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和珅贪污11亿两白银,为何罪证上却未提一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4: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和珅大家都知道,是乾隆年间的军机大臣,有着德高望重的地位,和珅在乾隆执政期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珅不仅仅外表长得清秀帅气,办事能力也非常的突出,为乾隆省了不少的心,乾隆对和珅是十分的器重,和珅参加仕途后,短短六年时间就被乾隆从管库大臣直接提拔到御前大臣,和珅的升职速度估计在乾隆一朝乃至整个清朝,都是少见的,从这也能看出和珅本身的才华确实突出。和珅在乾隆在位期间,仕途顺风顺水,大家熟知的和珅为官几十年,贪污受贿的银两据不完全统计就高达11亿白银。嘉庆即位后,迫不及待地将和珅治罪并赐死,这其中到底是因为和珅贪污还是另有原因呢?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和珅贪污11亿两白银,为何罪证上却未提一字

大家都知道,乾隆死后,嘉庆以命和珅守灵的借口将和珅下狱,并且搜集了二十多条的罪证来治和珅的罪,当时嘉庆还亲自审问过和珅,想搜集更多的证据来治和珅的罪,大家也许会想,嘉庆是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为何不直接处死和珅呢?其实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实情况并不是那样,和珅在乾隆那朝,可以说是一人一下,万人之上,手中权利之大与朝中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大家也许看到一些电视剧,比如说纪晓岚、刘墉等人在当时根本就没法和和珅相提并论,另外和珅本身就是满清贵族,嘉庆想杀掉和珅,必须掌握十足的证据,否则根本无法对朝廷百官交代以及满清贵族交代。

和珅贪污11亿两白银,为何罪证上却未提一字

和珅下狱后,嘉庆曾经问和珅盖房用的大量楠木是从哪里来的,和珅给嘉庆说有些是买的,有些是从皇宫里偷出来的,这让嘉庆很生气,因为楠木在清朝属于皇家用品,皇帝下葬用的棺材都是楠木制作的,所以大臣以及百姓都是无法使用楠木的,但是和珅却可以使用,这在嘉庆的眼里看来,是挑战皇权的一种表现。

和珅贪污11亿两白银,为何罪证上却未提一字

还有一件事,让嘉庆不得不杀掉和珅。当时和珅下狱后,从和珅府邸查抄出来的珍贵宝贝的数量,都比皇宫里的多,有的东西皇宫里都没有。当时嘉庆拿着这些证据去询问和珅,和珅说了一句话,让嘉庆顿时脸色煞白,和珅故意给嘉庆这么说的:这么珠宝和银两是朝廷中的官员给我的,而且给我送东西的大部分是武将。

和珅贪污11亿两白银,为何罪证上却未提一字

为什么和珅这么说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和珅本来是皇亲贵族,清朝有一个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那就是:外族不能掌握兵权。这么说来,为和珅行贿的都是满清的武将官员,试想一下清朝的兵权掌握在和珅手里,和珅能不嚣张吗?本来和珅想拿这一点,来警告一下嘉庆,不要轻易动自己。另外,和珅也是想告诉嘉庆,你们皇亲贵族都给我行贿,你想治我,那你也得把其他皇亲贵族的人抓起来!

和珅贪污11亿两白银,为何罪证上却未提一字

嘉庆也很聪明,听出了和珅的言外之意,如果想要治和珅的贪污行贿之罪,那么嘉庆的亲戚、朝廷官员也得受到牵连,如果真的这样,整个朝廷都得瘫痪!这并不是嘉庆想看到的,但是嘉庆不能被和珅牵着鼻子走,必须得让和珅死!

所以,本来和珅想用这句话来警告嘉庆,没想到自作聪明,让嘉庆不得不杀死和珅,只不过嘉庆不敢给和珅定贪污罪状,只能令寻借口,把和珅赐死,所以嘉庆皇帝给和珅定罪的时候,贪污行贿并没有在二十罪状之中,可想而知,当时和珅的势力是有多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珅死后民间流行八字谚语,嘉庆听后笑出声
...贪官是谁?那还真得非和珅莫属。和珅一生贪污了8亿两白银,相当于大清帝国15年的财政收入,可以说他一个人把大清的血都给吸干了。虽然和珅是一个贪官,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他,在贪
2023-05-15 14:39:00
...在1799年时,嘉庆就把和珅的家给抄了,总计抄得了8亿两白银,要知道,几十年后的清朝签订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加起来的赔款都没达到这个数目,和珅一个人的家
2024-05-23 06:38:00
和珅数亿两白银失踪,纪晓岚一两没得,刘墉和三位王爷拿了多少?
...珠、大珠、宝石无法估价,有人说和珅家产总价为八亿两白银,也有统计说是两亿四千万,还有说是十一亿两。但是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都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事实是和珅跌倒了,嘉庆依
2024-11-17 10:19:00
和珅被处死以后,刘墉说了什么
...没有和珅儿媳府里没有被查抄,和珅兄弟的府邸里面抄出白银十亿,黄金和珍宝更加是不计其数,当时朝廷一年的收入都只有七千万两,他们贪污的钱就相当于大清十五年的收入了,嘉庆非常的痛恨
2023-01-02 15:07:00
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你知道吗?
...”。第八条,和珅把持户部,“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一字”。第九条,和珅处理边务时,“隐匿不办,全不以边务为事”。第十条,和珅“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京,全不顾国家抚绥外藩之意”
2023-08-28 15:52:00
道光吃烧饼喝凉水,皇后生日请吃打卤面,抠下来的钱去哪了?
...庞大的工程量花了7年时间才建成,总共耗费了440多万两白银。折合人民币是5个亿左右,比乾隆的裕陵多37万两,甚至比穷奢极欲的慈禧太后的定东陵还要多花17万两。可是这么耗资巨大
2023-02-01 15:48:00
...为令人愤慨。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居然在家中藏有八亿两白银的财富!这一发现让嘉庆皇帝感到非常愤怒,他认为这些钱本应该被用于治理国家,而不是私自占有。嘉庆皇帝决定将和珅绳之以法,并
2023-05-04 10:32:00
嘉庆是怎么做到仅用10天就逼死和珅的
...不过七千万两,而和珅久经官场匿藏下来的财产却足足有白银八亿两,相等于当时清政府15年的财政税收,这一现象也被当时人们称作“和珅跌倒,嘉庆吃饱”。鉴于和珅所贪污的银钱数额之大,
2023-05-28 12:08:00
皇帝突然驾崩让大臣们措手不及,连夜打造棺材下葬
...,其实,有好多平庸天子也曾为政事做过努力,比如清朝嘉庆皇帝。这个身份大家不够熟悉的话,那么乾隆的儿子这个身份应该都明白了吧。他刚登基时大权仍在乾隆手中,直到三年后乾隆驾崩他才
2023-04-28 13: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