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沈泉池
1月18日,记者来到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这里蔗林如海,绿浪连天。近年来,来宾市依托园区内的国家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在凤凰镇牛角村委黄安村率先实施良种化、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模式,建成来宾首个万亩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辐射带动2.5万蔗农增收致富。
机械化收割甘蔗。来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打从我有记忆开始,村里就种植甘蔗。”今年43岁的蔗农莫崇虚向记者介绍,以前种甘蔗“靠天吃饭”,如果天气干旱,蔗农的收入会低不少,如今通过品种改良,甘蔗宿根性强,更耐旱,而且含糖量更高,产量也更高。
除了品种的改良,机械化种植也给蔗农降低了成本。莫崇虚举例说,以前种甘蔗苗需要纯手工,种一亩人工就要180元,如今种植已经实现部分机械化,只需要80元一亩。记者还在基地看到,这里的蔗田基本上实现了水肥一体化,保证甘蔗不会因为雨水少而产量少。
“今年是个丰收年。”莫崇虚说,他种了45亩甘蔗,预计产量达315吨,按照现在每吨560元的收购价,将会有17万多元的收入,纯利大概在五六万元。
品种改良、机械化种植、规模化改造,让甘蔗产量高的同时,蔗农的收入也在增加。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副局长莫仁忠介绍,黄安村创建“双高”基地后,原先的小蔗田变成了大蔗海,甘蔗单产从平均每亩4—6吨提高到6—8吨,每亩平均增收500多元,土地租金也从以前的每年200元左右增至如今的600—1000元。该村人均种蔗年收入达1.47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0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