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1 16:21:00 来源:新周刊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图源:微博@曹雪无芹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伴随冰墩墩大火,其设计团队的负责人曹雪被聚光灯笼罩。

他一遍又一遍讲述冰墩墩的诞生故事,用父亲的口吻描述其可爱与笑容,“冰墩墩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被派到人间的天使”。

众多报道中,曹雪与冰墩墩已成必然的关联词。但在镜头之外、在冰墩墩火了将近一年后,曹雪正在做什么?奇思妙想是如何发酵的?如何看待“中国设计”?如何看待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心态?

2022年年末,曹雪获得了新周刊主办的2022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艺术家”奖项。 在广州温暖的冬季午后,新周刊记者与曹雪聊了聊。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2022中国年度新锐榜颁奖词:他是今年出圈网红“冰墩墩”的设计者,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他和团队通过收集上千张熊猫图片,历时10个月,前后修改1000多次,最终确定了这个有着内八字、大眼睛,戴着“冰壳”的可爱熊猫形象。在他看来,中国设计不只有京剧脸谱、祥云图案、青花瓷等传统元素,还应有更多贴合时代共性的设计表达。他和团队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深挖时代特征、运用国际化视觉语言,才能把卓越的中国设计带给世界。

“中国设计”不等于中国元素堆叠

“可爱”是冰墩墩的通行证。

2018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尚在征集方案时,设计风格就定下了。作为连通海内外受众的产物,迎合审美共性很重要。国际奥组委做的数据分析表明,百年奥运史中,吉祥物玩偶的最大消费群体是9-10岁小孩。以他们的偏好为参考标准,“可爱”在此跳了出来。

最终呈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冰墩墩是一只 幼龄熊猫,圆头圆脑,没有脖子,五官大且靠得近,内八脚,看起来憨态无害,一副随时准备摔倒的样子。曹雪觉得,这符合人们对可爱的定义,就像没有人能拒绝大眼睛、小鼻子的猫咪。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跟设想中的一样,冰墩墩走进了各民族、各年龄层群体的心。2019年夏天,北京冬奥组委会做了一个测试,邀请来240名孩子,让他们一人一票、给面前数张卡通人物图片投票,被抹去冬奥会标识的冰墩墩也混在其中。结果显示,冰墩墩很受小孩欢迎。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 “冰墩墩抖雪”“冰墩墩卡门”的画面被网友做成表情包传播。有网友在冰墩墩手办断货后,调侃道:“我跟冰墩墩只差一个冠军。”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冰墩墩抖雪

但作为代表中国的吉祥物,仅有可爱就够了?冰墩墩火爆的同时,网上也出现了质疑的言论:“冰墩墩身上为什么没有中国元素?”

冰墩墩设计初期,曹雪团队想过在它额头上加形似云纹的小卷毛、在脚踝和手腕的地方画上国风图案。动起来时,它便像年画里的胖娃娃。

但后来,曹雪将这些所谓的“文化标识”都去除了,只保留了冰壳和彩色丝带设计。熊猫作为被公认的中国独有的动物,它身上的民族印记已足够深,重复堆叠中国元素反而会扰乱视线。曹雪还想过把冬奥会吉祥物画成东北虎或鞭炮的样子,但调查后发现,熊猫在外国人眼中的理解成本最低。

给熊猫穿上冰壳,不只为贴合冬奥会的漫天冰雪,更为凸显科技感与前卫感,如同年轻人着迷的赛博朋克风格。在曹雪的预设中,冰墩墩能与各种流行文化结合,比如转一圈,便从冰壳中变出一副护目镜或一个冰刀滑板;身体周围会出现光圈,就像动漫里走出来的魔法熊猫。

让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产生交集,是冰墩墩的设计逻辑,也是曹雪对“中国设计”的理解。

当下许多国风产品,往往只停留在视觉层面,而忽略了精神内核,即现代中国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就像时下流行的“中国生活方式”的说法,不是在家里摆一套红木家具、一套茶具就算实现的。毕竟,有多少年轻人闲着天天在家品茶?

古代人为什么喜欢泡茶、为什么用书信交流?不是为了情调与风雅,而是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倘若要求一个依赖手机沟通的现代人去写信,只会让他难受不已,而写信的毛笔和宣纸——这些“复古中国风产品”,也就无法完成其传承的使命,变成了形式化的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若艺术与设计仅为了追求浅表的美感,估计梵高、毕加索也难以被世人接受。

因此,迎合时代的诉求,“中国设计”才能被世界看到,冰墩墩的可爱与科技风格是如此,曹雪的另一个设计作品“广州首个城市形象标志”也是如此。它以广州塔形象为主基调,飘扬的线条犹如南来北往的船帆及飞鸟,呈现出一派千年商都繁荣景象,虽被赋予了厚重文化底蕴,但一看就是现代的感觉。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冯骥才先生有一句话,曹雪时常念给学生听:“现代建筑师不会再去建造金字塔和长城。”

奇思妙想的迸发

灵感源自阅历,阅历源自感受。

曹雪将设计的逻辑,具化为包含A、B、C的公式。A代表我们日常储存在脑袋里的东西;B代表我们某个瞬间接触到的事物,“当你看到了B,能联想到A,在两者碰撞下诞生的C,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倘若一个人脑袋空空,便会对好玩的事物视而不见,因为他无法与乐趣产生共鸣”。

评价设计作品时,我们常说的 “有那种感觉了”,指的也是共鸣。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曹雪在无锡上大学,每逢寒暑假,便会坐火车回南京老家。挨着车窗看风景时, 他发现,面向火车行进方向坐与背向火车行进方向坐,看到的事物与获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多年后,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课堂上,有学生提问:我知道两者不同,但那又如何呢?

曹雪回答:“假如我是一个导演,要拍一段人坐在火车里的戏。镜头从越过人的后脑勺,即以第一视角拍窗外,或直接从正面拍人看风景,所映射的人物心境是不同的。我想让受众感受到什么,首先我要懂这种感受。”

跳出固化思维同样重要。设计师若只关注设计领域,作品便易套路化。曹雪曾问学生,你有没有勇气往隔壁跑一趟,插脚别的专业?在他看来,“不务正业”就是正业。

这些年,他常看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追羊的豹子、潜伏的鳄鱼,以及大自然中的一切,每天都不尽相同、给他开拓新的视野,而后发酵成灵感,“设计游轮的,不是工程师,而是大海”。

如此一想,来自冰雪世界的冰墩墩,却出自甚少见到冰雪的广州孩子之手,也就不奇怪了——正因没见过,想象力没有自我设限,才能冒出让熊猫穿冰壳这么奇妙的点子。

不过,把冰墩墩的尾巴涂成白色,可不是孩子们空想出来的。他们在四川观察熊猫时,发现其尾巴竟是一坨白色绒球。此外,熊猫不只有“黑白配”,还有棕色、灰色的。

同样地,曹雪不希望冰墩墩被视作“设计的标杆”,成为另一种思维边界。

2019年8月,听到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宣布“冰墩墩被正式认定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后,曹雪的脑袋“嗡”地一声,随即热泪盈眶。 他与团队经过10个月的设计与修改后,终于等来开花结果的一天。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但同时,他觉得如果吉祥物不急于发布,冰墩墩的设计稿能一直、一直改下去,“所谓的好设计,都只是特定时空中的‘好’。冰墩墩虽获得大众喜爱,但不代表它是设计的天花板,甚至设计者的终极目标,它充其量只能算卡通形象设计领域中的参照物之一”。

曹雪知道,未来会出现更多超越冰墩墩的好设计。

随性地,勇敢地

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对忙忙碌碌的年轻人来说颇为奢侈。当70%的精力被工作分走,余下的30%被焦虑与内耗填满时,好奇心便没有了发芽的机会,更别提天马行空了。

工作了接近38年,曹雪没有一刻是闲着的。

2022年最忙的时候,是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月份。作为“顶流”冰墩墩的“父亲”,他一个月内接受超过120家媒体采访,曾一天安排了十几场。从早上8点到凌晨2点,他都坐在镜头前,不停地讲冰墩墩的诞生故事、冰墩墩身上的国际艺术语言,讲到声音嘶哑。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但他没想过推掉部分工作,因为那会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冰墩墩给人以温暖,它背后的人不能是一副冷面孔”。

遵从当下情绪和意愿去生活,即便此刻被工作填埋,曹雪仍能感受到自由的风刮过脸颊。

他从不给自己设定目标,什么未来两年内办画展、三年内评上职称、四年内发表多少篇论文,全都没有。他觉得,念想一旦被具化成白纸黑字的“XX年规划”,就成了心理负担,它会在潜意识中不断督促你“快点”,并提醒你“得给自己一个交代”。最终,过程与结果都变得索然无味。

曹雪很喜欢陈丹青的画。多数人画画,会先画好线稿,然后描边、填色,陈丹青画《西藏组画》时,不会用线稿去框定眼耳口鼻或其他物件的位置,比如画牧羊人的嘴巴时,他是拿着画笔随性地在画板上撩动,嘴角上扬的幅度、嘴巴的大小,全靠感觉。陈丹青说,当我觉得画笔该停下时,便是牧羊人笑得最舒服的状态。

多年后,曹雪回味这句话时,心想,最好的不一定是计划内的,而是当下捕捉到的雀跃。

随性不等于躺平,相反,曹雪热衷于冒险。

大学毕业后,他留在母校无锡轻工业学院(现名“江南大学”)任教,已经做到了副院长。某天,他收到广东省广告集团的邀请。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尚未普及,手机也没这么多功能,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广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如何发展新的社会关系,他都不清楚,但就是一拍脑袋,便独自跑到广州上班了。

7年后,他收到了广州美术学院抛来的橄榄枝,也是一拍脑袋,便回到了校园。在他看来,把人的复杂性、事情的矛盾性都看得太清楚后,做事反而会畏手畏脚。他在鲁迅的书中读过一句话:“见事太明,遇事则暗。”用今天的职场举例,若每讲一句话前,都要考虑领导会不会误解,那这工作你也很难推进。

“放手去干,干了再说”,别让焦虑消耗掉生命力与好奇心。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2022年,曹雪一直在奔跑。手上有几个正在推进的设计项目,其中一个已经定稿,不久后会面向大众发布。

他觉得这种节奏挺好的,起码脑袋不会生锈。他时常对学生说,如果有一天我的设计跟不上时代了,或丑得拿不出手了,一定要提醒我,“我不想变成一个靠资历撑着的人”。

快问快答

新周刊: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2022年。

曹雪:尽管2022年让我永生难忘,但我还是习惯性地往前看。

新周刊:最近一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

曹雪:快乐的事情有很多,但开怀大笑的某个瞬间,还真想不起来了。

新周刊:最近一次感到受挫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

曹雪:本来我这一周都要在外工作的,但因为阳了,只能在家躺着,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只能往后推,挺对不起人的。

新周刊:你会拒绝做哪些事情?

曹雪:昧着良心给内容质量一般的书或画集写序。

新周刊:这3年来有没有过居家或者隔离的经历?居家或者隔离期间,你如何度过?

曹雪:有几次出差后,我会主动居家隔离。家里有一个隔音房, 周末清晨,小孩还没起床的时候,我便会躲进去听肖邦的音乐、投屏看纪录片。

新周刊:面对疲倦或不可为之事,你会如何劝慰自己?

曹雪:我没法保证每一个设计都能达到自我心理预期,无可奈何时,只能劝自己“交稿时间到了,就这样吧”。好笑的是,我经常马后炮,拍脑袋骂自己“当时怎么没想到要这样设计”。只能说,艺术永远是遗憾的艺术。

新周刊:如果有平行世界存在,你希望你在那里是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曹雪:想做一个自由的画家。我经常调侃自己掌握了“精神分配法”,白天的“我”是为甲方服务的设计师,对方要传递什么概念、要用什么主色调,就都听他的;晚上的“我”是表达主观想法的艺术家,喜欢同样随性的梵高。而在平行世界里,我希望自己不用每画一笔,都想着目标和市场。

新周刊:今年你读到的最想介绍给别人的一本书是什么?

曹雪:我最近在看木心的散文集。他的文字很有意思,一句话能让我读半天,然后回味半天。

新周刊:明年最想去什么地方旅行?为什么?

曹雪:欧洲,特别是北欧地区,以及法国、意大利。尽管这些国家我去过五六次了,但依然沉迷其自然、人文、艺术氛围和简约派的设计风格,忍不住想再看多一眼。

新周刊:如果能预知未来的一件事,你想知道什么?

曹雪:想知道未来能否有一种人工智能技术,我只要把设计想法传递给它,它就能帮我画出来。

作者:颖宝

校对:杨潮

排版:鹿子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充满韧性的2022,我不会忘记它
...月27日,2022中国年度新锐榜发布盛典在郑州举行。此次,新周刊联合“文化潮台”河南卫视,在河南广播电视台XR演播厅,共同举办这场“沉浸式扩展现实”风格的年度盛宴。来自河南卫
2022-12-29 09:17:00
冲向2023,困难困不住一直在往前的人!
...着春节越来越近,2022年真的过去了的念头才愈发真切。新周刊2022年度新锐榜活动上,将“韧”评选为年度汉字,这不仅是新周刊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对当下国民精神状态和未来预期
2023-01-12 22:37:00
冬奥顶流“冰墩墩”红遍全球的幕后故事
...华网28日,“冰墩墩”兔年特别版“兔墩墩”发布,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72变”又增添了新形象。今年以来,“冰墩墩”“雪容融”无疑成为中国文化的闪亮名片。在2019年底冬奥吉祥物
2022-12-29 08:17:00
花花萌兰们是怎样成为顶流的?
...熊猫。 北京动物园内玩耍的大熊猫。图/IC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是最新一个爆款的虚拟熊猫。大熊猫已经当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
2023-06-01 10:16:00
在最“巴适”的城市,找最好的书
...。成都,一线城市序列之外的“第四城”早在2000年,《新周刊》便以“第四城”为成都命名。这一命名,打破了城市依据单一经济指标进行排名的评价标准。人们经由对成都现象的关注,也开
2023-10-18 08:57:00
一场48小时的亲子陪伴活动
一场48小时的亲子陪伴活动 原创2023-09-08 17:45·新周刊2023年8月19日,一场由招联推出的“新市民家庭团聚日”活动
2023-09-08 19:33:00
“顶流”归来,“蛇墩墩”在王府井工美大厦亮相
...卖的“蛇墩墩”盲盒摆件。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北京冬奥会闭幕将近三年了,冰墩墩的形象与中国生肖结合,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在奥运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
2024-11-23 13:38:00
国内哪些大型体育赛事吉祥物以大熊猫为原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冰墩墩 “冰墩墩”是中国文化与冬奥会的结合体。“冰墩墩”的外形是一只穿着冰壳的熊猫,其设计最为巧妙的是它头部的冰晶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
2023-05-10 01:16:00
...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晶晶”,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原型都是大熊猫。这次熊猫吉祥物终于回到了故乡成都,正式成为大运会的吉祥物。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
2023-05-10 01: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孝为灯 照亮亲情长路——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左正宏荣获“东营好人”称号
近日,东营市文明办公布了2025年“东营好人”名单,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员工左正宏,荣获孝老爱亲类“东营好人”称号。左正宏
2025-09-21 09:14: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
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党支部防汛抢险救灾纪实7月26日,陈栅子镇工作人员和南山根村干部一起
2025-09-20 08:09:00
2023年9月逐步交房的陕西咸阳御河宸院小区,近日遭遇大雨,地下室积水倒灌电梯井,43号楼整栋电梯停运,高层住户回家成难题
2025-09-20 08:38: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由青岛海外联谊会主办、崂山区海外联谊会承办、青岛若七酒店协办的“风韵山海·情系崂山”——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活动在青岛崂山举办
2025-09-20 09: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陈雅莹 李凤灵)随着开学季的钟声在全球各地陆续敲响,相关用品采购需求日益旺盛,火热的“开学经济”为海外市场带来消费新热度
2025-09-20 09:19:00
烟台市应急局组织龙口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应急预演工作
大众网通讯员 杨明任 烟台报道为扎实做好2025年山东省防震避险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准备,全面提升参演队伍实战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2025-09-20 09:50:00
鲁网9月20日讯庞女士2013年购买保险,浏览网页时发现一个宣传可以协助 “全额退保”的平台。庞女士心动,与该平台联系了解情况
2025-09-20 10:08:00
青岛平度:2岁男童“离家出走”警民接力寻家人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马超群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崔曦)9月18日晚,平度市公安局南村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求助
2025-09-20 10:11:00
山东中油双线作战,硬核护航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张静9月15日至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在山东中油公司维修队成功举办
2025-09-20 10: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开发并应用了“AI项目管家”智能体。通过应用实践,项目单位普遍反映
2025-09-20 10:33:00
82名管道燃气客服精英同台竞技,她们凭什么赢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厉聪聪9月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落下帷幕,82名来自全国的客服精英同台竞技
2025-09-20 10:3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用心服务彰显担当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行动准则,积极践行“十项服务承诺”,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落到实处
2025-09-20 10:34:00
【寻脉?中华】“汉语桥”小选手登长城 居庸关上留下成长足迹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古老的居庸关长城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访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小朋友们踏上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雄伟建筑
2025-09-20 10:52:00
【溯奥·追光】奥运博物馆里的特别相遇:“汉语桥” 小选手与冠军同行,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北京奥运博物馆,进行了一段融合体育精神与中文学习的特别体验
2025-09-20 10:5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9月22日—26日,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将在威海举办。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激发文学创新创造活力
2025-09-20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