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沙县推出竹产业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为竹农降本解难
记者 马丹凤 通讯员 薛辰怡 黄悦
本报讯 (记者 马丹凤 通讯员 薛辰怡 黄悦) 4日,三明市沙县区大洛镇举行竹产业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启动仪式。“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不愁没人帮忙砍竹子了。”大洛镇中洋村党支部书记鲍志英说。
竹产业是大洛镇的特色产业,全镇毛竹6.8万亩。由于缺乏劳动力,毛竹长在山上没人砍、少人运,下游竹加工企业苦苦等不来原材料等问题制约着当地竹产业的发展。
竹产业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整合企业、农户闲散毛竹、砍伐队伍等资源,建立“平台+农户+企业”运营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可为当地竹产业破解信息不对称、“竹笋下山”成本高、原材料供应不足等难点。
“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喊平台的伐竹队来砍竹子,平台也买好了工人们的各类保险,我们用工风险也小了。”鲍志英说。大洛镇中洋村有6000多亩的毛竹山,需要不少人力砍竹、运竹。
如今,在平台上,企业可以按需下单,由平台匹配竹农接单并精准派单给伐竹队。毛竹验收合格后,企业须在规定期限内将货款汇入平台账户,再由平台逐一安排支付给竹农和伐竹队。
下一步,大洛镇将以竹产业公共服务共享平台为载体,协调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推动竹资源信息归集,实现“毛竹下山”降成本、“全竹利用”增效益,打造“竹—工—贸”链条,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全力构建共生、共赢、共享的毛竹产业生态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