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9 21:49:00 来源:杭州网

在新岁即将序开之际,我们一起来回顾过去一年里的“热门”谣言,有哪些被我们一眼识破,又有哪些让我们深信不疑呢?

2023年朋友圈流传最广的十大谣言你见过多少条呢?

2023年度

朋友圈十大谣言

01

毒株XBB.1.5主攻心脑血管会大小便失禁?

一张朋友圈的截图在社交平台上转发,称感染XBB.1.5毒株之后,会被攻击心脑血管,引发大小便失禁。该内容引起广大网友的恐慌。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XBB仍属于奥密克戎的亚分支,是BA.2下面的变异株的重组变异毒株,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在国外一些地区流行导致感染人数增加,但国外数据显示,其致病力和之前的毒株没有区别,也没有发现XBB.1.5更容易侵犯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经核查该内容属于虚假信息。

02

退休人员可领“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

一条关于“退休人员领取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传言在网络上传播。大意是说,每年4月退休老人的医保卡里会有一笔“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是国家一次性返给退休老人的钱。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传言中涉及的北京、上海、浙江、济南等地均无“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政策。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网传说法可能是将“医保年度定额资金” 误解为 “差额补贴”。

03

风油精能抑制病毒感染?

一则“风油精能抑制病毒感染”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不少网友信以为真,引得纷纷效仿。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风油精是由天然药物和芳香植物精油配制而成,但其任何主要成分,没有证据证明能够抑制细菌或病毒感染。

04

微信覆盖性封群,别往群里发任何东西?

网上热传“微信群全国清查实行覆盖性封群,这次不但封群,群主号,连群员号一起封,永不解冻,不要在群里发任何图片链接”的消息,引发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类似谣言早在2018年微信安全中心就已做出澄清:群聊功能是腾讯公司基于社交软件产品特性推出的一项基础服务功能,旨在方便用户更便捷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微信团队会保障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正常使用,请大家不要轻信此类谣言。

05

受核污染水排海影响,要赶紧囤盐?

传言称:因核污染水排海的关系,海水受到了污染,建议大家赶紧囤食盐,不然就没有盐吃了,之后肯定要涨价。该内容引起广大网友的恐慌,部分地区发生食盐抢购现象。

真相:

经核查内容系谣言。我国对食盐来源主要为三类:井矿盐、海盐、湖盐,结构占比分别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核污染影响。我国食盐储备供应充足,请社会各界理性消费。

06

辽宁核辐射值超出预期?

网上出现一则关于“辽宁大连核辐射值超出预期”的传言,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官方称,是人为故意拼凑编造而成的虚假信息,为了博取关注和点击量,故而在网上进行了广泛传播。

07

全国多地出现医生感染H7N9死亡?

一则关于“感染H7N9死亡”的消息在朋友圈传播。消息称,十三名人员感染H7N9病毒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暂时别吃西瓜、猪肉等食物。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H7N9病毒是一种禽流感病毒,即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此病毒不会感染猪肉、西瓜、青菜等食物。其实,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老谣言,此信息已在全国多地被传播多年,除了更新医院名称和地址,其余内容均基本一致,属于“迭代”数次的谣言。

08

南京有小区因手机起火引发燃气大爆炸?

一则“南京市某小区发生大爆炸。爆炸原因是:做饭时,把手机放在炉具前了,手机先爆炸,把天然气管带爆炸了,之后管道又二次爆炸”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并配有火灾视频。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经查证,在厨房的微波炉或煤气炉边打电话引起爆炸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没有过相关案例,属于旧谣新炒。

中国石油曾发文强调:厨房内引发爆燃事故必须满足3个条件:1、发生燃气泄漏,燃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2、厨房处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封闭空间;3、明火或有电流通过产生一定的能量,从而引燃气体。

09

超过93人微信群涉黄直接拘留?

一条内容为“凡是超过93(含93人)的微信群、QQ群,有明显涉及色情图片、视频或文字话题,发布者将被处以3-15日行政拘留”的图片在社交平台传播。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经调查,央视新闻官方并未发布过类似内容,网传图片为合成图片。微信团队会根据用户投诉,视具体异常行为及违规程度进行区分,对违规行为采取梯度处置,包括警告、封禁功能、封禁账号等处理方式。

10

小孩被拐,转发一次寻人启事发200元红包?

一则内容为“5岁孩子被人拐走,帮忙找孩子,转发一次寻人启事发200元红包”的求助信息,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纷纷进行转发。

2023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

真相:

该谣言样本已经流传许久。全国各地都有相应的版本,只是地点名称不同,内容基本大同小异。传言涉及的各地警方均已辟谣,属于旧谣新炒。

以上这些谣言,大家多少会觉得耳熟能详,是不是在相亲相爱群里也看到过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0 06: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毒株XBB主攻胃肠道?别跟风买蒙脱石散了
...我们就在网上看到各种关于XBB毒株的热搜,其中不乏一些谣言,比如就有谣言表示:XBB毒株主攻胃肠道,会导致腹泻。于是很多人又开始囤蒙脱石散和补液盐。图源:网络 其实,自疫情以
2023-01-03 13:54:00
...统?主动感染“温和株”?新冠要避免使用布洛芬?这些谣言别再信了!1. 新冠“阳康”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流言:网传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需再经过15天才能产生抗体,所以康复后一周
2023-01-03 14:22:00
一张截图让纸尿裤遭疯抢!多个股票涨停,这种“疫情引发病”要治
...于“感染”本身心存疑虑,因此这也成为了开年大量XBB1.5谣言传播的重要背景。 “1月3日国家开放入境,目前国外登顶的毒株是XBB.1.5,这玩意主攻心脑血管和拉肚子,所以
2023-01-05 07:30:00
...,扰乱公共秩序。我国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
2023-01-02 05:10:00
2022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你信过几条?
12月30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2022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你都见过几条?2022年度朋友圈十大谣言01个人二维码收款要补税有网传消息称,自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的
2022-12-31 16:19:00
微信盘点2024年度朋友圈十大热度谣言:点早安图片手机会中毒是假的
...收官,今日,微信安全中心发文盘点2024年度朋友圈热度谣言。朋友圈热度十大谣言如下,看你看到过几个。点“早安”“晚安”图片手机会中毒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以后不要再发送早安、晚安
2024-12-30 19:10:00
...报》记者调查发现,每过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的各种涉疫谣言都会“更新换代”,他们有的是故意歪解、虚构防疫政策,有的是打着科学的幌子进行伪科普。因为和疫情相关,这些谣言很容易迅速吸
2023-01-16 08:59:00
...9日消息,临近月底,微信安全中心公布了11月朋友圈十大谣言。总体来看,11月谣言内容与代评职称包过、取消寒暑假、登记结婚可领补贴等热议话题相关。微信方面提醒,我们应当保持理性
2024-11-29 19:34:00
【工人日报e网评】谎称“5天感染两种毒株”,别让谣言成了更难对付的“病毒”
...多了。网友跟帖——@开心果:不信谣不传谣。@点点心:谣言危害堪比病毒。
2023-01-03 05: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石家庄市新华区举办“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书法展
河北新闻网讯(孙倩蕊)8月29日,石家庄市新华区“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主题书法展在新华区文体中心举行。活动由新华区委宣传部
2025-08-31 12:07:00
凌晨出发赶赴烟台山联谊活动现场,天津大姨跨城替儿寻姻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8月30日清晨,烟台山景区被一场急雨洗得愈发清亮,红瓦上的水珠顺着檐角滴落,绿树在风里沙沙作响
2025-08-31 11:24:00
王瑞雪获2025年中国石化油田企业基层安全竞赛个人金奖
2025年中国石化油田企业基层安全竞赛现场传来捷报:鲁胜公司安全(QHSE)管理部主办王瑞雪以警示标识辨别第一、理论答题满分的成绩斩获个人金奖
2025-08-31 09:07:00
华商网讯 河北张家口蔚县应急管理局8月30日发布情况通报:8月29日下午,一辆越野车在蔚县宋家庄镇嗅水盆村村南野外活动时意外坠崖
2025-08-31 07:18:00
华商网讯 2025年8月30日下午,公安机关接到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报案,称有人在网上捏造散布江淮汽车3000余条虚假信息
2025-08-31 07:19:00
8月30日,由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银发力量”主题征文活动结果揭晓。经专业评审,从174篇征集作品中评选出了一等奖5篇
2025-08-31 07:30:00
8月28日,阳曲县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文艺展演,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2025-08-31 07:31:00
今年以来,随着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市面上涌现出一批“沙金”首饰。这类首饰外观酷似黄金、售价却不高,因而受到消费者热捧,被视为黄金的平替选择
2025-08-31 07:51:00
暑期接近尾声,旅游市场有所降温。很多老年人也计划在秋高气爽、价格回落的9月外出旅行,旅游市场的淡季却是老年人旅游的旺季
2025-08-31 07:51:00
老年人的心思儿女懂多少 记者走进西安社区和老人们聊了聊心里话
在许多年轻人看来,老年人需要被照顾,需要社会的优待,需要平静舒适的养老生活……真的是这样吗?老年人到底需要啥?老年人的想法为啥是这样的
2025-08-31 07:52:00
德,就是最美的风景|医者仁心!夏津医生栾天与热心群众公园里“抢”回一条命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邓美平 德州报道8月29日上午,夏津县人民医院迎来了一场温馨的重逢。一个多月前在公园突发心梗
2025-08-30 08:12:00
在山东科为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一排排工业机器人正进行出厂前的最终调试。这些搭载“零编程”操作系统的机器人,通过直观的拖拽界面和预设工艺模板
2025-08-30 08:19:00
1.4万余名新生昨起陆续走进厦大校园 最年长新生54岁
厦大新生报到。海外新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熟悉校园。54岁的厦大管理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林溪发。(厦门日报记者 赵博洋 摄)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教育工作室记者 郭睿 通讯员 戴佩琪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除署名外))厦大昨起迎新
2025-08-30 08:31: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姜静)8月29日,东南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日,校园内随处可见“热烈欢迎新同学”的横幅和喷绘,许多新生和家长兴奋地合影留念
2025-08-30 09:47:00
从五湖四海而来,在“梦中情校”相遇
8月29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迎来42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这是自1990年后时隔35年,东大全体本科新生回归具有123年历史的老校区
2025-08-30 0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