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心怀“国之大者” 追求科研卓越——走近“最美科技工作者”(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22 00: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题:心怀“国之大者” 追求科研卓越——走近“最美科技工作者”(上)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张泉

他们甘坐“冷板凳”,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他们勇啃“硬骨头”,矢志不移自主创新;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书写科技人生的华彩篇章……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等6部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心怀“国之大者”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石油地质学家李德生院士最深的少年记忆,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颠沛流离、辗转求学。在大学地质系读书时,“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落后景象,让李德生坚定了“石油报国”的一生志向。

在玉门油田首次实施边缘注水、顶部注气的开发方案,奠定了玉门油田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的地位;作为主要地质负责人,探明和成功开发大庆油田;提出断块地质理论和滚动勘探开发的实践,推动渤海湾盆地建设成为我国又一个重要的石油产区……

新中国成立后,西北、西南、东北、华北等油气田勘探开发第一线都曾留下李德生拼搏的身影。他先后参加了延长油矿和玉门油田开发、川中会战、大庆会战、胜利会战等重大油气发现工作,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兴起和飞跃。

一生历尽艰辛,一生成就斐然。如今已是百岁高龄的李德生说:“做地质工作,会不断碰到新的现象、新的问题,要永远做一个学生,为石油工业发展不断作贡献。”

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改变我国石油工业面貌,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在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上进取突破。

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过去生产主要依赖石油。但我国石油资源不足,“以煤代油”关系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能源安全。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院士2000年前后就带领团队攻克了国际煤制烯烃领域最关键的技术难题,但他并未止步于此,“要让科学成果落地,真正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刘中民说。

为开展工业性试验,刘中民四处奔波,无数次碰壁后,终于在陕西一家化工厂搭建起第一套工业性试验装置。驻扎厂区开展试验的700多天,他几乎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每过一会儿就要爬起来看看装置是否运行正常。

2006年,甲醇制烯烃(DMTO)工业性试验宣告成功;2010年,实现了世界上首次煤制烯烃工业化应用“零”的突破。目前,DMTO系列技术的烯烃年产能超2000万吨,约占全国烯烃产能的三分之一。

在国防领域,也活跃着一批“最美科技工作者”,把报国理想融入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我国第四代直升机“直-20”首次公开亮相,有一个人在电视机前热泪盈眶。

他是我国直升机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邓景辉。他主持研制的第四代直升机,使国产直升机真正具备了全疆域全天候使用能力。

要实现直升机能够在结冰、冻雨等复杂环境下使用,必须突破旋翼防/除冰技术,而这项关键核心技术此前只掌握在外国少数几家直升机公司手中。在主持研制第四代直升机之初,为加快研制进展、降低研制风险,邓景辉也曾考虑对外合作,却遭到外方拒绝。

“一定要争口气,攻克这项技术!”邓景辉暗下决心,带领团队踏上了创新的征程。四上高原、四进高寒,历经无数次失败,第四代直升机最终取得了旋翼防/除冰技术“零”的突破。

今年35岁的陈章是中电防务科技有限公司一名青年高级工程师,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怀揣着“为推动国家进步作贡献”的坚定信念,她投身国防通信事业,并逐步成长为卫星通信及数据链研究开发技术带头人,参与研制我国首个全自主研制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主持攻克了多项难题。

巾帼铿锵绽芳华。2013年乘“蛟龙”号探海、2017年搭“雪龙”号“破冰”,让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立梅成为我国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首位同时兼具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女科学家。

在西北太平洋深处,海底神奇绚烂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唐立梅。探海归来后,她选择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更多人听。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科考故事;在重庆一所中学演讲后,当年有20位同学报考了海洋类专业……10年来,走过雪域高原、大漠戈壁,上百次科普讲座带给唐立梅的成就感,不亚于在无垠大海中“寻宝”。

“城市和偏远乡村的孩子们尽管掌握海洋知识的程度不同,但同样有着对科学的好奇和渴望,这支撑着我在科普路上继续前行,让更多的祖国下一代认识海洋、爱上科学。”唐立梅说。

胸怀报国之志,勇于攻坚克难。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代表,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冲锋在科研一线,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艘充满科技感的大船让人大开眼界”
...2”号参观。从学校师生到退休老人,从文职人员到科研工作者,人们满怀期待地从各区赶来,争相了解国家在极地探索领域的最新进展。此前,“雪龙2”号访港筹备委员会开放公众预约,全部参
2024-04-11 03:18:00
...022年是我省实施最新科技奖励政策的第一年,为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我省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对省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进行了改革,对评审机制进行了优化,对评审全流
2023-11-13 04:46:00
...民日报胸怀祖国,矢志不移自主创新——走近“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本报记者 喻思南《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2日 第 04 版)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作为来
2023-07-22 05:56:00
...部、中国科协等6部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刘中民、陈章、柯卫东等10名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他们立足不同的工作岗位,
2023-08-02 12:20:00
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
2023-07-20 15:51:00
黄葛树丨廖伟:行走在明月湖畔
▲如诗如画的明月湖 行走在明月湖畔文/廖伟小直升机在低空盘旋十来分钟后,重新降落在龙兴通用机场。这只是体验,不可能让你飞多久。但是脚下的那一湾绿水却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飞行
2024-06-06 06:54:00
...目前全县已有70所小学课后服务增设科技辅导;农村科技工作者穿梭山林、躬耕田野,先后组织了63场次的村级生产技能、健康生活类的讲座,帮助农民运用实用技术进行生产,目前全县现有“
2024-09-26 17:22:00
空间科技力量硬核抢险救灾:先让村民用上电——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雄鹰共产党员服务队驰援防汛救灾一线
左图为7月30日国网空间技术公司特种作业中心SG1537直升机组在河北承德市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投放抢险救灾物资。(摄影魏司法)右图为7月31日国网空间技术公司特种作业中心SG15
2025-08-03 06:47:00
...辉、AG600水陆两栖飞机总设计师黄领才、直-10和直-19武装直升机总设计师吴希明等5位“校友总师”,集体为南航学子上了一堂“思政课”。“那次活动效果出奇地好。”郑永安回忆
2023-07-04 06: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入住时每户都交了10800元,开发商说是用来通天然气和统一安装壁挂锅炉采暖。如今不仅壁挂锅炉没见到,连天然气管道都还没影
2025-10-18 08:11: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
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10月13日,梁小宏(左二)在实验室与同事们探讨产品研发计划
2025-10-18 08:33:00
10月17日,河北正定。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机器人堪称最强打工人,热舞后倒头就睡,原来它们也知道累,这躺平姿势真标准。
2025-10-18 08:35:00
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符号,能既跨越山海影响全球,又穿透千年适配现代,更在科技浪潮中成为人类共同的智慧资源?答案藏在福建建阳考亭书院的黛瓦粉墙间
2025-10-18 08:48:00
【亮点】注入强劲政策动能●我市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发展环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条务实举措●单项最高奖补额度高达3000万元●提供“资金+政策+场景”三重保障
2025-10-18 08:59:00
作家评论家齐聚厦门 共话两岸文学发展
张晓风展示牛骨。(主办方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昨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暨文学名家厦门采风活动举办
2025-10-18 08:59:00
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慰问枣庄高新公安民辅警
鲁网10月17日讯10月17日,一份满载温情的“甜蜜馈赠”送达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张范派出所民辅警手中。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委托滕州市柴胡店镇刘村工作人员
2025-10-18 09:02:00
青春华章丨国际食品展区闪耀全国糖酒会:汇五洲佳品,拉满“国际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这是一场舌尖上的‘环球博览会’!”10月16日—18日,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5-10-18 09:22: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近日,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这部剧以吴石、朱枫等烈士为原型,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
2025-10-18 09:22:00
蚌埠市区一地将短时停气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8日从蚌埠新奥燃气发布的停气通知获悉,因管道碰接,当地计划2025年10月20日14时10分-16时30分期间停气。停气范围:学翰府邸6号楼及周边商户大皖
2025-10-18 10:01:00
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召开河北招投标数智化两项重要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10-18 10:03:00
滨州中医医院开展肿瘤患者腰椎病理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微创术式治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近日,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心成功为一例霍奇金淋巴瘤腰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2025-10-18 10:56:00
东营颐养院里的“隐形守护神”,是这些养老“黑科技”
在东营的颐养院里,一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这些看似寻常的房间内,科技以最温柔的方式融入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5-10-18 10:59:00
东南网10月18日(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陈欢欢)5000米级潜航机器人、AI赋能“空天地海”监测网……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上
2025-10-18 11:04:00
肥城农行凤山支行:上门服务 农情相伴
鲁网10月18日讯10月14日上午,客户杜先生焦急地来到农行肥城凤山支行。原来杜先生的父亲长期因病卧床,支付护工费时发现老人的工资卡找不到了
2025-10-18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