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丁远泓
年味儿里少不了的烟花爆竹,回来了。
1月17日,河南郑州发布明确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可燃放的时间和区域的通告。继山东东营、山东滨州、辽宁大连等地出台政策,将原本的“禁放禁售”改为“限放限售”后,又一个城市加入“禁改限”群聊。
综合而言各地发布的新政策,今年春节,部分城市的市民可以在限定时间、限定地点、限定品种的条件内,燃放烟花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限燃限放”政策除了带来年味,还蕴含着满满的商机,传统烟花爆竹与新型网红烟花的市场都迎来了新的“春天”。
2023年的春节里,烟花鞭炮厂、店铺商家、普通群众“忙活”起来了。
有顾客一次性买空“加特林”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明确今年春节期间,市民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燃放烟花爆竹,又一大市加入“禁改限”的群聊。
从2022年年底至今,已有山东滨州、山东东营、辽宁大连等地的烟花爆竹政策由禁改限。过年传统习俗中必不可少的烟火回来了。
湖北省石首市同样在近日发布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的政策,售卖烟花爆竹的商家开始涌向鞭炮厂。
在石首经营烟花爆竹生意的刘老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心城区的禁燃禁放已经持续8、9年,自己也有8年多的时间没有接触烟花生意。自从得知“禁改限”后,他和妻子凌晨6点动身去湖南进货。
资料图
“我们第一次进货的时候真的能称上是‘抢货’,当时包括石首市和其它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市区商家都在那蹲守,鞭炮厂刚刚卸货就被各个商家分走了,有些产品都只是在仓库里‘遛’了一圈,这种场景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
迄今为止,刘老板家的烟花爆竹零售额平均每天维持在2000—3000元,整体生意可以说基本恢复到还未禁燃禁放之前,甚至比当时的生意还要好上一些。卖得最好的品类除了孩子会比较喜欢的仙女棒、摔炮等传统烟花爆竹外,还会有礼花以及网红烟花加特林。
“尤其今年加特林很火,最开始进的两批货一上架没几天就能卖完。最近还有很多人来问,打算这两天再进一批,赶在大年三十前卖出。”
陈老板的顾客人群定位更为清晰,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因此她在进货时会更加关注于网红烟花种类。
目前为止,她最热门的售卖商品当属加特林、惊喜时刻、仙女棒等在短视频里“爆火”的品种。“以前顾客购买烟花爆竹是得听老板描述是什么样子,现在变成顾客自己带着视频来找我要产品。”
陈老板还遇到顾客一次性买完自己库存里所有的加特林,加上其它观赏类和手持类的烟花品种,直接进账5000元,回款原先进货所投入费用的1/4。
不过陈老板坦言,由于今年烟花爆竹的“禁改限”政策和回乡人数的增加,来做烟花买卖的店铺会更多,能卖完手头的货就算不错。“当时进货的时候幸亏进行了预判,网红产品的占比稍多一些,和其它商家进行竞争时不会太落于下风,基本确保回本。”
零售规模更小的谭老板则告诉时代记者,她家的商铺平均每天的收入为几百元,来购买烟花爆竹的顾客都是周边邻里。
“来我这购买的大人小孩都有,小孩会比较偏爱仙女棒、刮炮这种小型烟花爆竹,年轻人则会更加偏爱于观赏型烟花爆竹。顾客的消费基本上在50—70元,各品类的售卖情况都差不多。”
虽然谭老板家的生意还没有恢复到禁燃禁放之前的状态,但接下来如果人手足够,她会去集中燃放点的周边摆摊,更安全也更正规,生意还能再好一些。
店铺里开始售卖烟花爆竹 图源:受访者供图
烟花鞭炮响起就是过年
人们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已经流传了上千年。
陈硕(化名)自从记事起,每年除夕夜都会和父亲放烟花爆竹。“我家里不算鞭炮,每年都会买几百块钱的烟花,经常是10点多的时候就和父亲出去放烟花玩,一直玩到凌晨,父亲点完鞭炮,一起守岁。”
不止是除夕,如果说麻将是大人们走亲戚时的“战场”,那么烟花就是陈硕和哥哥姐姐们的必玩项目,鞭炮声响起,就是过年。
今年的“禁改限”政策发布后,他准备囤一些过年期间和重要的亲人朋友放,时隔8年,再体验一把“年味”。
事实上,烟花爆竹被禁的历史已久。
1992年,广州出于存放安全、燃放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量,成为首个执行“禁燃令”的城市。2015年,环境保护部发出《关于做好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的函》,烟花爆竹禁限放扩展至全国范围。
店铺里售卖的烟花爆竹 图源:受访者供图
谭老板向记者表示,将“禁燃禁放”改为“限燃限放”是一件好事。以前大家会觉得有噪音、污染空气,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现在烟花爆竹的生产会更加规范。有限制地燃放既照顾到环境问题和安全问题,也考虑到了大家对于“年味”的需求。
“这三年大家都不容易,需要有一些活力的东西去开启一个新年。烟花爆竹这种能听个响,看个热闹,总有些东西会随着一些仪式过去的,辞旧迎新嘛,又是新的开始了。”
住在东营的刘江(化名)一出门就能看到各个商家在马路边售卖烟花爆竹。其实除了2022年的春节,刘江家里基本上每年都会购进2—3箱烟花。“我们那边按照习俗来讲,年夜饭之前、除夕夜的零点、初一早上、拜年的时候都需要燃放爆竹,燃放烟花则更偏向于增加节日氛围。”
刘江家的烟花不是只放给自己看,村子不算太大,邻居也都是老相识。大家除了和家人一块放烟花,碰上好看的和特殊的,还会喊上朋友一起凑热闹。关系好的人家甚至会错开燃放时间,一同欣赏。
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刘江经历了家人离世、事业瓶颈、恋人分手。他对于接下来的农历新年有很多期望,“我还是想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不谈事业与爱情,最起码,今年也要出去旅游一次吧。”
再等两天,刘江的朋友都将从其它城市归来,这一年大家的经历都不大相同,心境也会有所差异。但春节里,他们又可以一起放烟花了。
相关推荐
媒体:烟花爆竹“禁改限”,还是要安全第一
我们即将迎来兔年春节。最近,有部分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对节日放烟花爆竹由全面禁止改为限制燃放,允许在特定时间段内燃放烟花爆竹。正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所言,放烟花爆竹是“盼望年味回归”,这也是在表达老百姓过年时喜悦的心情。
烟花爆竹可以放了,但是,可以“一放了之”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告诉我们,烟花爆竹燃放(包括生产、流通、消费),一定伴随着安全问题。正因为这样,公安部党委(扩大)会议1月17日会议强调,要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引导群众合规燃放、文明燃放。
针对部分地区有限恢复燃放烟花爆竹,特别强调“安全问题不能放开”,绝非老生常谈,而是有现实性的。
中央早在1988年就提出要加强烟花爆竹的生产和燃放安全。后来随着公众对环保和空气质量的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陆续有200多个城市制定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的法规。也就是说,在这次“禁改限”之前,我国很多城市特别是城市的中心城区,是不能放烟花爆竹的,售卖烟花爆竹也是不可以的。仅有小部分地区可以限时限区域燃放。
那么,这么多年来大部分地区的禁放,会不会让管理部门和老百姓忘记了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第一的原则?大家已经习惯禁放的日子之后,现在又可以燃放了,老百姓在兴奋之际,安全意识是否重新确立?有关部门的安全措施是否重新恢复?这不能不说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记得当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年代,街道社区在除夕之夜还专门组织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走街访巷巡视,公安消防单位会制定实施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办法,医院会增加外伤急诊医务人员的值班留守。从上到下,都把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工作,视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各方协调,全力以赴。像这样抓安全的传统办法,在今天部分地区“禁改限”之后,也不妨重新恢复起来。
部分地区调整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是为了让当地老百姓在节假日高兴起来,让过年更有气氛。但是,也不能忘记当年“全面放开”时,每年春节不少地方都会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炸伤、灼伤,甚至重大火灾等安全事故,成为节日中的一个不和谐因素。
因此,面对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管理部门就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勇于担当,真正做到层层抓落实。只有从严从实从细抓好春节期间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乐极生悲”,确保群众平安过节。
(原题为《烟花爆竹“禁改限”,还是要安全第一》 作者 方圆 来源 澎湃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