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21日,由慧保天下主办、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联合主办的“2025大健康生态融合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融入医康养大赛道,预见健康险新未来"为主题,来自监管、险企、中介、医院、药企、康养机构、高校、券商、科技平台等领域的专家形成的行业共识日益清晰:政策正引导行业从“被动理赔”转向“主动管理”,从标准化产品供给迈向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未来的竞争,将是生态与服务的竞争,保险必须从简单的财务补偿,重构为连接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的长周期健康管理入口,构建“医、药、康、养、险”联动的健康生态。
2025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新规《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健康险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鼓励将健康管理服务成本纳入保费,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多元化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支付改革与已病客群保障创新,从支付改革、客群拓展到产品创新,为医康养生态融合划定了清晰路径。
原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从政策层面指出,健康险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要走出一条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科技数据为驱动、以生态协同为依托、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许闲表示,健康险规模即将突破万亿,且医疗险保费首次超越重疾险,这标志着经营逻辑和主体的深刻转变。惠民保产品持续增长创新,并未出现“死亡螺旋”,且其推出在挤出部分医疗险新单的同时,促使留存客户提升了重疾险保额,体现了多层次保障的协同效应。面对DRG/DIP支付改革,百万医疗产品正积极向门诊保障和高端医疗机构转型。此外,团险和针对非标体的创新产品成为覆盖带病人群的重要渠道。他预测到2035年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可达约1.6万亿元。
华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李健深入剖析了医疗险市场,DRG/DIP医改催生了“独立型医疗险”的发展机遇,中高收入群体对医疗品质(好药、好械)的追求创造了潜在市场。他测算,若中端医疗险能覆盖1000万至3000万人,将带来300亿至1000亿的市场增量,但也指出了其面临“住院险卖不动、含门诊险风控难”的困境。同时,他认为在客户积累、保障杠杆提升等因素支撑下,分红型重疾险或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建议保险行业“有组织、有规划”地参与培育与社会资本医疗的深度合作,并提出险资可参与医疗重资产投资和创新药械早期投资,实现更深刻的生态融合。据悉,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在本次论坛上发布的“健康星未来”创新模式,以“长期重疾+健康管理”、“财富管理+消费医疗”、“护理资金+全景照护”、“长期医疗+就医体验”四种模式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服务,为“老年”和“已病”人群提供健康保障解决方案。
作为医院方代表,瑞金医院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主任徐宇辰认为,生态建设的核心在于明确各方能力边界—医院擅长诊疗方案与应急处理,但需保险场景作为健康管理的起点,并通过科技公司填补全周期数据缺口。只有将保险、医疗、科技的力量系统化整合,才能实现从“片段式就医”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跨越。
老龄化时代的健康保险创新必须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精准的客群洞察、专业的服务能力、创新的科技应用、共赢的生态合作。这些共同勾勒出老龄化时代健康保险从支付工具向生态枢纽转型的清晰路径,也为行业指明了从"销售保单"到"经营客户健康"的转型升级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