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姐妹们假期愉快!今日份「闪闪发光的艺术家」专栏,Let's邀请莫奈出场????
提起莫奈,你们第一反应是什么——
岁月静好?喜欢画睡莲?印象派创始人?一幅画卖到十几亿?
前两年蛮火的「莫奈色」
这些tag当然也没错啦,但实际上,他的人生远比大众想象中有厚度????
艺术世家出身,年轻时却为了赚钱差点变非主流漫画家。
24岁跟父亲决裂,损失atm爹后又遇到改变一生的缪斯。
但表面是纯爱战神宠妻狂魔,其实和好友妻子暗通款曲…
晚年患上严重白内障,为降低风险只手术一只眼,但七八十岁高龄仍凭对色彩的记忆再次创造艺术巅峰。
足够高的艺术造诣和精彩的人生故事交织在一起,使得莫奈本人长红不衰。
去世100年后仍有很多跨界联名and画展,艺术作品里的色彩运用也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很多灵感。
比如服装、妆容????
甚至美甲都可以借鉴其色彩搭配????
蒋勋说:“放眼艺术圈,许多画家在四五十岁时达到高峰,接下来就是下坡了,或完全终止创作,或只是重复自己”。
按照这个说法,莫奈纯纯是个意外。
从穷小子到坐拥几个小目标,莫奈是如何修炼的?
说到这,就离不开影响他命运的2个男人…
画漫画未半而中途转型
小镇青年艺术家的B面
莫奈,全名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国人,1840年出生,活了86岁。
简而言之,他是艺术届的神,兼印象派创始人。
具体有多神?羊先从最肤浅也最直接的方式说起——他的画,拍卖过多少钱?
《睡莲池与玫瑰》,1.541亿元。
《干草堆》,1.107亿美元。
完成于1919年的《睡莲池》,7035.3 万美元。
如果这些钱都能到莫奈口袋里,他可能会高兴得睡不着觉。
没办法,哥年轻时就很爱赚钱。
让我们将时间倒退至19世纪50年代,十几岁的莫奈随父母搬到了诺曼底的小城勒阿弗尔。
为什么搬家?因为他爸妈为了开美术沙龙。
父母本希望他继承家业,继续走所谓的正统路线。
但常年在班里排名倒数的莫奈只对线条感兴趣,别人上课,他在纸上画老师和同学,画风be like????
硕大的头、细狗般的身材、主角有时甚至还有蝴蝶躯体,总之寥寥几笔又很传神。
就这样,莫奈慢慢攒了一些粉丝,还有人按10-20法郎/幅的价格收藏。
羊查了一下,当时1法郎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如今的30欧元,也就是说十几岁的莫奈已经能靠漫画做到日入2000-5000块了????
若这样发展下去,他很可能成为一名讽刺漫画家。
哥的自我感觉也蛮良好:
“今天想来,我那时候总有一种继续这样画下去我就是百万富翁的感觉。很快我在镇子里受到追捧,我也算个’人物’啦!”
但两个男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一个是小镇镶框店老板,他为了卖画框,经常买莫奈的画吸引顾客眼球。
另一个是风景画家欧仁·布丹,布丹正好路过这家店,正好看到吧台放着莫奈的作品,经过老板再三牵线,俩人终于会面。
反正多番交流下来,布丹觉得这个年轻人有天赋又有悟性,光画漫画太可惜。
莫奈也决心转型,不再画漫画,而是在布丹的介绍下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油画、画风景。
专业培训+多个画室的交流下,莫奈的画风逐渐稳定。
明亮的色调,丰富的色彩,模糊的边界,一切造就了印象派的突破性特色。
与此同时,莫奈又结识了雷阿诺等一堆写实主义画家。
人脉变广了,莫奈跟自己爹的关系却突然恶化,具体原因未知,总之他爹不再给钱资助,也不再管儿子死活。
但怎么说呢,莫奈总能遇上贵人。
正在那段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期,他认识了未来老婆——卡美尔。
1866年,他带着以卡美尔为模特儿的《卡美尔(穿绿裙的女人)》参加沙龙展,得到了法国文坛巨匠左拉的赞赏。
第二年,卡美尔又生下了他们的长子。
最后于1877年生下第二个小孩的6个月后去世。
而彼时的莫奈已经完成了成名作《日出·印象》、得到了另一位贵人雷诺阿的经济援助,并和一位艺术投资人好友的老婆爱丽丝幽会…
说到这羊不得不插播一句:如果以私德作为准绳来评判几百年前的男艺术家,恐怕每一位都能写下厚厚的情史(甚至有X病的那种)????
anyway,长话短说,后面莫奈红了,跟爱丽丝结婚了,成了名扬法国甚至世界的艺术家。
但他最开始作画,其实并没有收到特别多的好评????
从被群嘲到柳暗花明
莫奈怎么打的翻身仗
1872年,莫奈完成《日出·印象》,那年他32岁。
画中场景看上去并不复杂,清晨时分,笼罩在海面的氤氲薄雾尚未散去,一轮红日正由地平线处冉冉升起。
好消息:100多年后的今天,世人都夸它是印象派的开山之作。
坏消息:当时的评论家却嘲笑道“糊墙纸都比它完整”。
为什么会这样?
别忘了,艺术评价不能脱离时代背景。
当时比较流行古典画风,倾向于强调物体清晰而准确的轮廓,力求细腻、精确????
可向来特立独行的莫奈并不喜欢传统的绘画观念。
他更喜欢用模糊的边界来传达景象的变化、用轻快的笔触抓住稍纵即逝的光影效果。
现在看很好看哈,可当时很多学院评审并不理解。
展览中的《威尼斯大运河与安康圣母教堂》
这种风格恰巧是莫奈的突破,也是印象派的特色。
相比室内景色,他更注重对自然的即兴表达。
他会深入户外,记录风,记录花,记录荡漾的水波以及行走的云朵。
左:荷花池、右:莫奈《睡莲》
现代人为啥喜欢莫奈的画?
用康德的话说:美虽然是主观的,但也是超越个体的。
比如优美的事物能带来快乐,就像面对莫奈的作品,我们会感受到轻盈与松弛。
如果说梵高的底色是孤独、痛苦、绝望(羊写过梵高,文末可回顾),那么莫奈的世界似乎永远温暖明亮,幸福愉悦。
他笔下的夏日海滩,有深浅不同的各种粉、蓝、紫,柔和又梦幻。
他画郁金香,不止描绘色彩绚丽的郁金香,还会配合古老的风车,默默守望。
莫奈不光善于捕捉自然界细微的色彩变化,还擅长把握光影在不同时段的变幻。
同一个场景,他会分时段多次描绘,从春夏到秋冬,从日升到日落。
“我画画时如果被人打断,就像割断了我的腿一样。我失去了机会,因为我正在追捕色彩,光变了,色也就变了。它只能持续几分钟,一旦错过机会,我就只好停止作画。”
莫奈的最大贡献还在于改变了阴影的画法。
不单纯以黑色or褐色表现明暗,而是用蓝青绿、淡紫、粉红、黄白等塑造光与影的变化。
亦或是以暗衬明,暗化背景,赋予油画以光感。
可以这么说,莫奈对自然的热爱贯穿了他的后半段艺术生涯。
雪莱如此形容:
“他清澈而优雅的眼神,在眺望蔚蓝的天空时,会把它当成是和我们生命同等的色彩去观察。”
尤其是一个叫吉维尔的小镇,使得莫奈迎来了新一段事业巅峰。
晚年罹患白内障
坚强莫奈不向命运低头
北宋的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感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他应该想不到,八百多年后的欧洲会出现一个跟他一样喜爱莲花的知己。
众所周知,莫奈的代表作是《睡莲》。
这还要感谢那幢位于吉维尔小镇上自带花园的大house。
莫奈搬进去之后,自己种花,自己打理睡莲,这些睡莲给了他无尽灵感。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睡莲几乎成了唯一主角。
“我喜欢水,但我也喜欢花。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池塘里装满了水,我就想用睡莲点缀它。”
他创作过181幅名为《睡莲》的画,再加上其他和睡莲相关的画作,一共是250多幅????
尤其是第二任妻子及长子去世后,莫奈更是化悲愤为力量,将全身心寄托在了睡莲上。
平日里静静地坐在池塘边,在光影的流动中,感受睡莲的不同姿态。
评论家瓦多伊说:
“莫奈早期的那些画没有一幅能与这些难以置信的水上风景相提并论的,因为这些画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间。”
但天有不测风云,因为常年在户外写生、眼睛暴露在强烈日光下,莫奈的视力不断下降,被确诊为白内障。
最严重时已几乎看不清东西、辨认不出色彩,他只能通过颜料管上的文字判断,完成了近乎抽象的《从玫瑰花园看莫奈之家》????
见得最多的只有激烈的黄色和红色
因为担心术后失明,莫奈挣扎了好多年,最终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走上手术台,选择做一只眼的手术。
他对医生写信道:“我向你投降的时刻,将要到来了。”
术后几个月,莫奈眼中的世界从黄色红色,变成了带有忧郁色调的蓝。
从同一个角度画出的同名作品,让人看到了白内障患者的独特视角。
但看了这么多莫奈的作品,羊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为第一任妻子卡美尔以及小孩所作的画。
这是沙滩上的卡美尔。
这是花园里的卡美尔。
这是抱着小狗的卡美尔。
最有名的当数《撑阳伞的女人》。
明媚的眼光、绿色的植被,女子半侧着身子,和孩子惬意地漫步在美丽如画的田野之间。
纵观莫奈的艺术生涯,和很多奋斗一生依旧失意的画家相比,他或许是幸运的——历经困顿和嘲讽,最终被大众认可。
但某种程度上,他又是不幸的——晚年送走妻儿,患上眼疾,只有睡莲相伴。
但你若问莫奈是否有遗憾,应该也会回答“没有”,因为他的目标很坚定:
“我要画出一片没有边际的水,有云影,有睡莲,还有无处不在的光在流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