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本报通讯员 赵炳长 戴霞莲
在红安县七里坪镇典明村,有这样一位在生活中既当好媳妇又当好婆婆和好姥姥的“三好”妇女,她的名字叫陈勤荣,是典明村九组村民,今年70岁。只要谈起她,邻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
1976年腊月,陈勤荣嫁到典明村黄土咀陈美武家时,公公刚去世,丈夫天生听力障碍,家中还有一位智障叔爹和残疾哥哥,一家3个人残疾。
面对困难,陈勤荣没有丝毫放弃的想法,无怨无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悉心照顾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结婚几年后,大儿子、小儿子和女儿相继降生,家庭的重担越发沉重了。就这样,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和生活中,一晃眼46年转瞬即逝。
40多年间,叔爹去世了,丈夫陈美武原本身体还算健康,56岁时患上糖尿病,经多次医治后丧失劳动能力。哥哥智力残疾丝毫不见好转。婆婆石生桂因眼疾双目失明后,都是陈勤荣一人照料,每天为老人洗脸、洗头发、擦拭身体,婆婆迄今97岁。
陈勤荣对老人的孝心,让3个孩子都看在眼里,孩子们从小就纷纷抢着为母亲分担。长子成年后,前往武汉务工补贴家用,女儿出嫁,小儿子学就一技之长在县城创业。每年春节,也是婆婆石生桂的生日,回家时,3个子女都会帮助奶奶擦拭身子、清洗头发,并带回来各种生活用品。
“婆婆,这些年真是苦了你了。”这是陈勤荣的两个儿媳妇经常对她说的话。“孩子们这么孝顺,我再怎么辛苦也是值得的。”陈勤荣说。
在照顾婆婆、丈夫、哥哥的日常生活的同时,陈勤荣还在田地里种植了足够维持一家人生活的口粮。2017年,沐浴着精准脱贫政策的春风,她不等不靠不要,在典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买了20只羊回来养殖,为家里创收。
今年,陈勤荣没有养羊了,而是养了40只鸡。她说:“现在生活成本高,孩子们在外面工作压力也大,我在家种一点儿、养一点儿,可以让孩子们的压力小一点儿。”
曾经,在她家陷入困窘时,也有人劝她趁年轻另谋生路,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含辛茹苦地把儿女拉扯大,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的精神在村里广为传颂。今年4月,陈勤荣被评为第四届红安县道德模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