催化增强热电材料的多功能器件设计思路,解决了热化学电池长期面临的电解质离子大浓差难以构建的关键难题,实现了功能器件电能和氢能的协同制备,为未来多元化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创新设计提供了核心关键技术。

低品位热能广泛存在于环境和工业过程,例如太阳能、地热能及车辆、工业、电子元器件发热等。但由于缺乏经济高效的能源回收技术,该部分能量基本被废弃。传统的热电技术在热功率方面存在限制,通常仅能提供较低的热功率。为了克服这一限制,热化学电池被提出并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品,可以提供更高的热功率。根据理论分析,热功率与氧化还原离子之间的熵差以及电池冷热两端的离子浓度差有关。因此,如何提高熵差和离子浓度差成为解决热化学电池发展问题的关键核心。

过去10年,诸多研究团队围绕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目前科学家已经有效解决了熵差受限的问题。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有效方法实现在热化学电池中构建大离子浓度差,导致热功率较低。究其原因,氧化还原离子对的浓度梯度在热力学上不稳定,很容易出现自发衰减。

针对这一问题,李炫华团队运用学科交叉思想,基于热化学电池和光催化都使用氧化还原离子对的特点,提出设想:是否可以通过光催化的方法来原位提高热化学电池离子的浓度差,并巧妙“共享”两种氧化还原离子对,从而增强热功率的输出?这一设想通过将光催化和热化学电池交叉融合,有望创制出全新的热电系统,提升器件性能。

由此,李炫华团队采用铁氰根和亚铁氰根离子作为氧化还原电对,聚丙烯酸水凝胶作为基体。在光照条件下,通过两个氧化还原离子的协同优化,成功获得了较高的热功率,是当前氧化还原离子对热功率最高值的2倍;同时,系统的太阳能到氢能转换效率达到0.4%。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由36个单元组成的大面积光催化增强热化学电池(112平方厘米),并在西安进行了实地测试。在室外光照6小时后,产生了4.4伏的开路电压和20.1毫瓦的功率,同时产生0.5毫摩尔的氢气和0.2毫摩尔的氧气。这使得系统能够满足小型电子设备对电能的需求,同时也为氢能的产生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优势使得光催化热电技术为未来能源转换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多元化的能源利用为未来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21日在线发表在《科学》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催化增强热电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方案。《科学》同期发表了一篇观点文章,重点报道了该研究成果。观点文章中使用“第一步”“创纪录的热功率表现”“提供了基本设计原则”和“开辟了一条令人兴奋的新路线”等论述,对该研
2023-07-26 05:55:00
科学家提出脉冲辐照合成策略,一秒就能完成反应
据了解,采取传统的薄膜沉积技术,在制备晶体薄膜时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这对于柔性基底和其他器件组件可能存在热不稳定性,制约了其在大规模、低成本光电子应用中的应用。因此,香港城市大学
2024-03-11 10:20:00
我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糖精准全合成
...毛振华 王井怀)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15日刊发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023-08-17 06:00:00
...别要提到的是,我国已有、独有的国际领先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成果应加强梳理,对这些成果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加快转化应用进程,以防造成创新链同产业链之间的断裂。(作者:乔杰,系中
2024-02-22 03:42:00
...,或可影响并服务于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这项重要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毅教授、江俊教授、尚伟伟副教授等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者共同完成。他们介绍说,未来的潜
2023-11-14 15:59:00
...跷跷板”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9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化学工业中,85%以上的过程都依赖于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在大
2023-05-20 11:11:00
科学家提出低碳烯烃制备新路线,有望直接利用太阳光生产乙烯
...来就不能被称为所谓的“室温光催化”,但是他们保证了研究成果的严谨性。最后,课题组在这样一个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获得了与传统热催化反应 500 ℃ 到 600℃ 相当的乙烷氧化脱
2024-03-11 10:20:00
中国科学家研发新方案 实现木质纤维素三素高质高效“三分天下”
...绿色精炼过程中三素高效分离并高值化利用的难题。本次研究成果催化木质素芳基化的三素分离(CLAF)研究思路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供图这项可再生能源研究应用领域取得的重要
2024-05-30 00:00:00
...微生物资源选育与酸性红壤耕地产能提升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为实际生产中提高耕地土壤质量、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张婷婷从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无人系统智
2023-12-07 07:5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