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阜宁帮助7名灌南籍烈士找到亲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4 00: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

时隔77年的“见面”

阜宁帮助7名灌南籍烈士找到亲人

阜宁帮助7名灌南籍烈士找到亲人

张秀香老人一遍又一遍抚摸着烈士墓碑上父亲的名字。

本报讯 (记者 郭敬雷)“我3岁的时候父亲离开家当兵,相隔77年后,终于又‘见’到父亲了……”4月1日,来自连云港市灌南县已经80岁的老人张秀香,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阜宁县益林镇烈士陵园,与父亲张士桂烈士“相见”。

1948年3月,益林战役中有2000多名战士血洒战场。其中,现有灌南籍8名烈士埋葬在益林镇烈士陵园。由于种种原因,烈士的家属、后代只知亲人牺牲,却不知道其安葬的地址。

清明节前夕,阜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为烈士寻亲”活动中得知情况后,整理了8名烈士的相关材料,并向灌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为烈士寻亲的协查函。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将周达普、朱康然、贾文田、葛凤山、张士桂、吴国汉、张玉柱等7位烈士的亲人找到。

“77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父亲牺牲的地方,但没有太多线索,始终没有找到。”当天,在灌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组织下,7名烈士的亲人来到益林镇烈士陵园与烈士“团圆”。张秀香将家乡的土撒在父亲张士桂烈士墓碑前,趴在烈士墓碑上一遍又一遍抚摸着父亲的名字失声痛哭,久久不愿离开。77年前,张士桂烈士奔赴战场,留给女儿的是一个坚毅的背影,如今再“见面”,父亲成了一方墓碑。

“爷爷呀,这么多年您让我们找得好辛苦,今天我替爸爸看您来了……”烈士葛凤山的孙子葛留成将花篮放在爷爷的墓碑前,蹲下身子哽咽着说。葛留成的父亲已经离世,生前再三嘱咐葛留成一定要找到爷爷的牺牲地。这么多年,葛留成一直在寻找,但也没有结果。“父亲在天之灵知道我找到爷爷了,也一定会高兴的。”葛留成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7名灌南籍烈士和亲人“团圆”
...的益林战役中,2000多名解放军将士血洒战场,其中就有灌南籍勇士8名。由于种种原因,烈士的家属、后代只知亲人牺牲,却不知道其安葬的地址。清明前夕,灌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来自
2024-03-22 11:21:00
这一刻,我们等了76年……
...贾文田、葛凤山、张士桂、吴国汉、张玉柱等7位连云港灌南籍烈士墓一直无人祭扫,通过多方寻找联系,于近期帮助7位烈士找到亲人。“父亲去参军时,我还不到3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寻找
2024-03-22 15:53:00
阜宁县成功帮助李振烈士寻找到亲人
江南时报讯 日前,阜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为安葬在辽宁省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的李振烈士寻找亲人的任务,他们第一时间组成烈士寻亲工作组,通过翻阅烈士资料、实地走访和视频连线等方
2023-11-30 17:16:00
时隔76年 23名江苏灌南籍烈士等来了亲人
...人民网-江苏频道老人在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缅怀亲人。灌南县委宣传部供图清明节前夕,长眠在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的23名江苏省灌南籍烈士“盼”来了与亲人的第一次“团聚”。78岁的陆庆
2024-04-02 10:46:00
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被评为“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
江南时报讯 日前,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被评为第五批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这是该县继盐城抗击6·23特大龙卷风纪念馆被评为第一批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基础上又一处省级党史教育基地。阜宁县芦
2024-01-30 16:25:00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赴阜宁开展红色寻访本报讯 (王霄)9月15日至16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会长朱宏佑、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之子宋齐生一
2023-09-20 00:16:00
18年,他为1700多名烈士找到亲人“我会尽力帮你们找到亲人……”4月10日,在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一处抗美援朝烈士墓地,63岁的唐山市民张红琢抚摸着墓碑,轻声说道。这里安息着12
2025-04-22 16:24:00
“邓锡山”“王思庆”两名烈士的亲人找到了
...周洋)4月13日,本报刊发了《两名在皖牺牲的“山东籍”烈士或是沧州人》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读者联系本报“帮烈士寻亲”团队,积极提供线索。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2023-04-25 09:44:00
好暖!79年后,他们接力帮烈士找到亲人
...!”2024年1月31日,连云港老人印良明来到盐城市建湖县烈士陵园,祭奠他的叔叔张萍(印云煦)烈士,与他一同从灌云县赶来的还有10多名亲友。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帮助印云煦烈士
2024-02-03 22: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